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354 尘埃落定

354 尘埃落定

354 尘埃落定 (第1/2页)

苻坚南下,桓熙北上,闻喜县似乎将要成为双方的战场,这对于居住在这里的平民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哪怕桓熙与苻坚都是爱惜百姓的人,不存在放纵士兵抢掠的可能,可一旦分出胜负,谁还能约束得了溃兵。
  
  那些溃兵没有粮食,只有甲仗,要想活着回去,便只能去抢掠百姓。
  
  对于闻喜的士族来说,同样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他们无法继续观望,必须尽快做出抉择。
  
  究竟是要继续拥护虞国的统治,还是迎奉桓熙入主城池。
  
  闻喜裴氏,无疑是温县士族的领袖,甚至在整个天下,都享有很高的声望。
  
  当然,这都是老黄历了。
  
  他们没有抓住衣冠南渡的机遇,曾经与闻喜裴氏齐名的琅琊王氏,选择追随琅琊王司马睿,辅佐他再造晋室。
  
  而闻喜裴氏则一分为三,其中一部,在西晋末年选择西迁,投奔凉州军阀张轨,因迁居西凉,故而号称西眷裴。
  
  西眷裴的子弟此后仕于前凉,在桓熙吞并凉州以后,西眷裴则归顺于桓熙。
  
  又一部,称为东眷裴,始祖为东汉末年时,尚书令裴茂之子裴辑,因其迁居河北,位于并州以东,故称东眷裴,同样也是定著五房之一。
  
  西眷裴仕于梁国,而东眷裴因为慕容氏占据河北,自然也在燕国为官。
  
  最后一部,便是留在闻喜县的裴氏子弟,此前一直当虞国的官。
  
  这也是士族在乱世中的生存之道,北方三大势力,梁、燕、虞,闻喜裴氏各有子弟,无论谁赢,他们都能屹立不倒。
  
  只不过,当桓熙北上,准备在闻喜迎击苻坚之后,居住在闻喜的裴氏子弟已经没有了骑墙观望的机会。
  
  随着,桓熙的军队逼近闻喜,裴家的门槛都要被那些进进出出的小士族给踩烂了。
  
  这些人倒也不是唯闻喜裴氏马首是瞻,只是枪打出头鸟,闻喜裴氏不表态,谁也不敢先露头。
  
  毕竟选了桓熙,得罪苻坚,选了苻坚,又得罪桓熙。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们谁都惹不起。
  
  当然,就算是闻喜裴氏,也惹不起桓熙或者苻坚,只是他们没有不作选择的权力,也没有首鼠两端的可能。
  
  坞堡内,诸裴齐聚,这是一个关乎宗族兴衰,或者说,与他们性命攸关的决定。
  
  但是众人还在那争论不休。
  
  按理说,相较虞国,梁国的国力更盛,而且桓熙新胜,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闻喜裴氏不说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至少也不应该爆发这么激烈的争吵。
  
  可三裴之中,留在河东的这一支既然生活在苻坚的治下,自然有许多杰出子弟在虞国为官,有人担心因为降梁,会连累那些在晋阳为官的族人。
  
  裴慬一言不发,自顾自地品着茶。
  
  他虽然也出自闻喜裴氏,却是西眷裴的子弟,与在场众人,都只能算是远亲。
  
  之所以出现在裴家的坞堡,自然是遵奉桓熙之命,前来探明这些裴姓人的心意。
  
  桓熙进攻河东的时候,生活在闻喜县的那一支,其实已经在暗中派了子弟在桓熙麾下效力,但对于桓熙来说,他还是更信任裴慬。
  
  毕竟西眷裴可是生活在他的治下。
  
  裴慬一盏茶已经喝得见底,众人的争吵还是没有停息,裴慬皱起了眉头,他将茶盏重重砸在地上,砰地一声,屋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裴慬的身上。
  
  裴慬站起身来,沉声道:
  
  “我奉梁公之命前来,不是要听你们在这里争论不休,梁公不日即将兵临裴氏坞堡。”
  
  说着,裴慬的目光扫过众人,逼问道:
  
  “现在告诉我,是战,还是降!”
  
  有人还是老一套说辞,拿正在晋阳为官的族人来搪塞。
  
  裴慬冷哼道:
  
  “苻坚不是苻生,没有那么残暴,在晋阳的族人,只可能被贬官,被放逐,而不会有性命之危。
  
  “说到底,你们还是想要坐观成败,也不用你们的脑袋想一想,苻坚此前带领十万步骑西征,被谢子秀(谢艾)、邓应远(邓遐)二位将军所击败,狼狈逃回河东。
  
  “如今又率十万大军南下,面对梁公,哪里来的胜算。
  
  “罢了!看样子,今天我是白跑一趟,诸位如果能够放我离去,梁军踏破坞堡之日,我必念在同族的情分上,为诸位收敛尸骸。”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大惊,裴氏家主连忙解释,没有人要对裴慬不利。
  
  毕竟裴慬是桓熙的使臣,无论是扣留裴慬,还是将他杀了,都是在打桓熙的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