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 第三十三章 李昭回家①

第三十三章 李昭回家①

第三十三章 李昭回家① (第2/2页)

李家村其实背后就是一个小山谷,村子之所以建在这里,是因为山上的小溪从这里经过,村子就沿着小溪建了起来。这个村子其实过去是官员的农庄,村里人都是佃户,后来还被军阀和小鬼子占过,大部分人当时都逃难了,后来回来了一些,解放后又被安排来了一些人,李昭他们家也算是逃难后又回来的。
  
  李家村作为李昭的基本盘,李昭是早有计划,那就是把整个村子当做农场来经营,在未来可以搞成一个农业公司。这里有山、有水、土地也不少,只要经营好,未来的收入会很可观,这些计划在李昭上大学时就开始逐步实施了。
  
  第一步就是圈地,由于现在这个时代人口还比较少,李昭就说服他老爹去镇上要土地,由于他们这个方向没有别的村子,靠近山南和山东侧这边都被划给了他们村子,这样村子直接有了原来的四百多亩地,另外除了山上之外,还有了差不多七八千亩的林地和荒地,加上山上,李昭他们村有两万多亩地,基本上他们村开始往山上去,以及沿着山往南十来里都是他们村的地方。而到下一个有人的地方,需要往东去镇上,而往南、西、北都需要翻过山才能有人。
  
  而人员管理,李昭直接让他老爹按照敌后抗战时期那样管理,毕竟现在的口号是备荒备战,这种管理方式正好。别的村子基本都是农闲的时候,响应号召才进行民兵训练,而李昭他们村,只要不忙,天气合适都会出操,搞得村里就像军营一样,不仅出操,村口基本除了农忙,都有人站岗。
  
  不过占了林地,每年会摊派几千颗伐木任务,木头伐好,镇上来车运走也算钱,这样村里还多了收入,每年这个都能有千儿八百的收入。仅仅因为这个,村里每家每年都能分几十块钱。而伐木之后的土地,也被开垦成了农田,这也是李家村能一下多出来三四百亩地的原因,当然伐木归伐木,山上的树李昭没让伐。
  
  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沿着山边,挖了一道三四米宽,两三米深的沟,与小溪连在一起,并且把小溪也扩宽、挖深,并且在出口建起了水坝。从要到土地开始,他们村稍微清闲的时候,只要出操完毕,就是带着人挖沟,村子边沿着山的一侧已经完成三四里了,闲下来的时候还在不停的挖,而挖出来的石头则砌在沟的两侧,土则填进低洼的地方,进出山最方便的地方没有留路,而是在旁边几百米远的地方建了石桥,桥的两头都建了门楼,装了大门,这样就能防止野兽进村了。下山口的地方,山上一侧没有砌石头,小溪也是从这下来的,每年从这里跑进沟的动物可不少,特别是野猪,这几年,每年都能在沟里逮到几只。
  
  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引水,由于溪水常有动物出没,其实并不干净,李昭也说服老爹买了不少毛竹,从山上直接把水引下来,泉眼上直接建了小屋,毛竹上则做了遮挡,保证水源干净。
  
  由于全村有四排房屋,毛竹也走了四道,而为了用水方便,每家旁边都搞了一个取水的装置,就是一段短的毛竹,这一段不是破开的,但在竹子上开了口,装了一节细一些的竹子,这一段毛竹可以转动,取水的时候就把出口转下来就可以直接接上进家的毛竹,可以直接把水引到水缸里,用好了再把口转上去就行,就是需要爬梯子。用不完的水,则流进小溪里。
  
  李昭还搞了一些无动力抽水装置,就是那种利用水的压差抽水的,把大铁桶抬高,上端接进水管,下端接出水管,把水灌满后,封闭灌水口,打开进水口,再打开出水口,就能利用压差抽水,现在这里就像世外桃源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