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之赵武天下 > 第二十四章 商君非圣

第二十四章 商君非圣

第二十四章 商君非圣 (第2/2页)

然而像鹖冠子这样无意于仕途的闲散多贤之人,即使见了君主,也顶多作揖,而非稽首,一是因为国君对这种人的尊敬,第二,也是他们表示自己高傲,国君必须听从自己的标志。
  
  但是此刻,鹖冠子向赵雍的行了一个稽首礼,其意义之深远,也就不言自明了。
  
  鹖冠子对赵雍说的很清楚,在他尚未亲政之前,现在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跟随三个师傅,多听多问多看多想,彻底了解中原形势,还有赵国自己的情况,这样才能为将来做好准备。
  
  从这天开始,鹖冠子就在赵都邯郸生活了下来。赵雍常常出城,问计于他。为了方便,他决定,每个月探望邯郸城中的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并且成为定制。
  
  此令一出,百姓额手相庆,都认为赵雍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已经有了圣人之像。很多人甚至见了赵雍出来拜访城中老者,争相追随,亦步亦趋,有的还不断的往赵雍的怀中塞特产,大有当年,老百姓送别解放军的意思,弄得赵雍哭笑不得。
  
  既然如此,赵雍的日子过得也规律起来。有肥义、赵豹和吴广的督促,还有鹖冠子不断的和赵雍交流辩论,赵雍很快的融入到了这个世界之中,也更加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宏图伟略,面临的是多大的困难和挫折。
  
  转眼之间,就到了腊祭之日,而腊祭之后,就意味着赵肃侯二十四年结束了,明年,就是改元之年了。
  
  为了配合更始之意,赵王城也难得的挂上红绸,整个王宫,经过赵肃侯的葬礼的压抑之后,也开始变得有些生气。新任的侯君并不是像先君一样比较严肃,而且非常喜欢笑,丝毫没有一国之君的样子,宫人们都比较喜欢和他亲近。
  
  只不过赵雍比较喜欢独处,经常一个人在王城的走廊上,一会眺望邯郸城的景象,一会喃喃自语。就连他的近侍喜,都不清楚,这位国君整天想的什么。
  
  但越是这样,越是让宫内的一些小宫女们有些幻想。一国之君,年轻有为,和蔼可亲,这样的良人,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啊,最重要的是,他还没有结婚。虽然最后顶多算个女御,但也比待在宫外,整天忍饥挨饿强多了。
  
  按照周礼,天子立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来实行的话,天子成婚,大约有一百多人的后宫团。
  
  而像赵雍这样的诸侯,也是有特权的。
  
  根据赵成的解释,赵雍大概了解到,娶了韩女之后,韩女的一个侄女,还有一个妹妹要跟着过来。然而这还不算完,还要有同姓两个诸侯国的女儿陪嫁,比方说燕国、魏国这两个国家,都要派自己的女儿出嫁。如果你以为这样就好了,那就太天真了。这两个同姓国的女儿,也要派一个妹妹和一个侄女跟着过来。这就是所谓的“一娶九女,二国媵之”的媵制。
  
  赵雍一听,合着自己去了一个,还要附加八个,难怪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血缘关系,原来归根结底在这里。不过,赵雍来自后世,对于周朝这种姑侄同娶根本无法接受,是以多次希望,最好不要来什么大妈级的人物。
  
  然而这种事情,不是他能做主的,这就是礼制。赵成见自己说了没用,赶紧跑去找赵后求救。赵后在多番劝说之下,终于各退一步。赵雍同意韩女两媵,但是其他诸侯国的就敬谢不敏了。
  
  赵后见赵雍退步,心知也无法强求,何况春秋时期,“同姓媵之,异姓则否”,但是随着各个小国越来越少,异姓之间的媵制也逐渐多了起来。所以赵雍能做到这一步,也算是可以了。
  
  于是,赵成带着对赵雍不解风情的遗憾和叹息,踏上了去韩国求亲的道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