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书生风华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朝堂争论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朝堂争论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朝堂争论 (第2/2页)

「王相有何事进奏?」文皇问道。
  
  「月前我大文与乾魏两国的和议实际上并未达成,魏国地处北境苦寒之地,兵微将弱,不足为虑。然乾国坐拥江南诸州,钱粮富足,我大文与其鏖兵日久,难分胜负。而今和议不成,恐边境再起战祸,殃及我大文黎民。老臣建议,重启与乾国的和谈之事,以策万全。」王成有些苍老的声音传遍大殿。
  
  「哦?依王相所见,此次和谈又当如何进行?」文皇询问道。
  
  「回陛下,老臣建议陛下效仿前圣明之君,择我大文一公主与乾国和亲,则大事可成矣!」王成回答道。
  
  当王成说出和亲的提议时,朝堂之上顿时喧闹成一片。
  
  说是闹成一片,实际上大臣们还是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主战派,认为和亲之举是自认不如乾国的软弱表现,另一派则是主和派,认为和亲之举是消弭战祸,保护边境安宁的有利举措。两派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直到文皇亲自开口镇场,百官才纷纷安静下来。
  
  「王相所谏之事颇有道理,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文皇开始公开征集文武百官的意见。
  
  首先是平西军大将军左冲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和亲之举甚为不妥,这会让乾国以为我大文惧怕他们,日后若是两国再起摩擦,乾国恐怕会得寸进尺!因此,微臣反对和亲一事!」
  
  兵部侍郎于敬不甘示弱,也立马站在行列之外说道:「陛下,左将军此言差矣!和亲并非意味着我大文畏惧乾国,而是要以此换取关河宁定、家国太平!左将军之辞实在是鼠目寸光,短视愚见!」
  
  没等文皇说话,征西军大将军张万勇又开口道:「我大文兵甲坚利,粮草充足,王师大盛之威令天下鼠辈胆寒,何须以和亲换取安宁?陛下,依末将愚见,和亲一事纯属画蛇添足!」
  
  户部尚书萧绥听见这话又不乐意了,对着张万勇辩驳道:「张将军,战端一开,国库耗资甚广,大将军是不当家不晓得油盐柴米贵,可曾考虑过我户部的难处?」
  
  「国库之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大文战事乃是保百姓平安,难不成这也是胡用?」
  
  「尔等莫要逞匹夫之勇,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笑话!派公主前去和亲,屈的是乾国的兵还是我大文之兵?」
  
  「你这是强词夺理……」
  
  这下文武两派真是吵的不可开交,文皇无奈,只能再次让众大臣先安静下来。
  
  「御史周羽何在?」文皇点名道。
  
  「微臣在!」周羽站出来回答道。
  
  「此事你怎么看?」文皇问道。
  
  见了文皇的举动,百官十分惊讶而且有些疑惑,陛下怎么问起这个黄口小儿的意见来了?
  
  「回陛下,众位将
  
  领和诸位大人的意思微臣都听明白了。总结起来,诸位大人认为,和亲有三利,其一是能保我大文边境宁定,其二是能维持国库安稳,其三是效仿古帝赐女与乾国成姻,彰显大国天威。而众位将领则觉得和亲有三弊,一是恐让乾国轻看我大文,有损国体,二是怕我大文与乾国日后的来往甚至是摩擦中处于劣势,三是我文国诸军刚刚配发坚兵锐甲,不战而求和有伤军威。」周羽将各方观点都汇聚在一起,分条陈列出来。
  
  文武大臣听了周羽的论述,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周羽总结的内容正是他们心中之意。
  
  就连王相都转过身来看着这个年轻人,想听听他接下来还会说点什么。
  
  本来这个时候周羽应该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他偏偏不走寻常路,而是直接冲着王成发问道:「既然如此,不知王相认为和亲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区区一个六品御史竟然当堂向文国的右丞相发问,周羽的举动将在场所有人都惊到了,包括坐在龙椅上那位。
  
  王相没想到周羽把问题抛到他这儿来了,他有些准备不及地回答道:「本相认为当是利大于弊……」反正是他提出来的和亲,难道还能自己推翻自己不成?
  
  随后王成又说了一大通官话,大概意思就是和亲之事乃是自己为文国大局考虑才献出的计策。
  
  「王相忠心为国,下官十分钦佩!乾国的四皇子尚未娶亲,下官听说王相有一孙女,年方及笄,又生得乖巧玲珑,不如就请陛下册封王相的孙女为安陵公主,赶赴乾国,与四皇子和亲吧!」周羽说道。
  
  「你……」王相被周羽气得当场语塞,一时无话可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