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血心剑 > 第五章 鸟道险

第五章 鸟道险

第五章 鸟道险 (第1/2页)

一众赶马汉子常年在外行走,大多懂得一些粗浅武功,目睹俞三白单凭一支铁笔在石上刻字,不禁敬佩万分,纷纷出言恭维。
  
  林凤生道:“相传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字笔力苍劲,入木三分,小侄此前颇觉有些夸张之嫌,今日亲眼见到俞伯伯刻石留字,才知什么叫做盛名之下无虚士。王羲之号称书圣,那自然是笔力如神、毋庸置疑了。俞伯伯有书剑双绝的雅号,自也是名符其实、非同等闲。书法一道侄儿当真是望尘莫及了。”
  
  妙乐也道:“正是正是,前辈书道精绝,连小侄这等粗鲁之人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另一赶马汉子竖起大拇指道:“俞大侠这手字当真漂亮得紧,刻写的手段更是高明之极,了不起,当真是神仙放屁……”说到这里忽然意识到神仙放屁虽是称赞人的话,但听上去终究有些不雅,连忙住口,尴尬一笑退入人群之中。
  
  其余马帮汉子大多没有读过书,认识的字实在寥寥无几,但若不也跟着出言称赞几句,心中未免有些不安,唯恐俞大侠误以为自己对他不敬。人人心中都是此想,一窝蜂的围上去装模作样地观赏赞叹。认识“水”字的说水字写得好,认识“不”子的说不字更妙,一个字也不认识的索性说个个都妙。
  
  俞三白心中甚是受用,微笑道:“虽说木板与岩石材质有别,但王羲之用毛笔,老夫用的却是铁笔,此节已然抵过。加之老夫粗通些儿内功,在腕力上却是占了极大的便宜。而且他的字迹行云流水、潇洒美妙,胜我何止百倍。硬要相比那也是相去甚远,不可并论。”
  
  林凤生道:“那王羲之官拜右军将军,想必总也是有些武功的。俞伯伯也不必太过谦卑了。”
  
  一旁几名汉子也附和道:“林公子说得极是,那姓王的既是做过将军那定然是武功极高的,前辈一点便宜也没占着,所以写字的功夫自是不相上下的了,又或前辈比那姓王的还要高明几分也说不定。”“是啊是啊,俞大侠太谦虚了,王羲之老儿写字小的是没见过,但小的以为与俞大侠也不过半斤八两。”
  
  俞三白听几人为奉承自己,竟对一代书法大家颇有贬低之意,心下颇有些不悦,沉声道:“尔等不可胡言,更不可对前辈先贤有半点不敬之意。想那《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书法之妙端的是旷古绝今、无人可及,以后这等话再也休提!”
  
  几人见他生气,干咳几声,低着头不敢说话。本想讨他欢心,却不想弄巧成拙,拍马屁拍在了马脚上。
  
  妙乐见状忙骂道:“你们几个不成器的东西,连斗大的字都识不得一筐,也配来指点俞大侠和古人的书法么!歇也歇够了,还不快找水饮马去!”说着在一年轻汉子屁股上踢了一脚。
  
  几人心知马锅头又骂又踢乃是给自己台阶下,忙连声称是,一溜烟跑进拴着马匹的树林中去了。
  
  妙乐又向俞三白陪笑道:“乡野粗人不懂事理胡言乱语,前辈千万别往心里去。”
  
  俞三白摆手笑道:“你不必动怒,他们也是无心之过。好教他们明白尊贤重道的道理也就是了。”
  
  林凤生看到这里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心道:“俞伯伯这番说教,倒真像是书塾里的老学究。”
  
  俞三白白了他一眼,正色道:“我等今日刻石留字,警示路人,也算是功德一件,然此乃我辈分所当为之事,也不必太过留连了,歇歇脚便赶路罢。”
  
  众人在崖下歇了一阵,便套上骡马继续前行。方才挨骂的几名汉子走在最前,口中高唱着赶马调子,丝毫不以方才之事为忤。唱词云:“头马打扮琉璃镜,千珠穿满马套头。一朵红缨遮吃口,脑门心上扎绣球……”
  
  又行了一程,山路越来越是崎岖,一行人马爬上一个陡坡,眼前道路突然断绝,尽头处是个突兀的悬崖。崖下是个峡谷,便如是鬼斧神工硬生生从这大山之中掘出来的一般,云封雾绕,深不见底。
  
  两岸高崖对峙,其间相隔数十丈,只剩下左边崖壁上一条三尺余宽的石道通向彼端。林凤生乍见如此险峻的地势,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不由得止住脚步不敢向前。
  
  妙乐撮唇打了个呼哨,众人和马匹便都停了下来。一名汉子从头马的鞍上取下一只牦牛号角来,走到崖边呜呜呜的吹了起来,惊得一群禽鸟鸣叫着四散飞去。
  
  俞三白和林凤生都是初次与马帮同行,不禁有些不明所以,妙乐便解释道:“这是在试探另一头是否有马帮过来,若有人马正在通行,便也会吹角回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