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北宋穿越攻略 > 第八十三章 没盐了?

第八十三章 没盐了?

第八十三章 没盐了? (第1/2页)

当“咸鱼太守”的美名传遍四方时,方仲永却在发愁,咸鱼不咸了,呃不,是没有盐了。
  
  按说守着大海,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没盐才对。但彼时,或者说自齐管仲施行盐铁**的历朝历代,盐都被作为战略物资由国家管控,从生产、运输道销售莫不由国家垄断。
  
  原因也很简单,除了最初是纯粹为了利益外,盐的供应是否充裕、价格是否稳定都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所谓战略物资也。方仲永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倭瓜国海啸导致核泄漏而引起对盐安全的恐慌所造成的巨大冲击。
  
  虽然造谣者被很快绳之于法,所谓海盐辐射超标也被证明只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臆测。但万一是真的呢?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然了,北宋朝廷总体上并不算昏庸,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的生产、管理、销售从未有丝毫懈怠。
  
  但是,宋因循五代旧法,行官商并卖制,规定或官卖、或通商得各随州郡所宜。于是划分官卖区与通商区,大抵以沿海州郡为官卖区,内地州郡为通商区。在官卖区,盐斤听由州县给卖,每年以所收课利申报计省,而转运使操其赢,以佐一路之费。
  
  其盐业生产,则沿用唐代旧制,设立亭户户籍,专事煮盐,规定产额,偿以本钱,即以所煮之盐折纳春秋二税;于产盐之地设置场、监等盐政机构,从事督产收盐。
  
  请注意一个字——煮。
  
  所谓煮盐,简言之就是用柴火将简单浓缩的卤水煮沸得到盐的结晶物的过程。其生产工艺落后,产量少,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特别是消耗木柴量大,煮成一担盐约耗木柴四百斤左右。
  
  落后的生产技术,导致了盐的价格居高不下。赵宋朝廷综合考量之下,定出了官盐每斤四十七文的价格。
  
  乍一看,每斤四十七文的盐价似乎并不算太高,因为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各种文学作品中用贯、金银来作为物价的计量单位。
  
  但您是否想过,当我们习惯了每斤两块钱的盐时,每斤五十块钱的盐您愿意吃吗?以宋朝较为富裕的社会现状,每户年结余不过三五贯。以每户每月用盐二斤来计算,一年就需要在盐的开支上花去一贯多。
  
  试问作为普通人的您,一年花一千多块吃盐,骂娘恐怕都是轻的了吧!
  
  而且还有一个大问题,既然是官盐,那都是按照人口数配给的。
  
  那两浙路转运使王雍乃真宗朝的名相,他的岳父更是大名鼎鼎的吕夷简。
  
  吕夷简是何许人也?
  
  太子太师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从曾祖那一辈就是高官显宦,妥妥的官N代。天圣六年(1028年),吕夷简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地位之高,家世之显赫,实在不是晏殊这等骤然幸贵的草根可比。
  
  明道二年,赵祯恼他谄事刘太后,革了他的相位,擢陈尧佐暂摄宰相。但陈尧佐老迈,身体精力都已不济,风传即将致仕。吕夷简便觉得自己的机会又来了,只要除掉眼前的拦路虎晏殊即可。
  
  那王雍既为吕夷简的女婿,不用老泰山授意,就想着把老泰山的对手晏殊以及奉晏殊为老泰山的方仲永给扼制一下,无论如何总不能让方仲永学那太平兴国五年的状元苏易简,六年为翰林学士、十年就当了参知政事吧?
  
  不曾想,那方仲永竟是允文允武,刚到台州就立下大功,官家钦命权知台州仍领通判。好家伙,半年就升到了从五品,再过两年岂不是要骑在老子头上了。
  
  因此,台州没盐了,准确地说是没有多余的盐供腌制咸鱼了。——王雍没有那么蠢,敢断了百姓食用的盐。
  
  方仲永去信好言相求,没有多余的盐;亲自去说,王雍很客气地告诉他,官盐官配,本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要不,您让官家下旨调拨些盐过来?
  
  那官腔打得是杠杠的,任谁也挑不出理来。
  
  给皇帝上折子,等皇帝与朝中大佬商量清楚了,旨意下到青州、滨州两个主要产盐地。盐场再安排生产、运送,大半年过去了。就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要是有些环节不通畅,一年都说不定有没有影呢!
  
  自己造吧?
  
  被这心怀叵测的王雍告上一状,说自己侵扰盐政,有不臣之心就麻烦了。方仲永相信自己的判断,这家伙绝对干得出来。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想必以王雍的个性与地位略高一些经略安抚使陈执中的关系不会太好吧?
  
  那陈执中在上次慈幼局设立一事上,还提点了方自己一番,似有交好之意。要不找他问问?
  
  去了安抚司衙门求见,陈执中倒是很痛快地答应助方仲永一臂之力,亦可联名上奏请立宁海盐场事,以延续官家利民之善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