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旅明 > 第719节 各处的开端

第719节 各处的开端

第719节 各处的开端 (第1/2页)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黄河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清援明打败清帝野心狼。”
  
  高音喇叭中传来的雄壮男女声大合唱,令符有地热血沸腾,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
  
  时间,大帅誓师后第五日。
  
  紧急调拨的北上舰队,集结在新区码头。做为第一批北上成员,符有地昨天就已经在某艘运输船上了。
  
  今天,从他在甲板的角度看下去,依旧是忙碌的一天。宽广的水泥坪码头上,排列着一个个整齐的士兵方阵。背着绿色帆布单兵大背包的官军,肩上背着火枪,正在军官的指挥下依次上船。
  
  十个等候上船的方阵,每个方阵五百人。而在视线尽头,还有更多的方阵在集结。
  
  此次北上定鼎之战,大燕国确实是把所有家底都掏出来了。
  
  包括南洋抽调回来的一部分官军,以及刚从西江流域治安战中抽身的第一师大部在内。仅仅从广州出发的正规军,总人数就高达一万两千人。
  
  这其中,步兵总数九千,炮兵总数三千。
  
  本次用来北伐的大军,兵龄在三年以上的老兵占了百分之七十,可谓是诚意十足。
  
  接下来,北上舰队还要在上海再汇合五千以上的官兵,令步炮兵总数超过一万七千人。
  
  以上所有北伐军,临时编组成了高达八个团,二十四个营的强大野战军主力。
  
  考虑到现在是一个由皇权、内阁制政府,乃至魔幻型军队等掺杂起来的一个魔改政权,所以大燕国当下的军制,并没有完全照搬后世,而是结合了一部分复古头衔,用来做为临时的战时指挥框架。
  
  原陆军司令韩小波,被战时内阁首相大人,在北伐军总司令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北方大都督的衔头。他是本次军事行动的实际指挥者。
  
  原特种兵司令卫远,担任了北伐军参谋长。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陆军此次精锐尽出。高达五十人以上的穿越众团队参与了本次北伐,指挥权铺设到了副营一级。
  
  事实上,韩小波这个北方大都督,其下辖的军事力量可不仅仅有这一万七千人。
  
  随同北伐军出征的,还有总数不下一万的开拓军。而这只是第一拨,后续还会有船队补充增援。
  
  开拓军虽说训练、装备各方面都差一点,但做为城隘守军和治安战力来用,还是很管用的。
  
  而一旦北伐军在天津登陆,届时,包括天津飞虎营、永平李继春部、东江镇诸部,乃至预计会达到五万以上的当地辅兵,都在韩小波指挥范围之内。
  
  毫无疑问,全员配备了后膛枪,拥有高达三百门以上各式口径火炮的北伐军,就是当前地表最强军事力量。
  
  码头上,滚滚而来的登船军人和移出泊位的运输船,成为了今天接下来的主要节目。
  
  尽管有多座码头同时启用,但这股浪潮一直持续到深夜还没有停歇.各种军火物资在不停吊装进舱,还有从各地调集来的开拓军也在陆续登船。
  
  直到第二日清晨,整整作业了三天,总数高达二万多人的北伐舰队,终于齐整待发了。
  
  八月十日一早,当其时,码头上骄阳初升,瑞光普照。一身上将制服的韩小波,带着北伐军高层,向前来送行的曹川,内阁众大佬,以及其他人敬了军礼:“大家等我们胜利的好消息吧!”
  
  依旧穿着坐蟒袍的曹川曹皇帝,笑呵呵拍了韩小波的肩膀:“你先走,我后面就去江南坐镇,免得那帮士绅瞎跳腾。”
  
  一旁眼中带着鼓励神色的夏首辅,最后不放心,还是又叮嘱了韩小波几句:“你这一去摆席,大概要招待两三桌客人鬼知道一共有几桌。所以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及时和后方保持联络。”
  
  “是,一定注意!”
  
