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浅山神话 > 第49回 李明当面训徒弟,李德仁背后教

第49回 李明当面训徒弟,李德仁背后教

第49回 李明当面训徒弟,李德仁背后教 (第1/2页)

第49回李明当面训徒弟,李德仁背后教妻
  
  诗曰: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斗转星移多少事?可怜天下父母心。
  
  李武胜枪挑孙飞龙,协助杨六郎在洪州城建功立业,谢绝了佘太君和杨六郎的挽留,带着牛星和任炳权,离开了宋军大营,快马加鞭,往家里赶。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单说老神仙李明,悠闲自在的回到了家中,没有和任何人提起,皇宫献技,救了萧太后一命的事儿。更没有说,请萧太后下旨,促使韩昌韩元帅,解除围困撤兵的事儿。老神仙一路已经想好了,要把自己的徒弟和女婿,李德仁培养成一代名医,造福一方。当她回到家中的时候,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和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家里,开诊行医,布医送药,帮助别人解除病痛。
  
  大公子李德仁,经过牛圈村这次的动荡,成熟了不少。体会到母亲操持这个家不容易,也体会到老管家牛和的忠心耿耿,最深的感受就是,自个儿有一个天下最好的媳妇儿。李玉娟虽然比你的人大了3岁,也只不过是一个17岁的女娃娃,但是她在这次劫难当中,处乱不惊,带领着乡亲们,平安的度过了这次危机。
  
  虽然牛圈村,在幽州城西南,仅仅50里的路程,也算是天子脚下,但是莫名其妙的,被一个掌握重权,手握百万雄兵的兵马大元帅,团团围住了数天,差一点儿就造成了村毁人亡的惨剧。这纷乱的世界,对平民老百姓来说,没有任何道理可讲,没有任何安全可言,只不过是统治者脚下的一个蚂蚁,随时的,有意无意的,就会被踩死。残酷的现实告诉她,家族要得以延续,亲人要想平安,她必须加倍的努力,不仅仅需要把技术学到手,学到精,而且更应该,提高自己的名誉和地位,提高自己的能力,尽量的保护家族和家人的平安。弱肉强食,这就是人间最浅显的道理,在她14年短短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像现在认识的这么清楚。
  
  作为家里的长子,对家庭的责任,对家族的责任,对家人的责任,是责无旁贷,她第1次感觉到责任的重大。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她必须靠着自己医学的技术,出人头地,不仅仅是要造福一方,更应该护卫自己的家族,家庭和亲人。虽然她不知道,这个目标有多么的遥远,但是她知道,从现在起,必须加倍的努力,增长本领,增加才干,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捍卫家族的尊严。
  
  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深入人心,仁义礼智信,是人们生活的信条,是社会评价的标准,大到国家施政,小到家庭生活,到处都是儒家的道理。这种思想基础的结果,男人的本能,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使命,但是家规有规定,只上学不做官,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做一代名医,光耀门庭。
  
  这个道理,她今天越来越明白,越来越清楚了。既然不能够,用寒窗之苦,金榜高中,去光耀门庭。那么学好师傅教给自己的一生本领,悬壶济世,造福一方,就成了自己唯一的出路。认识到这一点,就需要自己加倍的努力,迅速的成人,尽早的担负起家庭重任。这也证明了一句话,没有风雨不见彩虹,不经历坎坷不能造就成人。14岁,在封建社会里,在这偏僻的农村,应该是一个顶门立户的男人了,更何况,从小就没有父亲,男人的责任,早早的就扎根在她的心中了。她暗暗的下了决心,要和兄弟李武胜一起,扛起这个家,兄弟俩齐心协力,把牛圈村李家发扬光大。家族的责任,家庭的重担,早早的压在了这个少年身上,让她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早早的树立了人生的方向。
  
  她把这股压力,变成了动力。她用心的研究着各种医学病例,仔细的观察每个病人,认真的在心里制定每一个病人的治疗方案,根据师傅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提高自己的医学技术和技巧,更加主动的去思考,去研究,去判断,寻找更准确的病理原因,广泛的学习前人的医学典籍,搜索各种医药良方,再制定每一个病人,每一种病,最佳的治疗方案,和用药配方。
  
  没有病人的时候,背起背篓,拿着锄头,进山采药。按照师傅教给的方法,观察各种中草药的植物外部形态,不论是一根枝条,还是一片叶子,一个花儿一个果儿,都能准确无误的辨认这种中草药。各种毒性巨大的小动物,小昆虫,也是她认真的研究对象。研究她们活动的地点,繁殖的方式,繁殖的季节,捕捉的技巧,调制的技术,所含的毒性种类,和所对症的病症。她不在沉迷于药房,而是沉溺于观察,往返在山间小道,植物丛中,河流小溪,虫卵的繁殖地,不仅把她们认出来,还要把它们写出来画出来,特别是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记下来。
  
  所以说,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随着她勤奋的学习,刻苦的锤炼,她的医药技术和医学技术,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老神医李明,对于李德仁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更用心的去教她,施展了自己平生所学,倾囊相授。李明最擅长的就是中草药,为了尽快的提高李德仁的医学技术,除了面对具体的病人和疾病交涉以外,她把仙师传授给她的神农百草经,增加了许多的篇章,增加了许多的偏方,有朝一日她要把这部书传给她。让她成为一代国医圣手,医学宗师,成名成家。
  
  师徒两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公子李德仁,成长的更快了。由于李德仁的勤学苦练,她的医术突飞猛进,最负盛名的就是她的针灸,行真快,穴位准,效果好,给她吸引来了大批慕名而来的病人。这些病人中,除了一些常见的病基础病以外,大量的疑难杂症,对李德仁的医术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促进,一种实践。越是疑难的病症,越能够引发她的思考,调动她的观察,制定不同的治理方案,采用不同的针法。书到用时方恨少,再博学多才的人,也有不知道,弄不懂的事情。大量的疑难杂症,虽然都能够手到病除,但是也有个别的疾病,病理不清楚,病灶不准确,查遍医学典籍都没有记载,她只能够探索着治疗方案,虽然不能够手到病除,减轻病人的痛苦,缓解病人的病情,她还是能够做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