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随言三国 > 正文 第二十回 董卓迁都毁洛阳,惨无人道

正文 第二十回 董卓迁都毁洛阳,惨无人道

正文 第二十回 董卓迁都毁洛阳,惨无人道 (第2/2页)

忽然李儒一拍脑袋,说道:“爸,我最近听到一首童谣。”
  
  董卓骂道:“你奶奶的,跟你说正事呢,你跟我扯什么童谣,我跟你玩呢?”
  
  李儒说道:“不是,爸,这首童谣我听着可挺有深意,唱的是‘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刚才我脑袋忽然灵光一闪,忽然明白了这首童谣的意思。”
  
  董卓哼了一声,说道:“什么狗屁童谣,我看跟捉泥鳅、数鸭子啥的都差不多,还东一个汉,西一个汉的,咋地?谁家娘们偷汉子了?”
  
  李儒解释道:“爸,不是不是,我觉得吧,这‘西头一个汉’,是说刘邦建西汉之后,定西都于长安,传位十二代。‘东头一个汉’,是说刘秀建东汉之后,定东都于洛阳,也传位十二代。
  
  后面又说‘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自古以来,就有用‘鹿’指代皇帝的说法,要不哪来的‘群雄逐鹿’这样的成语呢?
  
  现在大汉朝实际的皇帝,那不就是您么?想来这句话说的,就是爸你该动动地方了,该往长安搬搬家了。”
  
  董卓听了李儒这一番解释,顿时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说道:“好女婿,要不是你解释,我哪知道这么一首童谣,竟然有这样的深意。”
  
  董卓琢磨了一番之后说道:“有理,长安路途艰险,易守难攻,不像洛阳这破地方,四通八达,不好防御,而且长安还离咱们的老家近,就这么定了,搬家,呃……不对,迁都!”
  
  于是,董卓连夜派人召回了在虎牢关、汜水关的心腹,以及大部分的守关士兵回到了洛阳,接着马不停蹄的在次日清晨召集文武百官,召开迁都大会。
  
  看人都到齐了,董卓首先发言道:“洛阳这地方,作为都城已经用了二百多年,其中的龙脉、气运啥的早就用干净了,我最近夜观天象,发现这个龙气、紫气啥的都往长安那块跑。因此,我打算带着陛下迁都长安,你们都赶快回家收拾行李。”
  
  文武百官一听董卓这话就是一惊,迁都哪那么容易?考察、商量、决议、规划、移民、建设等若干过程下来,没个三年五载的,哪能完事?哪能像董卓说的这么简单?
  
  一个十万人的都市,往一个只有一万人住房的地方迁,那老百姓去了都住哪?不要老百姓了?一个都城,混的还没个地方都市的人口多,这还叫都城么?
  
  皇宫、王府、各地衙门以及配套设施不提前建好,迁过去了皇帝在哪住?大臣在哪办公?
  
  各地道路不提前修缮好,运输路线不提前搞定,新都城需要消耗的大量物资粮草怎么运?
  
  皇陵你不得提前准备?到时候难道让皇帝家的十几辈祖宗,都躺到荒地里去?
  
  总之,这迁都的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事多了去了,哪是一句话说迁就迁的?
  
  司徒杨彪说道:“长安那地方已经多年没人修缮,残破不堪,您这一句迁都倒是容易,但是想安安稳稳的定都长安,那可太不容易了,到时候只怕天下动荡,会出大乱子的。”
  
  董卓把言一瞪,怒道:“你知道个屁,迁都是为了国家大局着想,你敢阻拦?”
  
  太尉黄琬(太尉换的真频)也跟着说道:“杨彪说的有道理啊,当初赤眉军攻打更始伪帝的时候,在长安烧杀掠抢,又放火焚烧长安,把长安烧的一片颓败,长安的老百姓四散奔逃,那地方现在就跟荒地差不多,咱们放着富饶的洛阳不要,跑去个荒地建都,哪有这么干的?”
  
  董卓说道:“关东这帮贼兵天天作乱,洛阳易攻难守,要是迁都到长安,有崤山、函谷关这样的天险在,咱们抵挡这些乱贼就容易多了。而且长安靠近陇右,那地方木材石料有的是,只要调点民工,皇宫啥的个把月就建起来了。这些事丞相我早有计划,你们都别瞎白活了。”
  
  董卓瞪着大眼珠子扫了一圈,问道:“我说的都听明白了吧?”
  
  司徒荀爽说道:“大人,就算这皇宫和各府衙门能建起来,那老百姓住哪啊?他们哪能这么快就收拾好一切跟着咱们走?哪能跟上你的节奏啊?”
  
  董卓听这仨人一个比一个来劲,这火就有点上来了,大怒道:“我管的是天下大事,哪有心思管那些贱民!”
  
  荀爽又说:“丞相啊,老百姓才是天下的根本啊,你要是把老百姓都逼火了,那天下就危险了,黄巾之乱可才刚发生没多长时间。”
  
  董卓大骂:“都滚犊子吧,再不迁都,那帮关东贼兵就要打进来了,这才是真正的危险。所有人都给我听好了,明天就开始迁都!”说着指着杨彪、黄婉、荀爽说道:“你们仨,以后不用来上班了,你们被撸了,都回家老实当你们的贱民去吧!”
  
