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四十八章 十大垄断计划

第四十八章 十大垄断计划

第四十八章 十大垄断计划 (第1/2页)

对于崇祯皇帝的加征田税。
  
  许远其实是没什么实感的,虽然无数百姓会因此而过的更惨,甚至是饿死,沦为难民贼寇。
  
  但对他许家庄的利益,并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
  
  反而会带来诸多好处。
  
  因为破产的自耕农多了,许家庄能吸纳的人口就增加了,便于掌握更多的人力资源。
  
  土地撂荒的多了,集体庄园就有建立起来的空间了,连地主都不得不把地卖给集体庄园,因为没人耕作的土地是没有价值的,就算兼并百万亩也没用。
  
  陕西、山西将来赤地千里,要变成无人鬼蜮,不少县城都出现了狼跟老虎,这证明自然生态环境开始恢复了,再禁止开发个几十年,等气温回暖,说不定就成为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成为5A级的生态保护区,可大力的发展旅游业——这就是人口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好处。
  
  这个世界是动态平衡的,有危就有机,坏事背后藏着诸多好事。
  
  故而崇祯朱由检表现的越昏庸,许家庄从中获取利益的机会就越多,能钻的空子就越大。
  
  站在自身利益角度,许远居然找不到强烈反对朝廷加征田税的理由,当中利益之大,竟把他对农民的同情心,大幅度削弱了不少。
  
  当然许远不是冷血动物,许家庄招募流民的力度一直在加大,平均每个月都要收五千多人,明年开春后会更多。
  
  另外。
  
  比起朝廷加税,最近许远最为关心和重视的,还是他的十大垄断计划。
  
  这些计划不仅十分重要,而且一旦全部实现,带来的利益将恐怖到难以想象。
  
  具体是哪十项的垄断计划?
  
  按照实现难度,先易后难进行排列。
  
  第一项是粮食垄断计划。
  
  谁要是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人!
  
  许远就计划控制明末世界这边的几乎所有粮食,让不管是什么势力,只要没有许家庄提供的粮食,就会饿肚子,就会饿死,就会不战自溃。
  
  大明之外的地方管不到,暂时先想办法掌控大明境内的粮食,从消费端进行分析,假定大明有两亿人口,平均每人每年最低消耗三石的粮食(375斤),一年的需求量就是6亿石。
  
  目前许家庄拥有的土地,大概是十五万亩左右,年产粮200万石(粗粮细粮都包括在内),加上从周边村镇收上的100多万石粮,合计约300万石,只完成粮食垄断计划的0.5%,连1%都不到,可以说前路漫长,还有非常远的距离。
  
  除非能直接控制的土地增加到三千万亩,年产粮达到4亿石,再通过庄园经济圈,从周边村镇吸纳2亿石的粮食,垄断粮食的目标就基本实现了。
  
  故而单从土地面积上看,许家庄园至少得再扩张两百倍才行。
  
  第二项是酒垄断计划。
  
  因为有了足够多的粮食后,单靠庄民们吃是不可能消耗得了的,甚至不一定能全部卖出去。
  
  故而可以建立大型的工业酒厂,消耗部分的陈粮,酿成部分人群非常爱喝的酒,如白酒、米酒、烧酒等,还要做名牌,经营高端市场,从而以相当低的酿酒成本,带来非常巨大的利益。
  
  甚至不比卖几亿石粮食赚的少。
  
  酿酒这块市场,利润空间真的非常巨大,很有垄断的必要,哪怕做不到100%的垄断,凭借工业化优势,垄断个八成以上是没问题的。
  
  第三项是食盐垄断计划。
  
  扬州府本就是产盐重地,兴化县东边的如皋县,就有绵延的海岸线,地势平坦的海滩上分布着大量盐场,每年产盐数百万石,至少带来上千万两银子的利益,让扬州城成为天下第一富城,扬州盐商之富,甚至带来了扬州瘦马这类的畸形群体,专门应盐商们的变态喜好而生。
  
  如果许家庄去如皋县办一座现代化的制盐厂,以现代社会小盐厂的生产能力,年产盐100万吨没问题,就能满足两亿古代人口的食盐需求,就可以把扬州盐商们的饭碗全部砸烂。
  
  每年上千万两银子的巨额利益,全部归许家庄所有。
  
  不过这种做法的风险太高,不仅会得罪盐商,几十万靠晒盐煮盐而生存的盐工盐户们,恐怕也会跟许家庄拼命。
  
  所以垄断食盐计划,一定要慎重推行,不能砸了太多的饭碗,不能逼的盐商跟士绅勋贵武官阶层联合,砸下几百万两的银子,要纠集力量干掉许家庄——既得利益阶层的反弹,威力是不弱于底层造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