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末三国之霜瑜煮雨》 > 第二节:兵进洛阳

第二节:兵进洛阳

第二节:兵进洛阳 (第2/2页)

“众军留下休整,各自清点伤亡状况,原地安营扎寨。”他交待完军务,便与孙策一齐,随周瑜同往矣。
  
  一路上,孙氏父子满目皆是遭受兵燹的断壁残垣。昔日里,城中层层叠叠的魏阙、殿宇、小筑、轩榭、宗庙、府邸,都已化作记忆,深深埋葬于脑海深处。
  
  “百年都城,竟被董贼毁于一旦,悲哉,痛哉!”孙坚道。
  
  就在这时,周瑜倏然停住了脚步,道:“此处便是洛阳令府邸?”
  
  话毕,他就弯下腰,在地面的砖板上,细细摸索着。
  
  少时,一块硕大的砖板,忽然“咚咚”几声,缓缓收进了地平面。随之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漆黑的低下通道。周瑜摸着黑,带着孙氏父子,往地道深处走了几步,遂见一处溢有烛光的拐角。三人寻着烛光走去,就见一间长、宽各十丈的方形石室。与石室一同映入眼帘的,还有一对中年夫妇,几口偌大的木箱。这对中年夫妇,正是周瑜的父母。透过周瑜的父母,可见石室的另一边,又是一条漆黑的密道。这条密道连接的,乃是洛阳皇宫、洛阳令府邸以及洛阳城郊。
  
  “周贤侄,这间密室从何而来?”孙坚道。
  
  “此乃光武帝所建……”
  
  原来,汉朝自高祖刘邦伊始,便习惯在皇宫地底修建密道。西汉时期,都城长安,著名的未央宫地下,就分布着四通八达的密道。提起修建密道的目的,是为了必要时私会群臣,危难时出逃城外。
  
  光武帝建立东汉,亦遵先祖踵武,在洛阳皇宫地下,修建直通城郊的密道。密道竣工后,唯一欠缺的,便是一间私会群臣的密室。当时的洛阳令,乃光武帝心腹,且洛阳令府邸,恰巧位于密道正中,遂于洛阳令府邸地下修建石室。
  
  当帝王需要私会臣子时,便命洛阳令带着臣子,于洛阳令府邸进入石室。至于帝王自己,则是从皇宫进入密道,从而直奔石室。
  
  光武帝驾崩后,密道的秘密,便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去。因此,东汉的每一任洛阳令,皆为帝王心腹。能进入这间石室的,亦是为数不多的,帝王极为信任的股肱之臣。
  
  孙坚点了点头,又道:“这些木箱中,又是何物?”
  
  周瑜来到木箱前,顺序打开了这些木箱,道:“木箱中珍藏的,皆是些金银玉器,以及价值连城的珍贵字画。”
  
  孙坚“呼”地长出了一口气,道:“这些黄白之物,都是从何而来?”
  
  “董卓手中截得……”
  
  说起这些财帛,则要追溯至董卓入畿后,满朝铲除异己,四处搜刮财帛时。当时,为了保全性命,官居洛阳令的周异,不得不阖家与董卓虚与委蛇,遂主动承担搜刮财帛之重任。
  
  可是,忧国忧民的周氏父子,毕竟不会真的与董贼为伍。因此,每当搜刮财帛时,周氏父子都只盯着贪官、奸商等不法之徒。
  
  那些搜刮所得的财帛,周氏父子每次都扣下一半,以待有朝一日,汉廷有望光复时,能够有财可用。藏匿这些财帛的最佳地点,还得数府邸下的石室,因为知道密道与石室的,仅有王允等忠臣。
  
  周异“咳”地一声,指着木箱道:“天下诸侯中,真心讨董者,唯有使君父子。今日,我斗胆代大汉臣民,将这财帛赠与使君,望使君多用财帛于正途,切莫为非作歹。”
  
  “此事万万不可。”孙坚道。
  
  “文台切莫推辞。”
  
  “孙某心意已决,周兄不必再言。”
  
  在孙坚的多番推脱之下,周异只得暂且搁置此事。
  
  此间事了,众人便从密道而出,直奔城南驻军之所。他们走了几里,紫陌中央,一块镌刻着“宗庙”二字的硕大匾额,倏然引起了孙坚的注意,他停步道:“此处可是汉室宗庙?”
  
  周异环顾四周,细细辨别了方位,遂指着紫陌左侧的废墟道:“此处便是。”
  
  “不错,此处正是宗庙。”周瑜附和道。
  
  孙坚闻听,不禁走进废墟,遍地寻找起历代君王的灵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