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明末大军阀 > 第二十七章 火器匠人

第二十七章 火器匠人

第二十七章 火器匠人 (第2/2页)

至于明末的迅雷铳、鲁密铳等神兵利器,刘衍也想要装备,但是这些火铳的制作工艺复杂,制造成本太高,更为重要的是会制作这两种火铳的工匠很少,堪比大熊猫,刘衍无法实现量产,也只能放弃了。
  
  这几天刘衍梳理了将来装备的种类之后,便开始着眼于实际。此时刘衍知道王家庄内有一批匠户,这些人世代都是打制兵器的,想必内中有人会制造鸟铳,于是刘衍派王越前往,希望王炆镇能给调拨一些工匠过来。
  
  刘衍准备兵器训练军卒,王越、陈勋几人当然双手赞同,只有王越对刘衍准备打制鸟铳有些疑惑,不过他没说什么,领了刘衍的任务后就往王家庄而去。而陈勋听闻之后,则是喜上眉梢,逢人便说刘衍有眼光,知道火器的厉害之处。几天后王越回来,带回了六、七个工匠,其中一个还是匠头,听他言自己精通鸟铳的打制。
  
  两天之后,几个匠户跟着王越来到了大盘堡,只见这几人站在刘衍的面前,无不是粗手粗脚、满面风霜,几人身上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一通赶路下来,都已经热得汗流浃背。
  
  刘衍便让王越带几人去打桶井水来,让几人喝口水。等他们缓过气来后,刘衍才招他们进屋说话。
  
  几人之中有个领头的,便是匠头,是几人之中手艺最高超的一个,名叫谭晓大,今年刚刚三十岁,身材甚是粗壮,不过脸上却是神情精明,刘衍便开口问他会不会打制鸟铳。
  
  谭晓大道:“回大人,不是小的夸口,当年小的在灵山卫城军器局中,论起打制兵器火铳,那也是数一数二,就算到了王家庄之后,这手上的技艺也没有落下。”
  
  刘衍看他脸上似在回忆,神情又是骄傲又是痛恨,他原来是在灵山卫城,最后怎么会跑到这王家庄来?不过这不是刘衍关心的,他只是顺口问了他些制造鸟铳的知识。
  
  谭晓大一一答了:“启禀大人,这打造鸟铳,以六斤为妙,只是耗铁甚多,四十斤毛铁,最后只炼到七、八斤精铁,所费不小。”
  
  根据谭晓大的估算,加上铁价、炭价,以及工匠的工钱食粮,还有其它的耗费等等,一根鸟铳的成本在三到五两,这还不算相配套的火药和弹丸,可见装备火器所需不是一笔小数目。
  
  刘衍点了点头,他曾看过历史上相关记载,这谭晓大的估算跟他差不多,这也倒是个实诚的人。
  
  不过刘衍只关心鸟铳的质量,历史上很多明军使用鸟铳炸膛,造成军士对使用鸟铳有一种畏惧,刘衍不能拿自己部下的生命去开玩笑。
  
  对刘衍的忧虑,谭晓大说道:“启禀大人,鸟铳之所以炸损,一是材料不足,或是工匠们在制造时取巧,粗细薄厚不均,特别是在铳管的焊接上,许多工匠技艺不足,造成鸟铳炸镗。不过小的所打造的鸟铳自然不存在这些问题,只要大人能提供充足的材料,小的便可以为大人造出精良的火铳来。”
  
  刘衍点了点头,他当然不可能凭谭晓大一面之词便放心于他,历史上大明对鸟铳的质量要求其实很严格,不论工部还是各地卫所的军械局,他们造出的军器都要注明某部、某卫、某所、某年、某季成造字样,事后还需造册,以便随时查考。
  
  不过就算有这么多的严格规定,大明军器的质量却是有目共睹,可见没有严格的执行力,再优化、严格的规定也是白纸一张,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当然,大明军器质量之所以低下,也跟官场的腐~败与糟糕的匠户制度有关,这事刘衍当然没有必要提。
  
  刘衍说道:“谭匠头你这样说是最好不过的,不过我们还须立下规矩:今后你们便留在堡内,每月食粮工钱不会少于你,今后你们每造出一杆合格的鸟铳,我都会给你们额外的奖励,如果打造出的鸟铳不合格,便要扣去你们相应月粮以充材料耗损,如有造成军士损伤,我还要加以处罚。如何?
  
  谭晓大一咬牙,大声说道:“好,就依大人这么说。”
  
  谭晓大来靖边堡之前,己听王越将这里吹得天花乱坠,说只要到了靖边堡,肯定会每日衣食充足,天天吃饱,眼下他们这些工匠在王家庄每日饥寒交迫,这年景能找个吃饱饭的地方不易,谭晓大相信自己的技艺定会让刘衍信服。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以后谭晓大几人就留在靖边堡内了,刘衍忽然想起一事,说道:“对了,谭匠头,除了火绳引燃的鸟铳外,你们可会制造那种转轮火铳或是击发火铳?”
  
  刘衍将自己说的那两种火铳大致描绘了一番,他说的便是历史上的转轮式燧发枪与击发式燧发枪,如果可以一步到位就好了。
  
  那转轮燧发枪约出现在后世十六世纪中后期,是用齿轮发条摩擦燧石生火而点燃火药。那击发式燧发枪则是出现在后世十七世纪初中期,由击锤撞击燧石起火,在今后的几百年中非常流行。刘衍自然也想拥有这样的利器。
  
  谭晓大眉头紧锁想了半天,他虽然奇怪刘衍怎么会想到这样的鸟铳,不过他最后还是摇了摇头,道:“惭愧,大人所说火器,小的实在不知,还要仔细思量才是。”
  
  刘衍点了点头,王家庄毕竟是个小地方,也不可能出现多么高深的火器人才,是自己心急了,此事以后再说好了。
  
  随后谭晓大几人被安排下去,刘衍给他们三间居房,还为他们专门选定了一个场所作为兵器作坊,就在肥皂工坊的一侧不远。谭晓大几人欢喜地去了,一路上还好奇地打量这处新建屯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