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轮回生道 > 风云卷 第十六章 先天经脉

风云卷 第十六章 先天经脉

风云卷 第十六章 先天经脉 (第2/2页)

经脉遍布人的全身,对人的各项身体机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一个武者来说,若是能参悟更多经脉,把这些经脉完全打通,吸收灵气的速度绝对能更快。
  
  经脉存于人体,在灵气入体后,武者以功法运气,但灵气只因功法而被动的经脉中流动。若能够悟透经脉,熟知每一条的经脉走向以及灵气的动向,则武者的武体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前者是被动接受,后者是主动运用,其差别就像一个天一个地,不可比拟。
  
  欲借天力,先明自身!
  
  一个普通人能引灵气入体就可以成为武者,达到武灵境初期。若能在突破道引境之前参悟的经脉越多,就证明这个人的修炼天赋越高,将来的成就就越高。
  
  当修为突破到道引境,武者就会开辟出气海,体内的灵气化为真气,武体又将会发生变化。
  
  灵气与真气相比,自然是真气更加强大。
  
  能运用灵气参悟经脉,自然也能运用真气参悟经脉。
  
  但是,灵气是天然的,而真气人体孕育。曾经有武道先贤认为,以灵气参悟经脉,反过来就是在以经脉感悟自然,这样对未来的武道之路有着无比的好处,这一方面是以真气参悟经脉所做不到的。
  
  因此,更多天资卓越的武者都选择在武灵境参悟经脉,尽管他们初入武道,对武道知之甚少。而且,一些武者已经可以突破更高境界了却还刻意把境界压低在武灵境。
  
  就像姜若琰,三岁成为武者,修炼到了十三岁才到达武灵境无上境,整整修炼了十年,速度不是很慢吗?但那时没有人敢说他是庸才,因为大家知道,他是在参悟经脉,其志在千里。
  
  可也正是因此,姜若琰才让歹人有机可乘,使得姜若琰的修为从此跌落回武灵境初期。
  
  不过,从现在看来,判断这件事对姜若琰来说是失是得还显得太早。因为他修为现在还在武灵境,所以他在觉醒前世记忆后又获得一次将经脉参悟到圆满的机会。
  
  参悟经脉的最好时机便是在武灵境。
  
  人体的经脉系统被称为“地脉天经”。
  
  姜若琰前世为追求武道极致,曾亲自考究过一部轩辕古籍,那古籍之中便有记载:相传,在远古之世,地上有十二条河流,天上有二十八颗古星宿,分别对应着人体的十二地脉和二十八天经,这便是“地脉天经”。
  
  地脉天经,这是人类被称为天地万物之灵的原因。
  
  古往今来,有多少体质强大的种族,龙族、狐族、凤凰族……它们无一不看扁体质弱小的人族,但它们在修道一途中却无一不是选择修炼人身。
  
  当然,人族身怀地脉天经固然是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也需要人们自己去将这些经脉参悟出来并且掌握它。就好比一座金矿,只有开采出来才能实现其价值。
  
  人体的地脉天经,地脉十二,天经二十八,一共四十条。能参悟出来的经脉越多,血气就能变得更加强盛,武体就越强大,吸收灵气的速度也就越快。
  
  要让一个刚刚踏入武道的武灵境武者去参悟如此玄妙的修道方法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能从中脱颖而出的无一不是人中龙凤。
  
  上一世,姜若琰的参悟出了三十八条地脉天经,距离圆满也还差一步。
  
  这一世,姜若琰靠着一部玄级上等的青霜玄功在武灵境参悟出了二十五条地脉天经,因此被誉为青河王族史上的第一天骄。
  
  也就是因为青河国这种小地方没有更加高级的功法,若是有更高品级的功法指导,姜若琰肯定不止只参悟出二十五条地脉天经。
  
  从这个方面看来,即便姜若琰没有觉醒前世的记忆,他的修炼天赋也足以同历史上那些威名赫赫的大帝比肩。
  
  那些大帝级别的人物,最少都能够参悟出三十条地脉天经,但是,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修炼了天级下品或天级下品以上的功法,比姜若琰修炼的青霜玄功不知高深多少倍。
  
  如果没有后来的事,姜若琰现在的修为与武体强度早就远超同龄人,就算是他那一位同样有着天才之名的四哥姜纪初,恐怕也要矮他一头。
  
  “再参悟出六条地脉天经就足以让我吸收灵气的速度再提升三倍。”
  
  “我现在修炼的‘太皇定黄天’的太皇劲运气之法太过狂暴,并不适合参悟经脉。不过还好,我现在修炼的‘三十六界天’,每一道都是相辅相行,而又同为一体,我可以任意更换另一道。”
  
  姜若琰的嘴角上扬,他已经想到一道法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