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贰臣 > 第二十七章 风雪嘉桐关

第二十七章 风雪嘉桐关

第二十七章 风雪嘉桐关 (第2/2页)

慕容嫣然斜躺在大帐内,玩味的看着火盆自语道:“希望神光的那位皇帝,别像姚誉老匹夫这般无趣”。
  
  “杀了绿水营碟子,我就让姚誉老匹夫赔一个儿子,小小丱伦城如此费事,耶律楚材我看叫耶律蠢材才对。”
  
  随着一道道快马急报,北胡主帅大营内慕容嫣然愈加的无趣,
  
  “既然姚誉老匹夫死了儿子也不心疼,乖乖就范,龟缩进内城。那我们就再送他份大礼,用天雷子直接给我炸开内门”。
  
  冲天的火光伴随着天雷爆炸声,瞬间照亮了一片夜空,整个内城大门被炸开了一道缺口,到处迸溅的都是透着肉香的残肢断臂,血液已经被高温瞬间蒸发了。
  
  嘉隆帝率领的大军在二十里外也看到了这耀眼的火光,震天响的爆炸声让战马惊慌,差点掀翻圣上。此时任谁也看明白了,嘉桐关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想不到两军大决战还是提前来临了。
  
  朔方失守的情报还捏在嘉隆帝手中,看到这震天的爆炸火光顿时明白,此次北伐声势浩大已经惊动各方,北胡主力比预计的更早发动总攻,丱伦城本该被那一万人马攻占,是刘之纶他们行军速度加快,故而撞上了。
  
  “加速前进,进城杀光北胡蛮夷。”嘉隆帝纵马登高,振臂高呼。
  
  二十里地对于急行军而言转瞬即至,冲在最前方的骑兵已经开始扣关进城。神光骑兵来的太突然,以至于嘉桐关守城士兵差点把他们当成北胡铁骑射杀,亮明身份后方才放行,城墙上的士兵看着蜿蜒数里地的大军队伍,心中想着这下子嘉桐关有救了。
  
  姚誉统帅边军二十年,常年在城头上听风观雨,单凭马蹄声便知攻城规模。看到天雷子炸坏内城门时,他便意识到北胡的总攻来了。嘉桐关生死存亡之际,由不得他拖延战局等圣上大军了,立刻组织全部人马展开反扑,将库房内所有的拦马桩,弩机羽箭全部调集上阵,务必将冲进城内的北胡士兵杀个干净。
  
  而此时有士兵带着一队骑兵来报,圣上大军已经杀到,传令嘉桐关守将率领全部兵力展开进攻,不用担心补给守城。
  
  姚誉心中大慰,披甲上马,亲自带领众将杀向城门,一时间如潮水般的大军从四面八方反扑,瞬间便将内城的敌军歼灭,直扑外城而去。
  
  北胡大军情势直转而下,先前被杀得龟缩内城的姚家边军,此时仿佛杀红眼的野狼,不要命的冲上前,用躯体迎着北胡战马的铁蹄,硬是将丢失的外城重新夺回。
  
  城头之上,生死立判。
  
  虽然手中弯刀力道仍然是势大力沉,被撵着砍杀的北胡步卒还是摄于一边倒的边军气势,结果被对面铠甲精良的神光重甲步卒抬起左臂一挥,就随意震开刀锋,跟进的姚家亲兵营士卒瞅准时机扑近身前,右手反握尖刀从铠甲夹缝内瞬间刺入,贯穿了这名北胡蛮子的胸腔,凭借巨大冲劲直接将这个北胡士卒撞靠在外墙之上。迅速拔出刀锋后,双手握刀狠狠地撩起,把一名伺机想要劈砍他面部的北胡蛮子从腰部到肩头,切出一条皮肉外翻,深可见骨的血槽,猩红鲜血溅满了旁边辅助的重甲步卒整张脸庞,格外狰狞。
  
  姚家亲兵营中突击手与神光重甲步卒的配合在城内随处可见,又一名北胡士卒,被从一处残败城头的破裂处当场撞出城外。
  
  嘉桐关城头,雪夜寒光,铁甲铮铮。
  
  一颗颗鲜血淋漓的北胡士卒首级,被那些魁梧甲士接二连三地抛下城头。
  
  率先杀进城内的士卒无一幸免,撤退鼓声响起,正在攻城攀爬的北胡士卒连忙撤下云梯。尚未等到他们落地撤离,在头顶便不断有头颅和尸体砸下,以及重新返回城头的弓箭手泼洒出的箭雨。
  
