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一剑平天 > 第十七章 名士王献之 笔力行云水

第十七章 名士王献之 笔力行云水

第十七章 名士王献之 笔力行云水 (第1/2页)

冉姝道:“王大人,王将军身为朝廷命官,应为儒者,却如何信奉五斗米教,甘为道士?”
  
  石宁这个童年在原始部落里度过的少年,听得冉姝又是大人又是将军地称呼早已搞不清对象,更不用说理解什么是“儒者”了。
  
  他虽不懂,但他为冉姝问出这么有水平的话而高兴,他心中的表达只是冉姝更高级的表达而已。
  
  石宁补充道:“那五斗米教教徒我也与他们打过几次交道,却都是些偷摸拐骗之徒。”
  
  王献之道:“五斗米教虽也是道家正派一支,自从杜子恭杜天师仙逝后,接任的孙泰一改当年五斗米教的教义,掌门人不再称天师,而是称教主,此后教中性质有所改变。而近年来,常有五斗米教弟子欺压百姓、偷摸拐骗之事,但都为少数,并不影响五斗米在江湖上的威望。”
  
  王献之又道:“家兄原先并不信教,家嫂去逝,给他精神上一定打击,甚至在生活上都产生了影响,但儒学并不能给他带来解脱,唯有信奉道教,才能聊以自-慰。”
  
  天下四分五裂、战乱纷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用信教来安慰受苦的心灵、解脱肉体的痛苦,又何尝王凝之一人呢?
  
  酒过三巡,有冉姝的参与,石宁不再陷入不会聊天的尴尬境地,他与王献之的话题越聊越广,两人把酒言欢、酣饮畅谈。
  
  可惜“书圣”王羲之前年已经去世,不然石宁、冉姝便可一睹名士的风采。王献之没有让两人失望,他完全继承了王氏望族的高贵儒雅气质,在王羲之众多儿女中,王献之最为出彩。
  
  宴席后,王献之又带两位贵宾参观他们的书斋。
  
  冉姝家从前也是北方书香门第,因此她懂得欣赏书画,她看了石宁一眼,石宁正拿着一幅叫《黄庭经》的字画皱着眉头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黄庭经》乃是上清派《大洞真经》的原稿,虽不像《大洞真经》那样纯属武学典籍,但上清派的武功皆是由经上的要义悟出来的。
  
  冉姝突然来了主意,她想:石宁哥哥曾经是上清派弟子,我何不向王献之为石宁哥哥求来些字?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
  
  于是冉姝道:“王大人,这些书画我甚是喜爱,不知可否送我几幅留作纪念?”
  
  王献之见冉姝正仔细观看父亲王羲之亲笔书写的《黄庭坚》,他道:“《黄庭坚》与《兰亭序》一样都是家父生前最喜爱的作品,冉姑娘要是喜欢,我可现场重新临摹一贴《黄庭坚》送与姑娘。”
  
  自五胡乱华,西晋东渡建康以来,战乱使许多经书毁于战火,《黄庭坚》这样的长篇经书以书法作品的形式保存在王家,数量并不多,况且并不是一整部,而是取了几个经典章节而已。
  
  备好笔墨纸砚,王献之大展身手,一气和成,行云流水,不愧为天下书法名家。
  
  作品既成,王献之用以答谢石宁、冉姝相救王乐姗之礼送与两人。石宁、冉姝两人皆大喜过望。
  
  王献之又留两人在王府住下,石宁、冉姝两人正愁没有固定住处,暂且在王府小住几日也不为过。
  
  王献之差专人照料石宁、冉姝的起居,照顾得十分周到,不想他们在王府上已是住第三日了。
  
  冉姝这日来到石宁房内,商量向王献之辞别早日去北方之事。
  
  石宁也想早日到达北方襄国郡寻找石氏后人,只因寻找两仪剑耽搁了些时日,如今两仪剑已找到,在王府管吃管喝也有三天,石宁便决定在午宴上向王献之辞别。
  
  石宁要走,王献之强留不住,又大摆送别宴席。
  
  宴席上,石宁举杯道:“王大人请!承蒙王大人的热情款待,晚辈却未能为府上出劳效力,实在惭愧!”听着石宁这些硬生生的话,冉姝“噗嗤”一声忍不住笑了,这些话自然是冉姝先前给他上了功课,教他讲的。
  
  王献之也举杯回敬道:“石公子请!要不是石公子打跑那些五斗米教逆徒,可能我侄女乐姗自今还下落不明,石公子对我王家的恩情,王某却不能涌泉相报,实为愧疚!这里有些银两,送与公子作为盘缠,还望收下!”说着下人便奉上银子一百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