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 > 第44章 匈奴也是人?!众帝王火冒三丈!

第44章 匈奴也是人?!众帝王火冒三丈!

第44章 匈奴也是人?!众帝王火冒三丈! (第1/2页)

而同样,一些昏君避免被上榜群嘲,现在别提有多用心了。
  
  一心想要跟着汉武帝学治世!
  
  学兵法!
  
  学手段!
  
  可以说,像是宋朝各种昏君,从来没有这么用心过。
  
  当然了,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昏君,也就等这天幕看个乐。
  
  朱祁镇:“事实证明,只要朕做得不那么过分,就没有天罚。”
  
  北齐,宠信奸佞宵小、淫乱朝廷、诛杀宗室的武成帝高湛:“哈哈,你们这些庞大王朝的昏君是真倒霉,跟着盛世明君一起上榜被骂,你看我们这小国,朕爱怎么耍怎么耍,没有盛世上榜,朕不怕!”
  
  南粱,不想做皇帝,一心想做和尚致使朝政昏暗,乱建佛寺,刚愎自用的梁武帝萧衍:“有跟着盛世明君勤学的时间,不如多抄诵几本经书,佛祖垂怜,时来运转,国运自然亨通。”
  
  大明,迷信方士,一心求生,不问朝政的朱厚熜:“祈祷大明千万别上榜!千万别上榜,朕不想跟着被骂!”
  
  崇祯:“朕有预感,朕是跑不了了!”
  
  “赶紧多跟大汉皇帝学习学习!!!”
  
  崇祯现在的目标,就是和杨广一样,虽然有错,但是能改正,就善莫大焉!
  
  临时抱佛脚,亡羊补牢又算得什么,赶紧学一样是一样!
  
  而且大唐皇帝们,现在全都在屏息凝神。
  
  他们就想要知道,这个大汉武帝,还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上榜原因!
  
  毕竟在他们读过的史书当中,汉武帝能上这么高的榜单,着实是有问题的!
  
  于是,可以说每一个大唐皇帝们全都不服。
  
  帝王之怒,可不是常人能受得了!
  
  眼神像是刀子一般刮着人!
  
  可能如果没有这个金幕盘点,大唐皇帝们永远不知道。
  
  后世华夏人,又称“汉人”,这个称谓,到底是怎么来的!
  
  华夏五千年的脊梁,又是怎么宁折不弯!
  
  究竟这底气,源自何处!
  
  盛世,当朝之盛况,但是评价盛世还有一条,那就是影响力。
  
  这影响力,如果是影响地方一隅(一处),那便不能称什么盛世;
  
  而如果影响一州,则只称为安定;
  
  影响的地方多了,那便可以称之为治世,形成了盛世雏形!
  
  若影响了一国,则可以称之为盛世!
  
  若加大了影响,影响了多国,上榜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悬念。
  
  但,若不只是影响当朝,不只是影响当时的朝代,而影响到了后世,那就是庞大的盛世!
  
  令人称赞,千古留名传佳话的盛世!
  
  而再如果!
  
  是影响了千秋万代的盛世呢?
  
  那边可以说是千古盛世!
  
  无可匹敌!
  
  所以大唐皇帝们的目光,还跟有些人一样,只停留在当朝的影响力。
  
  盛世如果不对民生、不对当朝的社会有影响,又怎么会对后世有影响?
  
  这二者,是从来没有分隔的关系。
  
  毕竟以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没有对当朝安居乐业的盛世影响,你的祖宗又怎么会将你一脉相承下来?
  
  有可能直接被兵荒马乱的哪个朝代,香火就断了。
  
  这难道不是对后世的影响?
  
  太平盛世是盛世,千古盛世,同样也是盛世!
  
  而且地位、价值、历史意义要比其中一朝的太平盛世更高!
  
  太平盛世,只要皇帝用心,只要皇帝本身有能力,文臣武将用心配合,还是可以达到的。
  
  可如果想要达成什么影响千古的盛世。
  
  纵观历史长河,试问又有几位皇帝能做到?
  
  而这几位做到的皇帝,哪一位不是名垂青史?
  
  而现在,大唐皇帝们义愤填膺,从来没有想过,大汉这个盛世,究竟对后世有着多少影响!
  
  更别说什么“那照你这么说,大秦不是影响力最大?不应该理应放在榜首?”
  
  只会单向思维的人这么想是没有错的。
  
  可林修前面早就提到过,盛世的排名,是在评定完所有当朝标准后,然后才考虑对千秋万世的影响。
  
  而不是【只】评对后世的影响。
  
  如果真用正史对比起来,大秦可有人会飞?
  
  可有人上过太空?
  
  可有人爆发过原子弹?
  
  经济可有这么盛况空前地发展,国泰民安?
  
  排名是一个【综合】因素的影响,而不是只谈某一点。
  
  而眼下,就算是大汉对内,上榜也绝对没有任何异义。
  
  只是大唐皇帝们都不服。
  
  李世民:“朕倒要看看,你们大汉盛世,还能翻出多少水花!”
  
  万界帝王心情复杂,然而盘点仍然在继续播放。
  
  ……
  
  【第四名:汉武盛世】
  
  【入榜原因二:巩固集权!】
  
  【汉武帝即位后,遗留下来的诸侯问题,也得到有力解决。】
  
  【在经过了文景两朝的“众建诸侯”与“评定七国之乱”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已经大大降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武帝进一步削弱藩王势力!】
  
  【实行“推恩令”,也就是允许各诸侯王,将自己的“私恩”,也就是王国、土地、户口,一部分一部分地向下分给子弟为列候。】
  
  【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当于将一个庞大的诸侯势力,不断给拆分成了各小列候。】
  
  【做到此步后,不用朝廷动手,各个诸侯国其实在实际上已经分崩离析。】
  
  ……
  
  死了一个儿子的李隆基丝毫没有任何悲伤、怨恨、愤怒,毕竟现在他再不好好表现,什么时候天罚也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这都是没准的事!
  
  于是李隆基连忙夸赞:“妙!实在是妙啊!”
  
  大唐后世几位帝王就事论事,也连连点头:“这推恩令,在当时确实是一个有效分解各诸侯王的政策。”
  
  然而他们大唐的割据,是各节度使,情况相似,但多多少少有些不同。
  
  ……
  
  【同时,汉武帝又规定各王国的官员,为“左官”,宣示其等级低下,表明歧视之意。】
  
  【以此来控制人才流动。】
  
  【不然所有人才全部跑到其他诸侯国当官了,朝廷将无人才可用】
  
  【而且还限制人才与诸侯的交流,有效防止了结党营私。】
  
  【经过这一系列政策,困扰大汉几十年的诸侯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
  
  祖龙看到这,不得不佩服汉武帝的想法:“你以武帝为庙号,没有想到文治也是一把好手。”
  
  汉武帝巍然一笑:“政哥过奖了,小露一手罢了。”
  
  ……
  
  【入榜原因三:察举制度!】
  
  【汉武帝非常重视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华夏有系统宣统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同时,这也不仅仅是华夏,而是整个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的人口普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