  得,董卓一句话,三公立马全部被废。
  
  董卓废了三公之后,再没有人敢去触他的霉头了,三公说话都没用,其他人劝就更白费了。
  
  董卓出了大殿之后,两个还没整明白状况的家伙伍琼、周毖,颠颠的跑来拦住了董卓魔鬼的步伐,董卓问道:“你俩有啥事?”
  
  二人说道:“听说丞相打算迁都?丞相,这迁都可不是小事,哪能这么草率……”
  
  俩人话还没说话,董卓就火了,骂道:“你俩都给我闭嘴吧,我这几天还打算找你俩呢,你俩还自己送上门来了,当初你俩都劝我,说给袁绍封个官,他就能老实的在渤海呆着,现在呢?你俩瞅瞅,封出个啥来?封出个攻打我的联军盟主来!我看呐,你俩也不是什么好玩意,来人,给我拉下去砍了!”
  
  砍完了找倒霉的伍琼、周毖,随行的李儒又出了损招,说道:“爸,迁都也确实是个麻烦事,咱手里的钱和粮食,这么一折腾,得损失不少啊。”
  
  董卓问道:“那你说咋办?”
  
  李儒奸笑一声:“这洛阳城里,有钱的人家多的是,咱可以找个借口把这些人都砍了,家都抄了,还怕没钱么?”
  
  董卓听了李儒的“妙计”,喜的眉开眼笑,大胖脸上的皱纹笑的都开了,他顺着李儒的思路接着说道:“还有,老刘家的祖坟也在这,他们家那些历代的皇帝皇后啥的,陪葬的玩意也肯定值不少钱,干脆,把他们坟都刨了,还能再发一笔。”
  
  李儒连声附和道:“爸您这脑袋就是够用,举一反三,聪明极了。”
  
  于是董卓安排了五千士兵,把洛阳城里的大户全都抓了起来,对外宣称这些人都是“乱贼叛党”,尽数砍头抄家。
  
  又派了吕布去刨老刘家的祖坟,吕布带着士兵到了皇陵之后,这些士兵一琢磨,皇帝家的坟也是刨,别人家的坟也是刨,干脆,咱也别闲着,一众士兵,不知道顺手又刨了多少官员百姓的祖坟。
  
  董卓侮辱了灵帝死后留下的妃子,算得上是,踹寡妇门。
  
  董卓挖了这么多人家的祖坟,估计也有没后代的,算得上是,刨绝户坟。缺德事他算是干尽了。
  
  钱财搜刮完毕之后,董卓派李傕、郭汜带着百姓先走,百姓们谁无端端的乐意离开家啊?于是李傕、郭汜命令每一百名百姓列成一队,中间安插一队监军,有不走的、走的慢的,这些士兵立马砍人。
  
  洛阳城里当时足有数百万百姓啊,他们拖家带口,还带着家当,扛着担子挑着挑,走的哪能快?哪能齐?一时间,被砍死的,被踩踏而死的,被挤到山下摔死的,那是不计其数。
  
  而且李傕、郭汜的部队也没有任何军纪,在各级将官的带领下,这些士兵抢人钱粮,强奸妇女,一路上闹的是是哀嚎遍野,惨绝人寰。
  
  董卓在后面,把劫掠的金银财宝装了好几千辆大车,然后又劫掠了文武大臣,皇帝妃子,宗亲王侯等人,朝着长安开拔。
  
  临走之前,董卓还命令手下在洛阳大肆放火,他享受不到的东西,也绝不能让别人拿了去。
  
  一时间,什么皇宫王府、宗庙衙门、大宅小院,洛阳境内二百多里地全都化成了一片火海,烧的是鸡犬不留,兴盛了数百年的洛阳,从此之后,变成了一片废墟。
  
  注1:这里提一句吧,孙坚在正史上算是讨伐董卓时出力最多的诸侯,也惨败过,也大胜过,跟董卓交锋最激烈的就是他了。虽然曹操也跟董卓打过,但部下绝对没有孙坚败北时候死的那么惨,有被烹杀的,有被倒吊起来用热油灌杀的。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罗贯中没事总提他,我就尽量帮着圆。才有了我自己添加的接着李儒的嘴说出的重视孙坚的原因。
  
  因为不这样的话,后面董卓派人来找孙坚求亲,似乎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因为演义到目前为止,孙坚在会战中就杀了个没啥名气的胡轸,然后就败给了华雄,这完全不值得董卓如此拉拢吧?
  
  注2:原文中孙坚找袁术有一句是:今我奋不顾身,亲冒矢石来决死战者,上为国家讨贼,下为将军家门之私。
  
  后面这句“下为将军家门之私。”基本都译为,下是为了给将军你的家属报仇。
  
  当然了,这么翻译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是,可能是演义的记叙在时间上略有些问题,孙坚在演义里跟华雄激战的时候,罗贯中还没有写到袁术的叔叔被董卓灭门,而董卓杀了袁隗一家之后,孙坚又没打过啥仗。这样的话,孙坚的话就有点怪异了,所以我改成了“下为报答将军提携之恩”,用以和前文呼应。
  
  这么写,也是为了给后面孙坚死后,孙策投在袁术帐下先留一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