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之天生鬼才郭奉孝 > 第五十四章:许昌讲武堂与求贤令

第五十四章:许昌讲武堂与求贤令

第五十四章:许昌讲武堂与求贤令 (第1/2页)

按照郭嘉的构思,讲武堂设在许昌,但凡想来讲武堂学习的学子,必须年满十二岁,而且必须要识字,但是在这个识字率低下的年代,满足识字这一点极为困难。所以郭嘉规定,但凡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有参军的,儿孙可以进入提前讲武堂特设的识字班学习,待识字后再进入讲武堂,也算是给士兵们的一个福利,毕竟谁参军没有点为了家小的心思在其中。
  
  不过识字班中的学子最多可以学习六年,六年以后,如果还不能认识大部分的字,通不过识字班的期末考试,那么就只能说抱歉了。
  
  讲武堂开设的基础课程有四门,有马术课,射术课,武艺课,兵法课,体能课。
  
  所有进入讲武堂的学子都可以修习这四门课,为期三年,三年后进行结业考试,没通过的会被分配到军中,当然也是根据他们每科的成绩和个人意愿。
  
  别小看没通过的人,他们经历了三年的学习,至少这些基础项目比起大都数士兵也是不遑多让的。
  
  通过的进入下一轮学习。不过科目除了四门所有人依旧要修习的基础课以外,他们还会面临一次选择,有步兵科,骑兵科,弓箭科,参谋科以及最高等级的综合科。
  
  所有通过的学子可以根据成绩和个人喜好,选择进入各科。综合科是最难进入的一科,人数会是最少的,可能只有几十人不过能进入的绝对都是有一定天赋的。第二轮学习为期五年,毕业后也会有结业考试,
  
  从第二轮讲武堂学习中毕业的学子,根据结业考试成绩决定参军后的军职。大多学子毕业后都能在军中当一名屯将,统率一百人。而综合科毕业的学子,则会在毕业后担任一名曲长,统率两百人。给他们一些低阶的军职,也可以让他们体验一下真正的战场,经历战场的洗礼,体验不同于书本的战场。
  
  不过参谋科的学子在毕业后,不是成为统兵的小将,而是成为各军主将参谋团中的一员,虽然看上去显赫,而且起点远高于其他学子,但是如果没有提出什么有用的计策,相较其他学子反而很难出头。
  
  初平四年十月,许昌讲武堂成立,无数将校士兵纷纷将自家儿孙送入讲武堂或识字班中,讲武堂中,无论父辈是何官职,子孙入学皆一视同仁,而且食宿皆由讲武堂承担,曹操花高价从各地收购各类兵书,请来多为教书先生。同时由曹操任许昌讲武堂校长,郭嘉任教导主任,其他诸位将军也在讲武堂中挂职,时不时会来讲武堂中授课。
  
  自此,曹军进入了休养生息状态。
  
  不过,虽然是进入了休养生息状态,曹操、郭嘉、荀彧等人却依然在“搞事情”。
  
  初平四年十一月,曹操的一篇《求贤令》,贴于兖州、豫州各城之中,天下震动。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易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