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圣人之仁 > 第廿五章 强颜欢笑

第廿五章 强颜欢笑

第廿五章 强颜欢笑 (第1/2页)

朝廷建明堂、辟雍和明台的消息一传出来,儒生圈子立马就沸腾了起来。每天都有很多人拿着名帖前来拜访王莽,还有人慕杜吴之名前来送礼。大司马府天天门庭若市,这让喜欢安静的杜吴有些烦不胜烦。
  
  这一日,左右无事,杜吴拜辞了老管家,骑上平帝赐予他的大宛马,朝清风楼而去。
  
  清风楼现在已经成了杜吴的私人产业,当然明面上杜吴是不会承认的,而且清风楼也没有公开声明。长安人只知道清风楼的胖厨师跟着杜吴学了不少好菜系,是长安厨神不记名的弟子。还有好事者讥笑清风楼是想攀附杜吴乃至王莽的大腿,才这么不要脸地到处宣称厨子是人家的弟子。对此清风楼并未做任何回应,慢慢地,诸如此类的流言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实际上,杜吴确实已经成了清风楼的主人。自从青州赈灾见到凯撒他们之后,杜吴就在考虑如何养活这一队人马。虽说陈汤临别用意是用这支罗马小队监视杜吴,然而当杜吴当面将凯撒的名号赐予盖尤斯时,这支小队用自己的忠诚和鲜血宣誓了对杜吴的效忠,成为杜吴在这个乱世里的第一支傍身力量。虽然远在千里,但是毕竟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奴。可怜陈汤一通算计,最终还是便宜了杜吴,真是世事难料啊。
  
  从青州回来后,杜吴仔细思索了如何脱身以及如何养活这支罗马军团,恰逢胖厨师来大司马府送礼,于是计上心来,跟胖厨师约好了见面之期。清风楼的老板也想在权贵林立的长安城立足脚跟,两下里一拍即合,老板直接就把清风楼送给了杜吴。杜吴最初想拒绝的,后来思忖了片刻,心下了然,同意了老板的请求。老板兴奋地给杜吴磕了三个头,两人默契地没有签任何书面协议。这半年来,杜吴通过清风楼在泰山脚下帮凯撒安顿下来,前两天传回来的消息说,凯撒的罗马军团已经扩充到了两百人,问杜吴是否还要扩张。
  
  大宛马刚到楼下,老板就跑了出来。招呼小二将马拉到后院安置,老板带着杜吴上了二楼雅间。
  
  “杜一,你知道明堂是怎么回事吗?”刚坐下,杜吴便问老板。对于杜一这个称呼,杜吴虽然觉得有些无语,但是老板却非常坚持,他认为只有冠以主人之姓,才真正算得上是主人的家臣。后来胖厨师发现了两人的秘密,也强烈要求加入进来,成为了杜吴在长安城的最强眼线兼杜二。相比长安厨神的弟子,他最中意的还是杜二这个名字,常私下里对杜一说,能成为杜先生的家臣,虽死而无憾也,惹得杜一翻了白眼嫌他臭显摆。
  
  “是这样的,家主。明堂是天子用来宣明政教的地方。据说上周时期,天子每个月要换一个住的地方,每个月穿每个月的衣服,祭祀每个月的神祇,办理当月的政务。满十二个月为一个轮回。因日月为明,所以叫做明堂。至于灵台,就是望天台,辟雍嘛,就是家主任职的博士所在的地方,专门教育皇家子弟的。只是明堂、辟雍早已废弃上千年,本朝孝武皇帝为了封禅泰山,曾经建造过明堂,除此之外,再也无人提起。”
  
  清风楼最初的定位就是收集情报,所以杜一对有可能影响到家主的任何消息都用了十二分的力气去打探。
  
  杜吴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的儒生会群情激昂地拜会王莽。这就是典型的复古行径啊。西汉时期,还未有科举制度,就算是稍稍侧重才华的九品中正制也是东汉末年曹丕建魏后才兴起的。目下大汉招揽人才主要是靠征辟,自己当初就是走了征辟的流程才留在大司马府的。然而征辟的前提是此人要相当有名气,这一点就挡住了绝大多数的普通儒生。对于他们而言,明堂的开辟正好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晋升之路,无怪乎大司马府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想到这里,杜吴深深地打了个冷战:王莽果然擅长操纵人心。长此以往,新朝早晚会建立,自己的到来并未改变历史的任何脚步。想想也是,自己连王宇都没保住,还能改变什么?只希望上苍垂帘,让王获最终能逃过一劫。
  
  杜一看家主沉思,便不动声色地退了出来,招呼厨房准备一点清淡饮食,他一会儿要亲自送到楼上。
  
  明堂、辟雍和灵台都是所谓上古贤王建立的典章建制,历来被信而好古的儒生所向往。大汉建国后,高祖刘邦乃无赖出身,对于儒生并不怎么重视。刘邦死后,政权一度被吕后把持长达八年之久,吕氏一族坐大,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外戚之风开始盛行。再加上开国功臣及北击匈奴的战绩,一些武将崛起,成为了耀眼的世家大族。他们的后代开始步入政坛,门阀基本上就形成了。自此之后,普通儒生的上升通道就被彻底堵死。虽有征辟制,然而过者寥寥无几了。因此,当全国的儒生听说王莽要兴建这些只存在于上古圣王之时的伟大建筑时,兴奋非常,纷纷前往长安请命,自愿参加劳动。一时之间长安城人满为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