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末三国之霜瑜煮雨》 > 第三节:洛阳轶事

第三节:洛阳轶事

第三节:洛阳轶事 (第2/2页)

“会不会弄错了?”
  
  女子的心思,本就比男生细腻难测,年轻女孩的内心,就更如雨季时,善变的风云般莫测。仅凭一件事,就断定袁纾的心事,确实略显牵强。为了确保自己判断的准确性,周瑜让孙策不带任何感情地,事无巨细地,将他与袁纾之间发生的一切,从头至尾地讲述了一遍。
  
  周瑜听后,耐心分析道:“她若是不喜欢你,会让你护送她回到闺房?她若是不喜欢你,会为你驳了父亲的颜面?她若是不喜欢你,会不远千里去到梁东看你?她若是不喜欢你,会担心你不是关羽的对手?她若是不喜欢你,会因为你的冷落负气离去?”
  
  “可她和我相处的过程中,从未说过喜欢我。”
  
  “那你在与她相处的过程中,又为何不说喜欢她呢?”
  
  “因为那时,我并未察觉到我喜欢她。”
  
  “若那时,你发现自己喜欢她,你会告诉她吗?”
  
  “会。”
  
  “那依你之意,她若是发现自己喜欢你,也会直言相告?”
  
  “正是。”
  
  对于这样一个完全不懂女孩心事的伯符兄,周瑜也只得“唉”地一声道:“女子说话、做事,并不像男子那般直接,综合袁纾种种的行为来看,她一定对你有好感。”
  
  “天可怜见,幸甚至哉!”
  
  “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自梁东一别,你与袁纾已将近一年未见。一年的时光,虽看似短暂,但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袁纾此刻的心,是否依然如初,则犹未可知也。”
  
  周瑜的这番话语,就如同刺骨的冰水般,浇灭了孙策方才炙热的内心。渐渐地,孙策失去了方向,他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求教周瑜该何去何从。
  
  若是站在理性的角度上,周瑜并不看好孙策与袁纾,因为他们两人之间,横生着一个庞然如昆仑山脉的阻碍,那就是来自父辈的阻碍。众所周知,孙坚与袁绍,自讨董会盟时,就已初现不睦。古代社会中,若是父辈存在着隔阂,子辈之间的感情,将会走得异常艰辛,最后的结局,往往也会以悲剧落幕。
  
  但站在感性的角度上,崇尚自由与爱情的周瑜,又不得不劝孙策切莫放弃。似这等事,若是发生在周瑜身上,即使弄得自己遍体鳞伤,他也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尝试。可是,《庄子》有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周瑜乐此不彼的,未必是孙策想要的。尤其是感情之事,只有自己做出的抉择,才能无怨无悔、不负此生。故而,周瑜与孙策讲明了利弊后,就将决定权,亲手交还与孙策,道:“遵从自己的内心。”
  
  孙策紧闭双眼,伸手捂在心头,深深审视完内心,道:“明白了。”
  
  周瑜没有多问,只回了句“甚好”,就与孙策议论起一年前的董党之迷。
  
  据周瑜所知,当年的王睿,果然是被冤枉的,真正的董党,乃是温毅与曹寅。那道坐实王睿为董党的圣旨,也是温毅、曹寅等人设计陷害的。温毅现下,不仅没死,还在长安城中,做起了董卓的幕僚。日前,另一个董党曹寅,因刘表、黄遗的征讨,兵败逃往长安。
  
  得知了当年的真相后,孙策心中不禁五味杂陈。此刻,他即为了当年没能阻止父亲感到自责,又为了王睿的惨死感到惋惜。
  
  接着,他们又谈起了许多心事,直到半夜三更末、四更初,才在睡意横生下,就此散了。
  
  次日清晨,天刚放亮,尚在沉睡中的周瑜、孙策,忽闻营外阵阵惊呼道:“井水出怪异了!井水出怪异了!”
  
  二人闻声惊醒,寻声来到不远处的水井旁。
  
  “大呼小叫地,军纪何在,成何体统。”孙策呵道。
  
  士兵们指着井口,呼道:“少主,你快看哪!”
  
  孙策顺着井口俯身视下,只见井中闪烁着五彩光芒,他不信鬼神,遂道:“下井打捞,看看究竟是何物闪烁。”
  
  “你去。”
  
  “我不敢。”
  
  兵士们互相推脱着、闪躲着,无人敢下井打捞。
  
  就在这时,孙坚亦闻声来到,他见士兵们如此散漫、胆怯,遂仍下句“废物”,随即点了一名士兵下井。被点到的士兵,虽然心中异常恐惧,但却不妨碍他遵照军令下井。
  
  片刻后,士兵终于打捞出了一方玉制印章,交到孙坚手中。随着印章的出井,井中的五彩光芒,亦随之消失。孙坚接过玉制印章,才发现这方印章,便是那方丢失已久的,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的传国玉玺。
  
  玉玺大约四寸,四角缺一角,上纽交五龙。
  
  这方传国玉玺,若是落入其余诸侯之手,他们必定是欣喜若狂,并大肆用于邪道,可孙坚却道:“今日之事,秘而不宣,谁要是胆敢泄露只言片语,定斩不饶。”
  
  回到营内,孙坚便将玉玺深藏于木盒中,并上锁封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