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纹阴师 > 第三十章 宁缺回乡记

第三十章 宁缺回乡记

第三十章 宁缺回乡记 (第2/2页)

离开了被拐卖的山村,离开了卖油婆的小屋,跋山涉水,再次踏上征途,回家!
  
  小馨拿着钱带着宁缺化妆,把脸上的洞盖上,坐上绿皮火车,买了票,跟着前面的大人上车,直接赶往湖北。最后成功在宜昌火车站下车,但是一下车,俩孩子就在车站迷茫了.....
  
  因为,被拐的时候宁缺太小了。
  
  四岁,只记得自己家在湖北,住在城里,她的母亲右脸颊上,有一块很明显的红色胎记。
  
  那就找吧。
  
  挨个去找,没有落脚的地方,没有家,两个身影开始流浪,乞讨,拿着那两千块钱省吃俭用,这期间,有好心的人家想收留他们,也有孤儿院愿意收容。
  
  但那不是真正的家。
  
  小馨就带着宁缺拒绝了好心人的建议,一个个城市去问去打听,那是一段漫长的路程,几乎是游遍了半个湖北省份,武汉,宜昌,.....足足过去了五年。
  
  五年的风餐露宿,两个小小的肩膀相依为命,宁缺不断的长大,小馨的体型却还是没有变。
  
  一开始,是小馨的大手抓住宁缺的小手。
  
  到后来,是两人肩并肩同行的牵着小手。
  
  到现在,已经是宁缺的大手牵着小馨的手。
  
  其实,两个孩子行走,确切的说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带着一个五岁的男孩行走,也碰到过好几次人贩子,还有碰过其他危险的事情。
  
  但小馨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她了,她虽然没有与年龄对应的修长体格,却也已经很厉害,小小的身体有很大的能量。
  
  甚至后来,没钱用的小馨主动去接触人贩子。
  
  她每次消失不久后,就会奇怪的带回来一大堆各种钱包,还有一小袋米,足够他们自己煮饭,那米......偏近暗黄色,很香很甜,没有任何菜都能吃得津津有味,因为本身就有油甜的味道,像板栗一样香,越吃越健康,浑身气力充足。
  
  有钱,有米。
  
  这也是两人到处走,花光那两千块也过得滋润的原因。
  
  小馨一直很护着宁缺,但有一次,他好奇的偷偷跟了上去,发现小馨把那些人贩子抓起来,关起来任由他们惨叫,只给油拌饭、油饼吃,放油螨....最后手里抓一把白米,往他们脸上一抹,瞬间种满白米。
  
  宁缺就问她,我们两个是不是吃的人油米?
  
  小馨点头,指着那些人说:人贩子都得死!偷走了别人的家人,相当于杀了别人的亲人,该死!
  
  宁缺没有说话。
  
  他开始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想法,直接加入了行列,两个孩子开始反过来诱拐那些人贩子,对他们行刑。
  
  于是两人走到哪,种到哪。
  
  “你真特么的......厉害啊。”我深呼吸一口气,一瞬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毕竟我现在还在宁缺手里。
  
  “是非正邪,不过一念之间。”赵半仙叹气。
  
  “哈哈,游老板,这是小手段而已,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天谴,那么我们两个就替天行道好了,种过油米的人,哪怕放他们一条生路,不继续去种油米,也会脸渐渐溃烂而死,所以我们走后过一阵子死掉,也赖不到我们身上......特别是两个人畜无害的小孩。”
  
  宁缺坐在按摩床上,嘿嘿嘿的怪笑。
  
  他再没有说话,他伸了一个懒腰,沉吟了好一会儿,才说起了后面的事情。
  
  小馨很喜欢看书,内心是一个很文雅的人,喜欢诗,特别是喜欢三毛的诗,那首《说给自己听》,觉得诗里的就是自己,小馨也让宁缺看书,说他以后回到父母身边,才能有出息,这个世道是读书人的世界,不能吃了没文化的亏,两人就一边看书,一边憧憬着。
  
  辛苦是有回报的。
  
  因为脸上疤痕的特征很明显,一直到处换着地方害人的两个人,就这样过了那五年,终于打听到了母亲的消息。
  
  但打听到,还不如不打听到:
  
  原来,宁缺不是被偷的,而是被卖掉的,他的母亲亲手把他卖给了人贩子。
  
  宁缺的母亲,是个妓女,在夜总会上班,如果不是脸上有疤,她会很美,但眼前只能是低等的陪酒女。
  
  干她这一行的,一怀孕就要打掉,但她怀上宁缺的时候不想打......不是心疼,而是这孩子是一个大老板的种,想以此生下来要挟,但人家不吃这套,白白怀了九个月,为了弥补损失,她把孩子直接卖给了人贩子,补贴一点生活。
  
  宁缺说:“我去见我娘的时候,是在一条巷子里,穿得花枝招展的站街,以为我是嫖客,还说着下流的话,动手动脚的卖骚,甚至想拉着我进去来一发.....呵呵,那么多年,我希望迎来的是一个母亲的拥抱,父亲守在家门口等我归来,有热腾腾的饭菜....”
  
  “结果,我们两个那么多年的辛苦街头流浪奔波,为了可笑的家竟找了大半个省,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