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碧空 > 第五十四章 金融风暴(四)

第五十四章 金融风暴(四)

第五十四章 金融风暴(四) (第1/2页)

李雪鳞是个很讲效率的人,但是既然事先得知李衍在办公例会上议题,他也已经准备好抛出《民权法案》,这颗重磅炸弹之下也就不会有什么效率了。将册子传阅一遍就花了一个多小时,真正能留给讨论的时间没多少,当然,李雪鳞也根本没想在这个问题上讨价还价。
  
  “各位都应该看过了《民权法案》。有什么意见吗?”渤海郡王笑眯眯地主持会议,似乎心情极好,场子里诡异的气氛和他没有丁点关系。
  
  “启禀王爷,下官……”
  
  “先说你的观点:同意,还是反对?”
  
  “呃……下官,下官认为似乎再可稳妥……”
  
  “驳回。”李雪鳞脸上的笑容如同炼钢炉里的雪花,瞬间消失。
  
  想委婉表示反对意见的农业部部长僵在那儿。郡王殿下刚才拿他当出头鸟,毫不委婉地显示了态度——这份法案没得谈,不接受任何反对意见,今天在座的人都得投赞成票。
  
  总督胡芝杭这几天正巧回来做汇报,因为级别高,也参加了今天这个会。他思忖着,虽然这个天可汗有时候油盐不进,霸道得很,但自己好歹跟了他那么长时间,多少也该给点面子。只要李雪鳞能放个软档,大家再集中表示一下进一步详细研究的要求,避开当场表决。那么法案就能暂时搁置,拖得时间久了,说不定就不了了之。
  
  大夏朝廷里就常有这种事,也算是为官的一项基本技能。
  
  胡芝杭虽然也对现在基层的乱象深恶痛绝,但他管辖的万邦府地处漠北,受到的影响很小。倒是《民权法案》背后蕴藏的种种可能性,让他本能地感到不妙。组织一下措辞,状元郎小心翼翼地说道:
  
  “启禀王爷,这份法案倒不失为整治当下痼疾的一帖良药。但所谓百密一疏,既然这仍是草案,是否可宽限一段时间,让我等再看看其中是否有所疏漏?”
  
  胡芝杭一番话滴水不漏,既顾及了李雪鳞的面子,又出于设身处地考虑的原因,祭出“拖”字诀。在座的都是政治老手,一听这话,暗暗叫好。也是嘛。人家都给足了你领导面子,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李雪鳞再怎么强硬也应该会……
  
  “驳回。”渤海郡王仍然是那两个字,冰冷得像是刚从液氮里捞出来。
  
  “呃……”
  
  自从建立政府以来,李雪鳞对官员们都挺客气。虽然工作上会经常加压,但是他本人一直都带头加班,再加上工作之余没什么架子,都和大家嘻嘻哈哈打成一片,官员们一直没机会领教他真正强硬的一面。现在李雪鳞头一次在他们面前用实际行动说明了他“黑狼王”、“天可汗”这两个头衔是怎么来的。
  
  按理说,在座的高官可以不买他李雪鳞的账。这位王爷有一点挺好,那就是就事论事,工作的事情工作上解决,工作上解决不了,那他就把对方的工作解决了。不过只是到此为止。渤海国这一年多来,有官员辞职,也有被开革的。但只要不涉及刑事犯罪,离开工作岗位后,郡王殿下就不会再来“关心”。
  
  但是另一方面,李雪鳞又是那种软硬不吃的人。想有意拍他马屁,运气好的换来几句嘲讽,运气不好的,政治生涯可能要就此完蛋。要是想和他摆脸色呢?人家带着几十个部下闯进敌军老窝就敢混军阀,靠着杀人掠地建起这个政权,想吓他,那纯粹吃饱了撑的。倒也不是没人这么尝试过。那个倒霉蛋还以为这儿会像大夏朝廷那样,只要辞职报告一交,领导怎么着也得客气客气做个姿态,找他谈次话,大家再好好商量谈谈心。哪知道李雪鳞丝毫不吃这一套,对请辞的要求一概批准。正职辞了就提拔副职,副职辞职了就提拔下级,官员里没人可提拔了,就直接从军队里调军官顶上。反正他的那些将校都进行过文化培训,又耳濡目染了司令官的工作方式,玩政治写词赋或许不行,干实事那是绝对没问题。
  
  李雪鳞这么做简直是刚拔出萝卜就把坑填上,一点后路都不留。再加上郡王殿下做事一向狠辣,凡是开革了哪个人,必定在报纸上发表声明,前因后果写清楚。等倒霉蛋回到家,所有人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在这种舆论重压之下,也确实不需要李雪鳞再去“关心”。如此整治过几次,不再有人想去触郡王的逆鳞。
  
