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履汉 > 第二十二章 狄夷之论

第二十二章 狄夷之论

第二十二章 狄夷之论 (第2/2页)

匈奴人还乘着天下大乱入寇掳掠赵、魏之地,一直打到黄河以南。汉献帝建安年间,又派匈奴右贤王把呼厨泉单于骗到京城软禁,而任凭其部落散居六郡地区。魏元帝咸熙年间,朝廷认为匈奴一部太强,就把他们分为三部。晋武帝泰始初年,又分为四部。现在匈奴五部户口达到数万,人口之盛超过了西戎。但是他们天性骁勇弓马娴熟,威胁远远超过氐羌各族。一旦叛乱则并州危矣。
  
  最次则是荥阳的句骊族,燕地的鲜卑。他们本来在辽东塞外,匈奴势弱后吞并草原,几代之间已然壮大。一般百姓失去生机尚且逃亡叛乱,狗吃饱了还相互撕咬,何况是夷狄。现在们还在狗咬狗,待他们并成一股又是一个匈奴。
  
  当今殿下若想乘着兵威正盛平息五胡,不若迁徙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界内的诸羌到先零、罕并、析支之地;迁徙扶风、始平、京兆的氐族,到陇右、阴平、武都等地。
  
  胡汉不杂居,即使胡人以后想进犯中原,由于地处偏远山河阻隔,作乱也为害不广。
  
  当年赵充国等人之所以能够以几万兵力制服羌人,兵不血刃地获得胜利,虽然是因为用兵得法,也是因为汉族和胡人各自居住在不同地区,各军易才获得成功。”
  
  司马遹静静的听完,原以为江统有绝妙好策,不想江统却只想着迫使诸胡外迁!
  
  开什么玩笑!
  
  数百万人迁徙要是能成,历代都不会为胡人头疼了!
  
  司马遹之所以觉得周处合适也是因为周处处理胡汉关系很有一套。现在二人意见相左,若是去了关内才吵起来,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想了想,司马遹还是觉得按自己的办法来!
  
  打定主意,司马遹对江统道:“迁徙我也想,可不现实!现在封王各自拥兵为重根本不能击中兵力,更何况我们现在也没有能够统属大军团的绝世将帅。但问题却不能不解决,以我看来,迁徙不是唯一的办法!
  
  还有一种便是化胡为汉!
  
  诚如你所言,周朝起于西土,曾经就是犬戎所居之地。后稷公刘亶父皆用犬戎,尤其是亶父贬狄夷之俗才取代商朝,秦朝更是并吞义渠之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实际上便是化林胡为汉。匈奴,羌族在汉地已经有二百年,其习俗也渐渐为我汉族同化,但这样的速度不够!
  
  我想在两三代之间彻底消化掉这些内迁的五胡,再设立藩篱。我中原人丁远远大于胡人,将他们拆零散了分别安顿,不用多久就和我们变得一样了。这样关外胡人即使有所剩余也不多,壮大也是两百年之后的事情。若是现在迫迁,不足百年便犹如匈奴汗庭在世!那时没有武帝一般的雄主,才是我中原之危!
  
  更可况化胡为汉,也并不是只有一种手段。
  
  三皇五帝时期,炎黄相争不也最终化为一体了么,只要抓住一点,周边内迁胡人皆是我先族别支,我们便有借口有理由管束他们。两者融合也更容易一些,至于那些不服王化的,才是我们的真正大敌。
  
  说起来,所谓四夷实际上也真是我中原别支居多。只是塞外苦寒,发展元不如我中原而已。三王五帝之前,我族也曾是梳毛饮血之族,可数千年过去,我们早已成文明礼仪之帮,塞外还是逐草而居之人。
  
  既然同出一源,归于一体也是本然不是?
  
  区别对待,目标却是一致的!你以为如何?”
  
  江统研究过五胡变迁,自然明白司马遹所言有理。皱眉沉吟半晌才道:“这的几代人才能化胡为汉吧!若是还来不及同化便已经动乱该如何是好?”
  
  司马遹不得不感叹江统的敏感!
  
  的确,若不是自己出现,不久之后胡人纷纷立国,在长达三百年见十六国轮番上阵,大半都是五胡后裔。各个民族融合是融合了,但也因此经历了偶太多的动乱与杀伐。与之相比,主动融合即便有些矛盾,大势在我也总能压下来。即便有祸患,大军在侧也能平下去!
  
  反正迟早要融合,主动使手段总比用几百年时间自然融合要好吧!
  
  “但不能因为担心就不去做!我辈一声能活一甲子便足够见他们消化掉了!”
  
  司马遹自信满满的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