  一刻钟后,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由三十余艘大小船只组成的北伐舰队,出航了。
  
  这个时间点,距离清兵正式叩关的八月十五,还有整整五天。
  
  五天时间,船队肯定赶不到遥远的天津,即便中继站上海都赶不到。
  
  所幸现在是夏季,北上是顺风。再加上沿海航道熟悉,蒸汽船队沿途都有大港可以补给煤水。所以这一路,北伐船队保持了六节以上的航速。
  
  最终,出发后的第八天,北伐船队顺利赶到了上海港外海。
  
  原本以为要一路奔赴天津的符有地,不曾想,只在上海港休息了一天。
  
  十九日这天,符有地和部分狱政同僚又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换乘:由两艘战列舰、四艘高速巡洋舰,外加十余艘运输船组成的长江舰队,搭载着数量为两千的开拓军和大量军粮,正式闯入了长江。
  
  长江舰队的目的地很明确:武汉三镇。
  
  对于致力于迅速平息明末乱世的穿越众来说,原本历史上,张献忠这种流窜湖广、江西,最终入蜀一路搞大屠杀的行为,是必须要阻止的。
  
  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现在才是1636年,张献忠之流还在甘陕和官军打拉锯战。只要大燕国及时派遣部队进驻武汉三镇,就能卡住所有流寇南下湖广、西窜入蜀的道路,将彼辈限制在陕洛等地。
  
  这次的初航只是探路。一俟航道打通,部队在武汉站稳脚跟,后续还会有更多的人员、火炮和粮食被调集过去。
  
  出航后的长江舰队,杀气腾腾。眼下这个节骨眼,除了没有公开举旗造反,曹大帅麾下的部队已经不再有任何顾忌。舰队就是奔着打通长江航道去的,两艘战列舰已经做好了炮轰镇江要塞的准备。
  
  不过,对于糜烂已久的明国水师来说,这一场仗大概率是打不起来的.南京城里的各路大佬,想必也是明白局势懂道理的聪明人,大约不会让那些破烂江防部队往战列舰的炮口上撞。
  
  八月十九日,长江舰队出航。
  
  一天后的八月二十日,规模更大,增加了五千陆军的北伐舰队,再次从上海港启航。目标:天津大沽口。
  
  这一刻,北方长城最重要的天险喜峰口,已经被清军攻占四天。
  
  ————————————————————————————
  
  有关于万里长城上的诸多关隘,在历史各时期的侧重点,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在明末这个时间段,喜峰口,毫无疑问就是明清战略交锋的网红热点了。
  
  从导航地图上看过去,后金的战略选择,一目了然。
  
  首先,位于盛京(沈阳)的满蒙大军想要南下,最近也最平坦舒服的道路,无疑是沿海的辽西走廊。
  
  可辽西走廊不是那么好走的。这条道不但盘踞着关宁军主力,还修建了一系列连锁堡垒+城池,可谓是步步泥泞。
  
  历史上,终明一代,虽说屡屡围绕此地获得战术性胜利,但后金政权始终无法打穿辽西走廊.直到那一天,吴三桂亲自下令放开山海关,与满蒙大军一起,击败了李自成主力。
  
  既然地图最右边的辽西走廊走不了,那么想要入关抢劫,后金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行军路线往左边捎捎,钻丘陵了。
  
  燕山以北的丘陵地带,东边是辽西走廊,西边是蒙古大沙漠。除非想要穿越大漠去山西转一圈,否则的话,出沈阳,走丘陵,最终穿过喜峰口,就是后金到达明代京畿的最佳路线了。
  
  这一条路线,是后金多次入关的主干线路。和后世G101的线路有重合:平泉-朝阳-阜新-沈阳。
  
  后金兵马对于这条路线,是走熟了的。沿途大多是河谷地带,好走。最关键的是,沿途还有凌河、青龙河可提供大军饮水。
  
  路的终点,就是高海拔的喜峰口天险。
  
  虽说喜峰口附近还有其他关隘,但只有喜峰口这里能快速通过大股兵马。所以每次入关,后金兵锋所指,一定有喜峰口在内。
  
  喜峰口的重要性,不光在入关初期,其实越到后期越来越重要。
  
  这么说吧,来的时候,轻装入关的清军,可以选择不同路线,心情好绕一圈大沙漠都行。
  
  但是一旦入关劫掠结束,携带着巨量财货和被掳掠人口的清军,就变成了一条臃肿的大蛇。
  
  这个时候,大蛇就必须从喜峰口一带出关,走最短的道路,避开大沙漠和关宁军,回到盛京。
  
  综上,喜峰口失陷,就是战役发令枪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