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之赵武天下 > 第二章 六花奇阵

第二章 六花奇阵

第二章 六花奇阵 (第1/2页)

凡骑战,有十胜九败之说,即骑兵的战法有十种必胜之术,也有九中必败之法。其核心的所在,就是要善于发挥骑兵自身的机动性,善于调动敌军为我所用,化不利为有利。
  
  李衍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带着自己这二十多个人,正面冲向对面的百人队,这不是打仗,是打架,而且是最愚蠢的打架方式。虽然对面也是骑兵,但是百人队和二十人队,调动起来肯定是后者更加轻松,而且楼烦人作战,根本谈不上什么阵法,几乎就是一窝蜂的一拥而上,这就给了李衍主动进攻的信心。
  
  只见两军相距百步左右,外围的十八的长戟骑兵横戟在前,做足了防御的势头,而中间的五人纷纷张开弓箭,瞄准着对面兴奋的楼烦士兵,冷静的计算着步伐,刚进入射程范围之内,己方的箭支就发射而去。一轮完毕,竟有两三人摔下马去。
  
  楼烦人自然也不是傻子,骑射本就是他们强项,面对这支二十人的小队,箭雨相对更加密集,只不过不成阵型,零零散散,显得没有纪律性。最关键的是,外围的十八人穿着厚重的甲胄,对于这种零星的弓箭攻击,是非常有效的。
  
  百步距离,眨眼可见,李衍没有像对方预想的那样朝着本阵冲去,而是在两军三十步左右的时候,灵活的指挥本阵冲向了楼烦人的左翼外围骑兵部队。而自己的左翼几人,横扫着长戟对着楼烦人的砍刀,拦腰扫了过去。
  
  楼烦人作战,常以弓箭搭配砍刀为主,长期的草原生活,让他们的手工业本就不是很发达,是以向长戈、长戟和长矛这样的武器,几乎是零的存在。是以在这样近距离的作战中,手持长戟的赵国二十人小队,往往更胜一筹。
  
  楼烦人见李衍等人冲击了自己的左翼,纷纷掉头,准备迂回合围这支小队。于是领头之人一声唿哨,整支队伍顺势左转,头尾正反相合,几乎就要形成一个闭合的圆环,像一只张大的黑色漩涡,将李衍等人掩盖起来。
  
  李衍也不是省油的灯,作为全阵的指挥员,他在杀敌的同时,始终保持着对变化的掌控,一俟对方队伍整体左转,他也打了个有别于楼烦人的唿哨,外围的十八人立刻起了变化。
  
  原有的三人小队,纷纷突出一人,一人在外,两人在内,形成一个锐角的三角形。其余五个小方阵也纷纷如此变阵,围绕着中间的李衍五人,形成了一朵六角奇花。李衍轻喝一声:“左翼闭合处,快!”整个阵型快速朝着即将收尾闭合的楼烦军冲杀而去。
  
  这个时候,楼烦军发现自己似乎合围的不是一队士兵,反而是一个刺猬,因为你根本无从下口去咬着二十个人。对方外围六人长戟士兵,就是这个小队的箭头,负责攻城拔寨,朝着一个方向冲杀而去。他身后的第二层十二个人,一会负责防御,防止敌人冲击阵容的核心,一会突前,将处于外围的突前之人拖后,形成一个倒三角的形式,让突前之人得以喘息之后,再变幻成新的三角形。
  
  最让他们觉得无奈的是,中间五人完全被包裹其中,不停的用弓箭招呼敢前来骚扰的楼烦士兵,而且五人的箭法不弱,最重要的是,身处敌军之中,他们对外射箭,即使不用瞄准,楼烦人也频频中箭,而楼烦的弓箭手已经在外围,不但要寻找攻击的机会,更要防止伤到自己人。即使这样,也有不少人,纷纷中了自己人的爱心之箭,希望他们能够在投胎之前喝下孟婆汤,否则他们一定会带着对自己人的怨念转世为人的。
  
  而且,李衍指挥小阵的人频频奔走,绝不停歇,因为他深知,身处敌军之中,一旦歇下来,就是死路一条。是以二十人小队,像是滚动的铁蒺藜,翻滚着朝向楼烦的两翼结合之处奔去。
  
  楼烦人见自己结合处遇险,赶紧打马前进,势必要在李衍等人之前,做好两翼结合的机动。这个时候,楼烦人的缺点就暴漏了出来。
  
  当年吴起创立魏武卒时,就曾言:“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正是这种观点,一语道破了为什么要经常训练士兵。说白了,就是通过训练,将所有的士兵,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整合,分出高低左右,优势劣势,通过阵型将缺点加以弥补,通过调整将优点加以扩大,更重要的是,让士兵熟悉自己的行动轨迹,防止士兵在作战时产生混乱。
  
  这一点,和孙子“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