  倾盆而下的血雨和箭雨,是嘉桐关对先前北胡投石车造就的“雨幕”,最强有力的回应。
  
  城门破损不堪,嘉桐关第一次有重甲步卒冲出追击。
  
  城头之上,姚家边军步卒顺着云梯滑下,对那些后撤不及的北胡士卒展开一边倒的屠戮。
  
  如同洪水倾泻奔流出城,不断有北胡步卒“淹死”在血水之中。
  
  情况并未就此打住,边军主力轻骑兵成为开路前锋,在前疯狂以血肉开道,圣上中路大军紧紧跟随,只见十五万大军源源不断的从城门冒出,从城墙上滑下,仿佛忽然之间漫山遍野,目力所及之处全是神光大军,这番景象看得绣狐慕容嫣然直皱眉头,心想“莫不是姚誉老匹夫吃了枪药了,这般拼老命?”
  
  北胡攻城大军一时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先锋部队损伤惨重,很多都是被撵着踩踏了。
  
  北胡铁骑素来勇猛,自然不会轻易溃败。主帅绣狐反倒被激起凶性,倒要看看姚誉老匹夫吃了什么金枪不倒神药:
  
  “有城不守,杀出来跟老娘死磕,敢在开阔地带血拼,是没有把咱们北胡铁骑当回事啊,鬼字营出阵,准备给我碾过去。”
  
  慕容嫣然下令,主动让大军后撤五十里,将嘉桐关外方圆百里之地清空,摆展阵势,等待着神光大军。
  
  嘉隆帝站在城墙上,命人擂鼓指挥大军,以弩机开道,继续冲杀。姚家步军在近千负责辎重运输的辅兵娴熟帮助下,已经在嘉桐关门外五十里地从容列阵,密集如猬刺,鹿角木、铁蒺藜和拒马桩均都布置妥当。
  
  双方就这样摆好架势,捉对厮杀,此役杀得天昏地暗,地动山摇,草原上的冰雪被鲜血染红,汇聚成鲜红的河流。从深夜打到白昼,后世记载,此役双方死伤无数,单是清理战场尸体,就足足用了两天时间。
  
  千年以降,如果要评点战争史上最荡气回肠的画面,怎么都绕不过去嘉桐关外的这场厮杀。风驰电掣巨幕铁流的骑兵战术,千里奔袭被绣狐慕容嫣然运用的如行云流水,而神光重甲步卒的冲撞厮杀,蛮横不讲理,让后人再次看到了史书上记载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
  
  战况焦灼,北胡绣狐不愧为阴毒狠辣之辈,直接下令将尸体人头割下,在嘉桐关外五十里地筑起一道京观,万颗人头招魂幡,可谓杀人诛心,一时间神光士卒恨意冲天,纷纷请命连夜劫营。
  
  此事传回太康,人神共愤,绣狐行径令人发指,有太院学子指天赌咒,跪求老天爷降下雷罚劈死灭绝人性的慕容燕然。
  
  勾栏里说书唱戏的更是编排绣狐慕容嫣然,人面蛇蝎,性情如兽,死后被打入无边地狱,受尽畜生道轮回苦楚。
  
  嘉桐关外这一战是神光大军与北胡铁骑第一次正面硬杠,双方从试探性进攻,到最后杀红眼失控,绣狐慕容嫣然倾尽所有,更是亲自叫阵,杀得那叫一个人仰马翻,天地变色。慕容嫣然毕竟出身北胡兵家正统,最后关口她看出站在城墙上指挥大战的主帅绝非姚誉后,及时收住拼命的气性,冷静的下令停战后撤。
  
  重甲步卒在大端王朝的末年诞生,初试战场便锋芒毕露,但彻底成型于神光太祖手中。当时诸王争霸,燕北王带领的大规模骑军铁浮屠逐渐成为战场主角、尤其是吸收了草原战马的爆发力后,势不可挡,攻城拔寨摧枯拉朽。此时重甲步卒则是一种应运而生的畸形兵种,宗旨是既然步军已经比不过骑军的灵活,那么就干脆全部舍弃机动性,以静制动。
  
  长矛拒马阵配合重甲推进,当时也是破解轻骑兵的不二法门。但是如果遇上北胡重骑,恐怕情况就是两说,毕竟被重骑围着冲击敲打,重甲步卒自身持久力就是大问题,而且拒马阵的作用效果大打折扣。
  