  在座的高官们也同样不想。像齐楚这种李雪鳞一手带起来的嫡系,从来都是服从命令听指挥。而那些招揽自大夏的,也都深谙官场规则。不是说和领导就一定不能顶牛,问题是就算顶了领导也没什么结果的话,再去主动触霉头就很不值得。
  
  当大家都这么想的时候,自然就希望有人能代为出头。总理大臣李衍是引出这份法案的罪魁祸首,又身为百官之长,见十来个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知道无论如何是要出来挨这一枪了。李雪鳞能不能买他这个面子?李衍对此根本不抱什么期望。
  
  他叹了口气,站起来向李雪鳞做了个揖,低声道:“王爷,此事关系重大,还望……”
  
  “驳回。”
  
  所有人都没想到,郡王殿下这次居然连李衍的面子都不给。这几乎就意味着,哪怕整个政府都高呼反对,李雪鳞也铁了心要把这份法案推行下去。而顶牛到现在,大家脚下都已经没了台阶,如果就这么不尴不尬地收场,大家都面子扫地,对于渤海政权来说将是一次严重打击。
  
  李雪鳞自然不会接受暧昧的结局,也不会让高官们有抱怨的机会。他解决事情的手段一向都很简单——虽然简单,却非常有效。
  
  穿着上将军服的郡王殿下站了起来,腰板笔挺,双手抱在胸前,如同在自己军中教训将校一样,冷冷地扫视着高阶文官们:
  
  “各位大臣。如果情况允许,我很乐意与你们一起讨论——但是,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什么主意。想用缓兵之计?想拖过年关?明确告诉你们——不可能!现在基层政权的情况已经刻不容缓。是的,我在这里明确承认,会出现这种局面,是我一手安排,有意种下的结果。而我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推行这份《民权法案》。好了,现在不管你们埋怨我也好,恨我也好,甚至是想炒我鱿鱼也好,统统都给我放在心里!我命令你们——听好,是命令——全力推行法案的实施!五天之内,我要民政部牵头,建立起操作这份法案的机构。一个月之内,我要让国内最偏僻的乡村也有这份法案的抄本,人人都知道法案的内容,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光宗耀祖。半年之内,我要用法案上的新架构,彻底取代现有的基层政治。我再次重申,这次我不是和你们打商量,这是死命令!有谁没尽职的,撤!有谁敢出工不出力,消极抵抗的,视为渎职,交给检察院先撤再判!有谁敢故意拖后腿掺沙子的,视为叛国,斩!”
  
  文官们头一次尝到了李雪鳞统御万军的手段,包括胡涛在内,都吓得看着自己脚尖,大气不敢出。就连李衍也只是张了张嘴,随即便低下头去。但是李雪鳞似乎还不打算就此罢休,说出了更耸人听闻的话:
  
  “我一直都提倡职责清晰、责任明确。是你们的错,该你们倒霉。但要是法案本身存在重大缺陷,或者不具备可操作性,那问题出在我身上,我将引咎辞职。”
  
  ……他刚才说什么来着?……辞职……王爷也辞职?这算什么?逊位……?胡芝杭仍是低着头,用余光悄悄看了看自己的长兄,却见胡涛也是一脸迷茫。
  
  当领导当到像李雪鳞这样的也确实少见。这位年轻上将解决问题的手段从来就只有一个——自己先玩命,再亮出滴血的军刀逼所有人跟他一起玩命,谁要是做缩头乌龟,愿赌服输,就先把脑袋留下。从他单枪匹马杀退劫营的苏合人开始,到挟持李衍和李毅在皇帝面前招摇撞骗,不管天大的难事,用上这招无不迎刃而解。
  
  李雪鳞那冰冷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他曾用这种语气强令几个师长大纵深穿插,实施这个时代不可能完成的天才(疯狂?)战略。也曾用这种语气宣判了苏合部族数十万人的死刑,让昔日的辽东霸主变成千里人柱。他还用这种语气勒令塞外胡族匍匐在脚下,尊他为共同的主宰。这次,他用这样的语气强调的,仍是匪夷所思的命令,仍是一场生死赌局:
  
  “我再说一次,给我听好了:《民权法案》能否彻底推广,将是我渤海存续关键,甚至是华夏命运的转折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问题出在你们身上,你们滚蛋;问题出在我身上,我滚蛋!听明白没有!”
  
  “是……是……”
  
  “听,听明白了,明白了……”
  
  “呃……呃……”
  
  李雪鳞皱起眉头:“回答要统一。‘听明白了’,或者‘没听明白’,说!”
  
  “听,听明白了……”
  
  “整齐点!要规范!”
  
