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秦命运 > 第51章 舌尖上的先秦

第51章 舌尖上的先秦

第51章 舌尖上的先秦 (第2/2页)

“夫人莫要见怪,小子这些年来突然看开了很多事情,比如祖父必然被牺牲、吕不韦必然被清算、周朝必然被取代等等,莫不如是。”蒙毅请客吃饭,当然料想到鬼谷一脉主张节俭爱民,“所以很多事情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能够改变的。”
  
  “这话都是实诚,所以你打算干脆及时行乐?”天机阁阁主董夫人柳叶眉一挑,继续逼问道。
  
  “非也非也,其实美食也透露着国家兴衰、个人荣辱之事。”蒙毅缓缓道来。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早在先秦的典籍《尚书·洪范》中,就将“食”列为了惠民治国的“八政”之首,《礼记·礼运》更是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可见,从古到今在“吃”这件事情上,中国人都是极其讲究、极其重视的。尽管先秦时期食材没有今天那么种样繁多,但是先秦人在美食研发上的热情绝不输给今天的人。《楚辞·招魂》里就罗列很诸多先秦的名菜,比如肥牛蹄筋、清炖甲鱼、火炮羊羔肉、醋溜天鹅肉、煲煮野鸭块、煎炸鲫鱼、炖煨山雀等等。
  
  有这么多名品佳肴,自然先秦的时代也绝不缺少吃货。先秦的资深吃货们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针对各种稀有食材的优劣做了一番点评,其中提到:这天下最好吃肉呢,莫过于猩猩的唇,獾獾的脚掌,燃鸟的尾巴肉,述荡这种野兽的腕肉,弯曲的旄牛尾巴肉和大象鼻子。而最好吃鱼呢,莫过于洞庭的鳙鱼,东海的鲕鱼,醴水有一种鱼,名叫朱鳖的鱼。还有萑水有一种叫鳐的鱼。
  
  然而,在历史典故中最让后世人难忘的佳肴,并不是猩猩唇,也不是洞庭的鳙鱼,而是熊掌。孟子曾经曰过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除了孟子外,先秦时代爱吃熊掌的人真的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楚成王。楚成王和熊掌的故事,得从明代人的一首讽刺说起,诗云:“楚昔日弑熊艰,今日商臣报叔冤。天遣潘崇为逆傅,痴心犹想食熊蹯。”
  
  熊蹯,即是熊掌。话说楚文王死后,他的长子熊艰继位了。楚国的贵族们却不完全支持他,还有一派人支持楚文王的次子公子頵,也就是后来的楚成王。于是,楚国上演了一场两千多年前的玄武门之变。楚成王和他的支持者们通过“弑君”的方式掌握了楚国的政权。到了楚成王的晚年,他过度宠爱自己的小儿子公子职,打算改立太子。而当了多年太子的长子商臣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便听从自己老师潘崇的谏言,决定效仿自己父亲当年的做法。于是,商臣选一个月黑风高夜的晚上,他带着自己太子府的私卒发动了兵变逼宫。被儿子逼到绝处的楚成王,深知自己大限将至,他对儿子说:“让庖人给孤王做一份熊掌吧。待孤王吃完再死。”结果,商臣回了一句:“熊掌难熟。您要不还是先下黄泉吧。”
  
  从此,中国的成语字典里多了一个“熊掌难熟”的典故。尽管商臣不愿意给自己临终的父亲准备熊掌是因为他急着继位,但是熊掌确实是很难煮熟。同南方的楚成王一样,北方的诸侯晋灵公也是一位爱吃熊掌的老饕。一次,晋灵公的厨子没有把熊掌炖烂就进献了上去,原本喜欢吃熊掌的晋灵公吃一盘七分熟的熊掌后,倍感失望。晋灵公气急败坏地接下令把厨师给杀了。赵盾的厨子以及纣王的厨子也因为没有炖烂熊掌而丢了性命。可见,伴君如伴虎,先秦的厨子不好当,熊掌真的不好炖,吃货惹不起啊!
  
  “其实做臣子也何尝不是君王桌上的美食呢!”蒙毅无奈地说道,“最近秦王明面上安抚蒙家,实际上处处防着蒙家,我打算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比如追查神秘人?”天机阁阁主董夫人神色终于缓解下来。
  
  “对,我称呼他,‘屠龙王’!”蒙毅坦然承认道,“我已经无法大规模调动黑衣卫了。所以想借助鬼谷一脉的力量。”
  
  “有什么线索吗?你可别让我们大海捞针!”一直在品尝美味的女侠董柔终于肯放下手中的美食,插入了话题。
  
  “有的,上次嫪毐之乱,戎狄之中就有一些蛛丝马迹。我想你们帮我查查乌氏族人。”蒙毅请求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