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元1836 > 第一卷 第三十七章 拜师入学

第一卷 第三十七章 拜师入学

第一卷 第三十七章 拜师入学 (第2/2页)

第四礼是“开笔礼”。这是开学礼中最后一道程序,由周良才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他们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痣,称为“朱砂开智”,因为“痣”与“智”谐音,寓意开启智慧。
  
  四礼俱成,周良才对他们几人郑重说道:“嗟尔少年,有志于学,入于门下,得闻圣言,笃志好学,四时不辍!”
  
  这才算正式完成入学礼,可以进学就读了。至于入学费也被称为纳费,早在行礼之前就已经交了。由于刘锡命三人不是张氏子弟,每人一年要缴五两银子,三个人便是十五两银子,刘锡命以前还对读书没有直观的概念,这下总算知道为什么供养一个读书人如此费力了。
  
  此时学堂里已经坐了三十来个童子少年,周良才将他们几个新入学的介绍了一番,便让他们去后面坐下开始上课了。
  
  刘锡命拉着两个弟弟往后走,课堂前面的少年大多穿的华丽,只拿眼睛斜看他们。等走到最后面,一个衣着朴素的少年对刘锡命三人微笑示意,刘锡命便也微笑点头还礼,见他身边还有几个空位,拉着弟弟在旁边坐了下来。
  
  也许是因为老师在堂中,这些少年孩童见来了新同学虽然有些兴奋,但是也不敢窃窃私语,只好时不时回头张望,刘锡命果然见到张玉成的儿子张明德也在其中。
  
  这年头私塾里是没有分班这一说的,各个年龄的孩童都混在一起上课,因此周良才一般是上午教授千字文等蒙学内容,下午再教授四书五经,刚好也可以让还没开蒙的孩童听听圣人教诲,让已经开蒙的再温故而知新。
  
  不过中国自孔子以来就有因材施教的做法,因此尽管讲解时是大班教学,但是老师还是要对每个学生单独考较,再根据学生资质进行讲学。
  
  刘锡命对这种教学方法倒是双手赞成,如此一来自己说不定能够只花半天时间在学校里,其余时间用来经营家中团队,但是首先要取得老师的信任才行。
  
  随着周良才开始上课,顿时学堂里响起一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的读书声。
  
  听着周良才在台上上课,不一会儿,刘锡命心中不知不觉思绪纷飞起来。说实话,在现代他不只一次听到什么犹太人是世上最尊重知识的民族之类的话,现在想想简直是狗屁,世上还有比华夏民族更尊重知识、热爱学习的吗?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将华夏古人求学的精神面貌描写的淋漓尽致,孔子更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有教无类将知识大面积传播的人,只不过现代有些人的脊梁骨软了,扶不起来了,把自己祖宗的教诲忘了个一干二净,转头去tian别人的屁股了而已。
  
  就拿华夏民族的蒙学教育来说,整个教学流程非常有科学性,针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蒙学主要是按照识字、阅读、背诵、理解的顺序循序展开,首先让儿童形成自我认知,再不断利用新的刺激去强化这种认知,从而形成稳定的认知层面。
  
  这种教育方法培育出了一大批的杰出人才,为华夏文明的巩固和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当然也不能否认它所带来的压制创新意识等负面作用。但是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一劳永逸的好事,每一个文明想要持续传承,都需要一代代人不断的修正和改进,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样,只会粗暴地自我否定,甚至全盘放弃,继而转投别人的怀抱!
  
  正所谓“蒙以养正,果行育德”,这是易经中的原话,中国人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将这些道理讲的一清二楚了,刘锡命一时想的出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