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犬兵 > 第三十二章 往东还是往西

第三十二章 往东还是往西

第三十二章 往东还是往西 (第2/2页)

“在来到野荻泾之前,我对案情基本一无所知,也并不知道凶手是通过什么方式抛尸的,才会导致出现了错误的判断。”董瀚良并没有被杨先礼的气焰所吓倒,随即耐心地解释道,“但既然可以确定凶手是通过水路抛尸的,相对于陆路抛尸来说,则给本次利用警犬破案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因为气味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固态物质才能被收集利用。而河水是液态,并且是流动的,即便当初留下了气味,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也早已消失殆尽,又怎么能够被警犬嗅到呢?”
  
  “诚如所言,则野荻泾河全境必定均无气味存在,连警犬也不能使用,又何必过分强调往西搜索还是往东搜索呢?”杨先礼不解地问道。
  
  “当然,若在以往,这样的案发现场根本就没有使用警犬搜索的必要。”董瀚良答道,“但本案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凶手是通过水路将那具无头女尸运到野荻泾并且绑上石块沉入水中的,甚至还有可能是在抛尸现场砍掉了被害者的头颅,所以船只上面必定沾满了血迹,有的还有可能顺着船舷流到船只的底部。而血腥的气味即便经过清洗,也很难完全消除。特别现在的季节比较炎热,血液凝固很快,这就使得船只底部的血迹能够长久而缓慢的将血腥的气味释放到河水之中,倘若运气好的话,一旦这些血腥的气味被警犬的嗅觉捕捉到,则本案也就有了快速侦破的希望。”
  
  “至于为什么要往东搜索,主要有三个原因——”董瀚良接着说道,“其一,船只多用于运输和捕鱼,不仅是方便的交通工具,很多人还以此为家,在一般家庭中,都是一项非常重大的财产,犯罪嫌疑人必定不会舍得轻易丢弃,纵使不是仍旧生活在船上,船上的人也一定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只要找到了船只,这个案子也就基本侦破了一半;其二,这条河道如此狭窄,那艘船只抛掉尸体之后,是无法顺利完成掉头的,必须往东继续前行。同时,因为恐惧和迷信的心理,凶手很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也不会重走这条水路。所以只有往东搜索,才有可能找到那艘船只;其三,野荻泾为东西走向,河水从东往西流,被害人又被砍去了头颅,并且在水中浸泡了许久,其血腥的气味早已随着河水流遍了整个下游地区,即便往西搜索,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另外还有一点,我刚才往东眺望了一下,发现野荻泾的东面并没有河流与之连接,其方向具有唯一性,从而使得这次搜索变得相对比较简单……”
  
  说到这里,董瀚良停顿了一下,转而向杨先礼问道:“杨副校长,你对这一带比较熟,请问野荻泾源于何处?其上游的情况复不复杂?”
  
  “野荻泾为上塘河的一条支流,于清朝嘉庆年间由人工挖掘而成,原本用来灌溉良田。因为河道狭窄,鲜有水网与之相通,平时船只稀少,是以凶手才将那具无头女尸抛于此处。”杨先礼虽然来到杭州的时间也不长,但通过这两天侦办案件,对案发现场周边的环境早已了解得一清二楚,“关于野荻泾的上游,则更是简单明了,一览无余——从案发现场往东约七八里直通上塘河,其间别无任何支流。上塘河又名‘上塘运河’,源自施家桥,从丁桥镇进入余杭境内,穿越忠义镇、临平镇,至施家堰进入海宁,经海宁盐官镇进入钱塘江。野荻泾与上塘河的交口处为临平镇,往北可进入忠义乡,往南可达施家堰,而这一段的支流亦只有两三条,并且都位于施家堰附近,情况并不复杂。”
  
  “太好了。”董瀚良不禁心中大喜,“倘若果真如此,则从上游而来的血腥的气味就有了明确的溯源地。当然,即便从上游而来的水中没有血腥的气味(或者说警犬嗅闻不到),我们也可以直接沿着上塘河进行搜索。只要找到了那艘运送尸体的船只,则接下来的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锦章兄所言极是,若不是你及时提醒,险些犯了大错!”至此,杨先礼总算明白了往东搜索乃是侦破此案的最佳捷径,也唯有如此,方才使得今天上午抓获凶手有了可能,便随即喜上眉梢,连忙心悦诚服地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