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给玄德当主公 > 第七百九十四章 乌江之战

第七百九十四章 乌江之战

第七百九十四章 乌江之战 (第1/2页)

袁绍最终选择了焚屋而亡,这样的结局对于四世三公中之中的俊杰来说不是一个好的结局,但对于天下人来说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袁绍的死,意义重大,他的死亡代表的可不仅仅是汝南袁氏一门的衰落,而是代表了大汉王朝的士族阀阅阶级,在百多年与皇权的抗争之中,最终走向了衰落,从今往后,阀阅之门将依旧存在于大汉朝,但像是前一百年那样的可以拥有与国家直接对抗力量的阀阅阶级,将彻底的不复存在。
  
  当然,庄园地主的小农经济模式在大汉不会一朝灭亡,他们会逐渐进化,在斗争和死亡中不断进化,变的更为先进,也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裂变与灭亡,找到与普通黔首百姓能够适当共存的道路。
  
  刘俭站在被焚烧的屋,命令手下的士兵去取水救火,按照他的估计,这个时间里袁绍肯定已经活不了了。
  
  他可不想让江陵城的官署,因为他一个人的死而彻底的被烧为灰烬。
  
  在刘俭的示意下,三军将士们随即开始对着被烧的房屋泼水救火。
  
  待火焰熄灭之后,将士们又在那废墟之中找到了袁绍的尸体。
  
  刘俭下令,对袁绍的尸体予以厚葬。
  
  然后,他就吩咐荀攸,开始安排人手去南部四郡的荆州各县进行说服。
  
  袁绍已经死了,荆州南部四郡之地,没有必要再派遣大军征伐,只需传檄而定便可。
  
  不过,荀攸再派人南下的时候,却接到了一个消息。
  
  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在长沙驻扎,组织南部的军队,分屯于各处险要路口,负隅顽抗,意图阻止北军南下。
  
  当荀攸将这個消息告知刘俭之后,刘俭不由啼笑皆非。
  
  他一下子想到了郭嘉先前跟自己说过的话了。
  
  说实话,在他看来,袁尚和袁熙的这种行为根本就是在找死。
  
  他本想饶恕他们一条性命的。
  
  如此也算是给袁绍一脉在大汉朝的境外留一支后人。
  
  但哪曾想,袁绍的儿子,和他本人一样不争气。
  
  自己给他们活路,他们不走,反倒是偏偏要奔着死路去。
  
  这种行为着实是让人无奈。
  
  不多时,刘俭将郭嘉召到了面前。
  
  “奉孝,果然是让你言中了。”
  
  郭嘉笑着施了一礼:“唉,让郭某不幸言中也。”
  
  刘俭好奇地看着郭嘉,奇道:“奉孝,我不甚明了。”
  
  “你是如何得知,袁尚和袁熙不会奔逃出汉境,一定会在荆南驻脚,与我为敌呢?”
  
  郭嘉叹息道:“回丞相,这两个疥癞小儿,有何远见,所作所为,恐怕皆为左右之人所掌。”
  
  “袁绍想让他们两个奔逃出汉境,为袁绍一支保存血脉,但是二子身边的人都是汉人,且昔日皆身份不俗,他们又如何肯这般甘心出走呢?”
  
  刘俭恍然地点了点头:“确实是这般道理。”
  
  随后,就见刘俭转头对张辽说道:“文远,两个疥癞小儿,在荆南举残众与我对抗,此等后辈,尚不配让我亲自征伐,汝可能代吾征讨?”
  
  张辽当即领命道:“丞相放心,末将愿领精兵三千,前往征伐,半个月内,定克长沙,尽破其众,只是……”
  
  刘俭挑了挑眉。
  
  “只是,不知丞相要死的还是活的?”
  
  刘俭沉吟半晌,方才缓缓开口道:“若他们执意留在大汉境内……那就让他们去地下,为父尽孝吧。”
  
  “喏!”
  
  ……
  
  ……
  
  袁绍的覆灭,代表了荆州的大战基本尘埃落定。
  
  而与此同时,江东方面的战事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刘备和曹操在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两岸打的有来有往,曹操固然是善于用兵,多有奇谋,但这个时代的刘备见多识广,也用兵多年,论及本事不输曹操,再加上张昭,鲁肃等人身旁辅佐,更是如虎添翼,不落下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