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228章 《激光》创刊号以及占坑的科学家

第228章 《激光》创刊号以及占坑的科学家

第228章 《激光》创刊号以及占坑的科学家 (第1/2页)

把《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培训的事情大部分扔出去之后,高振东还是回到了单板机的调试之中。
  
  间或,也会写一写操作系统,由于意外的拿到了调制解调器,提前实现了网络的硬件基础条件,所以高振东及时调整了操作系统的进度计划。
  
  现在包括终端显示和键盘驱动、汇编编译器、C编译器、中文编译环境、简单文件管理、数值计算编程、网络消息传输、文件传输等核心功能,已经可以在现有循环值守环境中实现,让大家先用着吧。
  
  某种程度上,这个循环值守程序已经进化成了现阶段DJS-59的一个简单操作系统,已经可以满足现阶段单机环境下的计算机操作和管理的需求了,再重复造一个单道批处理的轮子出来,好像已经没有必要。
  
  结合网络硬件条件的具备,他准备在原计划单道批处理的基础上,直接进化为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
  
  因为telnet的实现,用户远程登录已经有了实现的基础。
  
  而正在进行中的单板机的研究,又为多用户操作系统的远程终端提供了硬件基础。
  
  《激光》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高振东的论文——《一种激光器的研究及实现》。
  
  这一方面是出于保密需要,一方面也是“兵团作战”的习惯。
  
  这玩意难度有多大?1958年开始搞,到它真正合成成功,是在1965年,可是它仍然是世界第一,搞了7年才搞出来,据传一共动用了800多人。
  
  听见他的话,首长也不生气,科学研究嘛,没有容易的。
  
  反正现在由于管理原因,网络只是小规模部署,甚至暂时只能算点对点的集合,都算不上网络,而且没有操作系统的管理,网络这东西无从说起。
  
  ——《激光》。
  
  照例,还是没有研究者的名字,在这个年代,越大的事情,在报道的时候越有可能没有名字,比如高振东前世那个世界第一,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公布的时候,全篇看不到一个人名。
  
  干脆,直接一步到位得了。
  
  封面上,出版人员还很文艺的写了一行题词。
  
  后面的文章,则是国科院原研所等相关团队,对激光的各种特性的研究及拓展。
  
  科工部领导领命而去,首长则在皱着眉头回想:“高振东,这个名字很熟悉啊,好像在哪儿看到过来着?”
  
  一边想,一边把目光往书桌上密密麻麻的书投去。
  
  深谙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他,知道这种工作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只是笑着开玩笑道:“他们可是‘大兵团作战’,却没想到没有这位同志‘小股突击’来得快啊,看来我们既要注意‘打大战’,但是类似的‘游击战’也不能忽视。”
  
  文章先简介了我国光的受激辐射这一世界第一的成果,然后公布了这一成果正式中文名称——激光,并给出了国科院的成果鉴定方法和鉴定意见,并对比了国外的相关研究进度,紧接着文章用大量篇幅阐述了这一成果的意义,以及它所代表的精神。
  
  首长爽朗大笑:“哈哈,不务正业得好啊!”
  
  《激光闪耀,勇攀高峰——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光的受激辐射放大》。
  
  听取汇报的首长听见这个结论,很是高兴:“好!好!干得好!他们外国人,说我们是落后滴,愚昧滴,就好像我们永远搞不了高技术,现在,这位高振东同志滴成果,给了他们一记响亮滴耳光。”
  
  科工部领导有些汗颜:“蛋白质的合成难度很大,涉及面太广,原材料基本全靠进口,现在有一些进展了,不过还需要时间。”
  
  科工部领导连连点头称是:“您说得对,我们后面会注意两手都抓,争取全面开花。”
  
  大概是知道科工部的顾虑,又说了一句:“不要有顾虑,哪怕人家跟着我们学会了做激光器也没关系,大度一点,让每个使用激光的人,第一时间都会想起我们。”
  
  十七机部领导笑道:“我们有点儿不务正业了,呵呵。”
  
  首长笑道:“说到这个事情,你们的601项目怎么样了?”
  
  国科院也在同一天出版了一本新期刊的创刊号,期刊的名字就两个字。
  
  首长又转向十七机部:“没想到,这个世界第一,属于高能物理滴成果,却是从你们系统里诞生的,这证明了一件事情,我们滴劳动群众,我们滴工人同志,是能创造一切奇迹,能做到所有事情滴。”
  
  相当一段时间之内,凡是搞激光这个研究的人,都得引用这本《激光》创刊号的文章,反正这本创刊号就像一屋子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总有一个你跑不掉的,首当其冲的,就是高振东那篇文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