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六章 马均、华佗

第六章 马均、华佗

第六章 马均、华佗 (第2/2页)

马均曾经想制造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抛石机,因上官愚蠢,最后没能实现,被他引以为平生憾事。如果有个更好的环境可以让他自由自在地研究、制造各种他想制造的玩意,对他来说无疑就是最好的归宿。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一处简陋的医舍,一白发白须老者正在给人看病。这名老者正是神医华佗,字元化。(史书多载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由于情节需要,在作者的安排下,他又活过来了)。
  
  病人是一位极漂亮的姑娘,已经过了结婚的年龄,可是仍没有嫁人,因为长期以来,她的右膝长了个疮,不断往外流浓水。华佗看过后,对她父亲说:“派人骑马,牵着一条栗色的狗跑三十里。回来后,趁狗身子正热时截下狗的右脚,拄在疮口上。”
  
  病人父亲依言而为,果然在狗脚拄在疮口没多久后,有一条红色的小蛇从疮口中出来,进到狗的脚中,那姑娘的病就好了。
  
  围观众人大奇,病人父女俩则千恩万谢。围观人群中,有一位文士打扮的人正在冷眼旁观着,他在这里已经观看了华佗治病老半天了,却一直没说话。
  
  等到众人散尽后,这位文士终于上前向华佗施礼。
  
  “这位先生可是家里有人患有隐疾,想请小老儿过府一看?”华佗抚着胡子乐呵呵地说道。
  
  他早就注意到杵在这里老半天的文士了,象文士这种人他见得多了,肯定是家人有病,四处求医无果,听闻自己的大名,又怕自己名不副实,所以先在一边观察观察自己是不是真有本事,确定自己的本事后才来请自己去看病。
  
  “非也,非也,学生非是想请神医去看病也。”文士对华佗拱手道。这个文士当然是刘厚派来诱拐华佗的人了。
  
  “神医之名实不敢当。既不是看病,那你所谓何事?”华佗感到有些意外。
  
  “我家主人对医术也略有研究,他研究出一种可以让伤口不化脓的方法。我家主人素来仰慕华神医,知道神医乃外科圣手,故特来请华神医过去指点一二,以期能将这种方法完善,将来可以造福更多人。”
  
  “什么?令伤口不化脓?你莫不是开玩笑吧?”
  
  古代没有抗生素、没有消毒药水、没有无菌概念,很多金疮药虽然也有抗菌的作用,毕竟不能百分百保证伤口不感染。所以在古代,伤口会化脓几乎是一种常识。
  
  近代最出名的金疮药应该算是云南白药了吧,抗战时,很多将士都是用它来治疗枪伤的。据说用上云南白药后,过段时间,子弹会随着脓液流出来,枪伤就会愈合。
  
  也就是说,即使用上云南白药,也不能代替外科的清创、消毒手术,伤口还是会化脓的。因此,在古代,伤口一般都要经历发炎——化脓——结痂——愈合的过程。
  
  所以,即使如神医华佗,也认为化脓是理所当然的事。根本不相信文士所说。
  
  “来人,给华神医看看。”文士招呼屋外一下人打扮的年轻人入内。
  
  那年轻人孔武有力,蹬蹬蹬的走路带风,举手投足之间有军旅之风,看样子是在军中待过的。华佗也不觉得奇怪,生逢乱世,各大军阀到处抓壮丁,象这样年纪的年轻人,没有从过军的反而不多见。
  
  只见那个年轻人走到华佗跟前,一把掀开衣服,露出一身虬结的肌肉和胸前一条两尺来长的伤疤。
  
  这条伤疤长长的,象一条蜈蚣,中间是一条整齐的深色线,估计就是伤口处,这条深色线两旁均匀分布着两排小点,像极了蜈蚣的两排腿,华佗对这个也不陌生,应该是缝线留下的痕迹。
  
  伤口过大时,很难自己长好,需要对合好后,用线把它缝起来,这种手段华佗也是会的。当年给关公刮骨疗毒就用过这种用丝线缝合伤口的手段。不过即使是华佗,也无法将伤口处理得那么规整。
  
  华佗伸手抚摸着这条伤口,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伤口狭长,应该是被刀砍伤的,看情况伤口很深,伤疤浅而窄,不像是有化脓溃烂的迹象。此人处理伤口的手法相当高明,我不如也,我不如也。”
  
  华佗喃喃自语起来,文士和那个年轻人也不打扰他,良久,华佗才舒了一口气,回过神来。他先文士拱拱手,道:“敢问先生,治疗此伤的是哪位高手,还请先生为我引见一二,佗有很多疑问,想向他请教。”
  
  文士嘴边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那请神医收拾行装,跟我走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