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刀斧 > 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格的皇子

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格的皇子

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格的皇子 (第1/2页)

皇佑三年,大宋风调雨顺,内外安宁,尽管回鹘境内的军阀混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宋军牢牢守住玉门关,境内毫不受影响。
  
  经过一年的混战,战后的回鹘十室九空,三百多万人口最后只剩下不到百万,来自北廷的仆施家族在皇佑四年六月率军攻入高昌城,加冕为新的阿萨兰王。
  
  内战永远没有赢家!
  
  除了第一次无偿提供军火外,大宋在之后都要求各方势力用物产以物易物,棉花、战马、骆驼、牛羊、皮毛、玉器、香料、宝石、黄金,杀红了眼的回鹘军阀不惜将自己的库房搬空,换来刀枪剑戟和弓弩盔甲,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更高效地杀死自己的同胞,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欲望。
  
  李现和赵宗实静静地在敦煌坐看风起云涌,宋军也在为最后一战不断准备,就在阿萨兰王请求天朝敕封和称臣的国书送到之时,出兵的时机终于到了。
  
  出兵的奏章很快得到了通过,不过赵祯却不愿意再给李现增加兵力,矛盾和焦虑如今对官家的折磨越来越严重,他既想拿下龟兹城成就千古一帝,又对李现在军中的声望担忧不已。
  
  李现认为赵祯的这种焦虑来源于赵家夺位不正导致骨子里的不自信,进而演化出被害妄想症,而赵宗实却比赵祯多了许多自信与昂扬,这能不能归结到李现的调教不敢确定,但如果依然如同历史上一样将他圈养在大内或是困在汴京,那他极有可能会在通向神经质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朝廷拒绝增兵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回鹘经历近一年的内战,早已民不聊生,据皇城司哨探回报,阿萨兰王的常备兵力只有十二万,而且随着政局平定,阿萨兰王还在持续裁军。
  
  内战时期,成千上万的回鹘人向东西逃难,玉门关只接受汉人难民,其他各族要么逃入东喀喇汗,要么被辽国接收,而战后的回鹘急需人口从事生产,留给阿萨兰王的选择,貌似只有裁军这一条路。
  
  从庆历二年始,除了在东北,其余大小百战哪次不都是宋军以少胜多,如今玉门关屯兵近七万,消灭一个小小的回鹘,杀鸡用牛刀了。
  
  更关键的是,从回鹘国书里来看,阿萨兰王对于大宋根本没有任何戒心,大军出其不意,岂有不胜之理?!
  
  李现也没指望能增加兵力,七万禁军,整个安西都护府二十万边军,还有盟友辽军,灭回鹘足够,他只是走个流程,让自己的行动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
  
  战马嘶鸣鼙鼓响,沉寂了近一年的西北边关,又一次点燃了烽火,军需物资从兴庆南路和秦凤路不断向肃州运输,驻扎在河西走廊各个城池里的边军磨刀披甲,向玉门关集结。
  
  禁军骑兵一万六千人,分别是捧日第一军、龙卫云骑军、马军司骁猛军;
  
  禁军步军四万七千人,分别是天武第二军、神卫飞鹰军、步军司广武军、骁捷军、清朔军、克戎军、万捷军、果勇军、千雄军;
  
  皇家重炮第一军,轻炮第二军,六千四百人,火炮两百九十门;
  
  动员边军十万人,辽国盟军两万,等到八月中旬,共计集结士兵十九万人,征调粮草六十万石,箭矢两百万支,炮弹三十万发,战马二十万匹。
  
  八月十八日,阿萨兰王再次遣使询问敕封日期,并且向安西都护府询问在边关集结重兵有何用意。
  
  八月十九日日,玉门关内一处民宅,一名老妪死在宅院里的水井旁,尸体被发现时衣衫不整似乎被人侮辱,一条回鹘人的腰带缠在老妪的脖子上,腰带镶嵌白玉和琥珀,名贵非常,经查,正是阿萨兰王的使者进关时所缠的腰带。
  
  案件迅速水落石出,回鹘使者贪恋汉女风华,在十八日深夜奸杀了这名年近六十的老妪!
  
  真相大白后群情激昂,官府将回鹘使者携带的贡品判给老妪家人作为赔偿,接着,将案犯在玉门关内广场凌迟处死,尸体悬挂关墙示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