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浮尘之外 > 第23章 河东“地震”

第23章 河东“地震”

第23章 河东“地震” (第2/2页)

听他这么一说,曲长国心里咯噔一下,“于总,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件事不能全怪我们啊。第一,关于如何报道骆河村案子,我们一开始就等上面的文件,但是他们迟迟没有下发;第二,我们每一条稿子都是三审,一审编辑,二审总编室,三审社领导。事无巨细,都是先征求社领导意见,每一条稿子也都是社领导亲自把关签发的。这出了事了,怎么就怪到我们头上了?”
  
  “你说的也有道理,”于崇明感觉一肚子委屈,“可是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呢?你说怎么办!”
  
  “于总,我有个想法,我们先按照上面提出的整改要求,做一些改进措施,然后静观其变,也许剧情会有反转。”曲长国说。
  
  “改进措施?怎么改进?”
  
  “按照上面的要求,安排记者写几条骆河村的后续报道,尽快扭转目前背后的局面。另外,就河东市今年以来的工作成绩做一组重点报道。”
  
  “嗯,你说的有道理。”于崇明眉头紧锁,“另外,也要对向北进行处分,毕竟,这件事都是因他而起的。处分他,咱们也能给上面一个交代。”
  
  “这个……我觉得这样不妥吧。”
  
  “怎么不妥?”
  
  “毕竟所有的采访报道都是我们统筹安排的,拿他问责,底下的人怎么想?再者说,昨天刚庆过功,现在又拿他开刀,这不是打总编室的脸吗?”
  
  “有道理,”于崇明的脸色像是拨云见雾、恍然醒悟,“你小子脑子果然好使,这件事让你这么一分析,倒是清晰了不少。”
  
  曲长国嘿嘿一笑:“于总,不是我脑子好使,主要是您还在气头上,没有从老赵那番话里跳出了。我这只是帮您梳理一下心情。不然,哪还轮得着我在这里瞎出主意。”
  
  “那就这么办,你赶紧安排几个记者落实这些事。至于向北,公开批评就免了,不过单独谈话还是要有的。必须让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
  
  就在于崇明和曲长国就如何弥补报道“偏差”而一筹莫展时,一场问责风暴开始席卷河东。
  
  向北这条稿子在网上引起热议后不久,姜海波作为第一责任人被免职,另有任用;另有一些部门的负责人也被相继调查、问责。此外,那些被处理的科室负责人、街道办工作人员更是不计其数。
  
  稿子在全国引发如此大的影响,甚至引发了河东“地震”,这是向北没有想到的。他不知道发生这些事究竟是福还是祸。更让他想不通的是,于崇明和曲长国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找他。毕竟,他是这条新闻的第一作者,自然也就是报道的第一责任人,没有理由不找自己。向北最终还是抑制不住心里的疑问,敲开了曲长国的办公室门。
  
  “大向,坐。”
  
  “领导,我找你是因为上次报道的事。”
  
  “哪条报道?”
  
  “骆河村的稿子。我听说,集团前几天发了文件。河东市的人员调整这么大。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我估计应该都跟这条稿子有关系吧。”
  
  “看来报社里没有藏得住的秘密啊。你听到了什么消息?”曲长国错愕。
  
  “消息倒是没有听到,不过我看这几天于总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尤其是见了我,像是见了仇人一样。傻子都能看出了出什么事了。”
  
  “你还不知道老于吗,他就那样,什么事都挂在脸上。不过说实话,他是要我找你谈话的,但是都被我想办法推掉了。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想给你压力。没想到你自己主动找上来了。不过这样也好,咱们把这件事说开,免得你带着情绪工作,毕竟你是老同志了,很多事情我相信你能理解。”
  
  “如果有什么处分,您说就是,我都能接受。”
  
  “哈哈,你想多了。你看,现在市里几个相关责任人都被问责了,咱们自然也不必为此事烦恼了。今后,你还是要继续做好你的报道,继续坚持你的新闻理想,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其他的都不重要!”
  
  “谢谢领导,说实话,出了这样的事情我心情也很复杂,我会认真反省的。”向北的复杂心情,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可能闯祸了,给领导添堵。照这样下去,可能一辈子都是“搬砖”的命。另一方面则是有几分激动。坦白讲,他跟曲长国的“三观”有很大不同。但是,曲长国为人处世还是很让人佩服的:仗义,担当,又圆滑。尤其是在出事之后,第一反应不是让下边的人当替罪羊。就凭这一点,就比其他领导好了不知多少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