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归去不复兮 > 卷一 世子出山 六 李太白冒雨访蜀王府

卷一 世子出山 六 李太白冒雨访蜀王府

卷一 世子出山 六 李太白冒雨访蜀王府 (第2/2页)

李太白尴尬的笑了笑道:“让师叔见笑了。”
  
  李易摆了摆手道:“本王自从到这鬼地方,打交道的不是鲁莽武夫就是只会写奏书的官夫子。难得一饱耳福。走,进府说。”
  
  两个甲士抬着一张巨大的油纸伞,将李易和李太白严严实实的罩在里面。雨水顺着伞轴滴在盔甲上当当作响。
  
  “太白何时到的成都府,也不给本王通个口信。”
  
  李太白笑了笑道:“几天有余了。家父说让太白进了成都府就先拜见师叔。但是同窗徐川非要拉着太白去寒林江去了一趟,这才耽误了。还请师叔莫要怪罪。”
  
  李易眯着眼想了想道:“是广陵县的县令徐川嘛?”
  
  李太白点了点头道:“是的。”
  
  李易道:“此子心高气傲,但是颇有见地。所以本王让他去广陵县磨炼磨炼,将来成就不可估量。”
  
  李太白继续点头道:“安陆才高八斗,师叔可不能放过。”
  
  李易见了李太白心中舒畅,顿时觉得早上还看着晦气的光秃秃的芭蕉树现在倒是有些俊美。
  
  “老先生身体可好?”
  
  李太白道:“祖父虽年事已高,但是身体依旧硬朗。牛肉能吃半斤,每日还要写上三千文书。”
  
  李易叹了口气道:“一别十多年,老先生已经八十九岁了。本想着过些日子去琅琊阁拜访,但是去不了了。”
  
  李太白道:“无妨,祖父知道蜀地繁杂事多。再加上大将军一走,师叔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两人说着就到了进府的蜀王府大厅,李易让了坐后便从大厅出去了。李太白端着王世昌送来的岭南毛尖,心里不知道思索着什么。
  
  大约一刻钟的功夫,李易端着一个木匣走了进来放在李太白的桌上打开。
  
  匣中放着一台刻有九星连珠的黑砚台,和一支笔。
  
  李易吧唧着嘴道:“这砚台是吐蕃卡里求山脉特有的黑砚石,求的是大家金茧亲自打磨雕刻。虽说抵不上价值连城,但是中原大地倒是少见。这笔是吐蕃独有的白狼颈豪加上百年金丝楠制作而成,可清心养性。”
  
  李太白平日里最喜文房四宝,匣里的东西相比李太白可以形容为明珠与青龙。
  
  李易看着挪不动眼睛的李太白后拍了片李太白的后背道:“本就是送你的,拿回琅琊阁再好好去欣赏吧。”
  
  李太白略有表示的行了行礼,眼睛依旧盯着匣中的两样宝物。
  
  李易无奈的摇了摇头,将匣子合住道:“你我叔侄好不容易见上一面,别让这东西耽误了说话的功夫。”
  
  李太白依依不舍的摸了摸匣中后道:“师叔送太白如此大礼,那太白也有两份礼送给师叔,不知师叔看不看得上。”
  
  李易眼睛一亮道:“哦?”
  
  李太白笑道:“一是李太白,二是世子殿下的将来。”
  
  李易手中握着的茶杯猛然被捏碎,李易顾不得擦拭直接抓住李太白的手道:“所言当真?”
  
  李太白坚定的看着李易惊喜的脸道:“此事无戏言。”
  
  李易松开了李太白的手,慢慢退回去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的看着青石板,然后猛地一掌拍在桌上道:“好,好,好。”
  
  李太白道:“只是太白此时不能马上就来蜀王府,一是实在学问未学明白,太白身在府中心在外。办事自然是不能得心应手。二是谋天下的火候还有所欠缺,神算子的棋局太白还未前去。”
  
  李易道:“何时能了?”
  
  李太白笑道:“师叔莫要着急,时机成熟时太白自然前来。另外太白还是希望师叔早些启用安陆,此次相见太白感受颇深。安陆的棱角已经打磨的七七八八了。”
  
  李易点了点头道:“徐川本王一定在你来之前送他个二品帽子。那第二呢?”
  
  李太白从袖中慢慢掏出了一个白色的锦囊,双手递给李太白后道:“此锦囊是祖父亲自书写让太白交给师叔的。此中就是世子的未来。”
  
  李易刚要打开锦囊,被李太白轻轻捏住了锦囊口道:“此锦囊天下之后师叔一人能看,看完之后化为灰烬。”
  
  说完之后李太白拿起了木匣后对着李易行了个礼道:“太白还与世子殿下有约,就先告退了。还望师叔晌午能给太白备上一桌好菜。”
  
  说完之后李太白不等李易说话就走了出去,将堂门紧紧关闭了。
  
  李易打开锦囊,里面卷着一张巴掌大的纸条。上面写着“宠,狠,撒,让,天下”六个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