  最终北胡在折损了两万轻骑兵,四万步兵的情况下,停止了疯狂的厮杀,再次主动后撤。
  
  而神光嘉隆帝听到姚誉报上来己方损失骑兵五万,步兵三万的情况,眼睛都未眨一下。
  
  此役对于神光中路大军而言,经历过临敌初期的忐忑不安后,在冲锋途中就被彻底激发出血性,非但没有被北胡骑兵冲散击溃,反而在犬牙交错的骑军锋线中展现出超过往常训练水准的即战力。
  
  怕死就死得越快,这几乎是每一名新卒在进入姚家边军后,都会被老卒郑重其事告知的第一件事,北胡铁骑不会因为你的怯弱而手下留情。
  
  也许很多神光新卒起先都感触不深,可当他们亲历这场殊死搏杀后,就会很快发现,死人真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被箭矢贯穿,被战刀劈杀,被枪矛捅落,久而久之,能够活下来的新卒,就自然而然变成了老卒。
  
  也许内心深处依旧畏惧死亡,这是人之天性,但是起码已经知道,怎么让自己不因畏惧而导致减弱战力,偌大一座战场,也容不得谁悲春伤秋。
  
  天地茫茫,只有你浑身浴血,眼睁睁看着袍泽一个个倒下,甚至有些时候是替你去死,你如何能够畏死?如何对得起那些并肩作战不惜让自己战死换你活下去的兄弟?正所谓袍泽之谊始于生死刹那......
  
  嘉隆帝心中不禁有些失望,想着最好能继续拼下去,把北胡主力死死的拖在这里。左右两路应该已经突进北胡境内,沿途扫荡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把草原上散落的部族都斩杀歼灭,断了他们粮草补给,中路大军自然可以步步推进,一路打到幽云城。
  
  中军主力打的是气势,守住势不出错,集腋成裘,如此以来,才能守正出奇,积小胜成大胜。
  
  大战打到这份上,两边都已经弄清楚了,主帅早已不是先前对垒之人。都想用三板斧给对方一个下马威,第一次交手则都以一副不死不休的决心在冲击着彼此的心神。
  
  此次北伐前,嘉隆帝专门派兵部寻访墨家子弟,组建机关营,营造出巨型移动拒马桩,配合重甲步卒的推进。
  
  即便双方杀红眼,但均都是以轻骑为主冲锋,尚未见到北胡骑兵中的重骑。传闻此种重骑战马千里挑一,乃是大宛宝驹与北胡战马杂交混种,爆发力强,持久力远胜当年燕北王麾下的铁浮屠重骑兵,骑兵与战马均负重甲冲锋,全副武装到牙齿,一旦近距离爆发冲撞,绝对是碾压,如摧枯拉朽一般。同时配合着两翼轻骑兵拐子马,往往是最终决战的大杀器。
  
  故嘉隆帝为此也秘密训练了一支万人的特殊重甲骑兵,配备了精心打造的明光铠,手持方天画戟,挥舞之间横扫一片战场,名为神光大戟,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对抗北胡重骑兵。
  
  此前二十年,一直被动防守的神光朝,正式以嘉隆帝御驾亲征的姿态展开了对北胡帝国的强硬进攻,拼不光,耗得起,此役打出了神光朝百年来的底蕴,更是打出了不破幽云誓不还的气势,开启了中原农耕文明对北境游牧民族反击大战的序幕。
  
  有幸跟随圣上御驾亲征的崔含章,人生第一次见识到了战争屠戮。杀人杀到手软,刀刃兵器都磕坏的如锯齿一般,夜里每每回想起战场的厮杀场面,死不瞑目的人头被踩踏入血泥之中,他的内心发生着激烈的蜕变,也许再多的英雄人物在沧海横流面前都显得无力。
  
  此时回味起当初楼师酒酣三巡的醉语:
  
  “人之一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最大的幸事是遇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时代才能让那些英雄豪杰,在各自战场上轰轰烈烈,不留遗憾的死去。大的是时代才能让那些枭雄之辈,在庙堂上勾心斗角机关算尽,求名求利求仁求义,各有所求各有所得。风流人物,无论敌我,都尽显风流。”
  
  在城头上极目远眺,他看到一抹鲜红纵马于三军阵前,叫阵于敌我双方,在大战乱军中分外扎眼。
  
  她是敌军统帅绣狐慕容嫣然,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这幅画面深深的烙印在了崔含章的心中,那一刻,他想到:“嘉隆帝是当世英雄,而这样的女子也应属风流翘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