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临高启明 > 第三十二节 文娱生活

第三十二节 文娱生活

第三十二节 文娱生活 (第1/2页)

此刻这些辉煌还在纸面上,纵然是元老的身边人也不预测不到这里未来的繁华。对她们来说,眼前的繁华富庶已经是前所未见了。
  
  在骑楼下,吃着雪糕,享受着难得的假期,这种轻松愉悦的感觉直到很多年以后,扎赫拉还记得清清楚楚。特别是她第一次含起雪糕的感觉。不同于棒冰的简单清新,这种松软的新玩意有着浓浓的奶香并且入口即化,清凉混合着甜香的感觉使她几乎立即就上瘾了。第一时间,她就产生了叫上姗姗姐,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吃的念头。唯一比较恼人的就是不时滴下的融化水滴,逼得她好几次不得不扭动身体加以躲避。
  
  两个妹子一面享受着人生的第一支雪糕,一面按图索骥,转过弯走上了百汇街。在元老院批准的东门市规划中,百汇街的定位是“新型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的集中展示聚集区”。所以,这里有不少即便本地居民看起来都无比新奇的东西。比如,坐落在百汇街上,与合作社总社的新楼正面相对的“中央实验剧场”。
  
  顾名思义,这是元老院旗下最重要的专业艺术团体“中央实验艺术团”的专属剧场。这座建筑类似于数据中心,是所谓典型的“中而新”风格,由临高建筑总公司总经理兼中央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梅晚操刀设计。清水的青砖墙填充在高耸的熟铁框架之间,但屋檐却采用相当传统的飞拱结构。被建筑口一半的人批为“不伦不类”,另一半人则推崇备至。
  
  争论且不说,这剧院最后还是盖了起来。整个建筑大约有四五层楼高,在正面有三个连续的七级台阶组成的楼梯,每七级台阶处都设有一个五六米宽的平台,最终台阶汇集到的位置几乎有周围建筑的一层半那么高。在这里,是一排宽阔的落地门以供观众出入。
  
  与数据中心严肃简朴的风格不同,在中央实验剧场的临街正面墙上,左右相对做了四块色彩鲜艳的巨大广告牌。第一块是乐团的剪影配上花卉月亮的背景,用巨大的字体告诉大家,本月底民乐团即将上演名为“花好月圆”的音乐会;接下来的是每天播放两场的新闻纪录片《启明星照耀下的两广》和每天演出一场的“传统戏”《喜盈门》。
  
  最西面一块的画面则略为惊悚,在一颗颗挂着上吊尸体的树林背景下,一男一女的剪影坚定地向着天空上高悬的启明星的方向前进。底下的文字则告诉大家,全新的话剧版《考验》将从下月初开始每周末上演一场。
  
  扎拉赫没有在这里看过演出,看到这些演出心里痒痒的。巴望着什么时候有一个比较长的闲暇,出来看一场演出。毕竟作为女仆来说,她们的文娱生活大多是跟着元老的爱好转,而元老们过多的宅男属性使得文娱生活要么不堪入目,要么味同嚼蜡。
  
  由于实验艺术团包含民乐、交响、话剧、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按照艺术团元老们的规划需要有多个专业剧场,其体量相当壮观。但限于目前的财力物力水平,现在落成启用的只是其第一期,除了必要的排练室和功能房间外,核心就是一个不到六百个座位的中型剧场,可以用来演出舞台剧或器乐演出,同时也作为元老院全体大会的一个备份会场。为此,企划院慷慨的批准安装了一套旧时空带来的扩音装置。
  
  由于为将来实施二三期工程预留的土地面积很大,而目前地面上全是郁郁葱葱的绿植,因而实验剧场看起来像是拥有一个大花园。即便在后续的工程完工,剧场被正式命名为“帝国剧院”之后,这里仍然是本地着名的市中心花园,吸引无数游人和观众的光临。
  
  而在大花园的马路对面,两位妹子正要走过的地方,则是一栋明三暗四结构的建筑。门前是类似于旧时空酒店的前廊檐设计,大到可以容纳二三辆马车停靠。而通过敞开的明亮玻璃门,可以看到里面全层高设计的大厅,挑空部分从地面直达三楼天花板。而从三层顶部粗壮的主梁上,垂下来多盏吊灯和一幅巨大的十六名身穿格子短裙的少女立绘。
  
  在这座建筑的侧面,竖着悬挂着一块大大的招牌“格子裙俱乐部东门剧场”,是的,这里就是格子裙俱乐部诸君的新主场。由于不少元老对其代表的ACG文化颇有微词,格子裙俱乐部最终还是没有争过中央实验艺术团代表的经典文艺路线,其建设专门剧场的申请被元老院驳回。就在几位元老面临去留取舍之际,一个意料不到的援助方来临了。这个援助便是紫明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