  “听明白了,殿下。”
  
  “大声!说!”
  
  “听明白了!殿下!”
  
  “很好,”黑狼王满意地点点头,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今天会议延长一小时,让我们接着讨论下两项议题。总理大臣,先由你说明一下情况。请。”
  
  “各位大人,各位大人!肃静,肃静,肃静!”皇城的泰清殿里,中书省高官正开着御前会议。李毅徒劳地扯着嗓子,却被一堆你来我往的攻讦淹没,根本弹压不住那些打口水仗进入了状态的官僚。
  
  一年多了,这种情景每隔几天就要上演一次。以前有小皇帝的名头,李毅倒还能镇得住场子。但是因为李雪鳞组织了那次偷渡,外加他鼻梁折断的详情渐渐被外界所知,大家都认清了这个绣花枕头。表面上虽然仍很客气,但真到了打口水仗的时候,谁都不把他放在眼里。
  
  “众卿家成何体统!”一个稚嫩的声音一出现,口水仗立刻平息了下来。
  
  小皇帝李玉澄九岁了。虽然仍带着些小孩子的稚气,但是临朝一年,已经十足是个一言九鼎的真龙天子。他不耐烦地瞪着那些爷爷辈的高官:
  
  “众卿家也是忠心为国,有话便不能好好说么?是谁起的头?”
  
  大臣们尴尬地交换下眼色,一齐磕头:“臣等该死,请陛下恕罪。”
  
  “好了好了,都起来吧。白卿家,你刚才说有事上奏?说来听听。”
  
  户部尚书白子晖如同往常一样苦着脸,上前一步,行了个礼:“陛下,臣有本上奏。”
  
  “准奏。”
  
  “谢陛下。陛下,臣执掌户部多年,却累得国库空虚,民间物价腾贵,实乃死罪。臣不敢奢望皇上开恩,准予戴罪立功,但臣为弥补过错,反复思量,想出一个法子,或可亡羊补牢。”
  
  “白卿家劳苦功高,便不必自责了。”小皇帝不是讨厌大臣们自我批评,但是这白子晖每次开口都必定来这两句,实在是听腻了,“对了,白卿家说的是什么法子?”
  
  白子晖磕头谢恩后,仍是那副表情,但今天他的苦瓜脸上似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户部尚书整整官服,再次跪下:“启奏陛下,臣思前想后,现今物价腾贵,皆因百姓不愿买、商贾不愿卖。而究其原因,在于百姓手中银钱本就不多,平日以物易物,亦可满足日常度支,农人们便是不花钱也无大碍。而欲买些货品时,却又遇上商贾抬价,自然不舍得。”
  
  小皇帝是个急性子,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朕欲做个好皇帝,没想到商贾们却害得百姓买不起东西。那些商贾好不奸猾!他们好好的为何要坐地抬价?”
  
  “启奏陛下,此事却也怪不得商贾们。”
  
  “嗯?不怪他们,难道怪朕不成?”
  
  小皇帝说话不经大脑,白子晖却没法一笑置之,忙磕头道:“不不,陛下恕罪,陛下恕罪,臣绝无此意。”
  
  “知道了。白卿家倒是说说,为何怪不得商贾?”
  
  “陛下有所不知,商贾们抬价,也是逼不得已。”白子晖说到这儿,看了眼李毅,只见影子宰相的鼻子已经开始歪了,显然是动了怒。但他今天本就是下定决心豁出去了,一咬牙,继续说道,“商贾抬价,罪魁祸首在于市易税!商贾贩运货物,本就不易,待得要卖时又被课以重税。为了不致亏本,只得将税金计入货价。而百姓因货物涨价不愿买,本来每日能卖出一百件的货物,现在只卖出五十件,这税金平摊下来就更高,买的人就更少。”
  
  见小皇帝若有所悟的样子,白子晖横下心来,深深磕头,道:“臣为百姓请命,恳请陛下废除市易税!”
  
  这人疯了!官僚们暗暗摇着头,叹息不已。大家又不是傻瓜。虽然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但市易税的弊端已经显露出来,每个人都看在眼里。但是打狗也要看主人。作为李毅亲自制定的政策,怎么可能说撤销就撤销。再说了,因为收税都要依靠各级地方官府,现在那些官员们从中截留了不知多少。取消市易税,他们就少掉一大块财源,这是真正犯众怒的事。不管皇帝点不点头,白子晖既然提出这个建议,他的政治生命就算是走到头了。
  
  “大胆!”李毅早就气得浑身在哆嗦。顾不得这是在皇帝面前,冲上一步,跺着脚嚷道,“没有市易税,如何充实国库!国库无钱粮,如何调兵剿匪!白子晖,你妄图毁我大夏财源,是何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