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庸王朝 > 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二十九章叔子的回忆(一)

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二十九章叔子的回忆(一)

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二十九章叔子的回忆(一) (第2/2页)

那一夜,杨母坐在杨叔子的头旁边直到天蒙蒙亮老道士来敲门,她才起来走过去,她的眼睛很红。
  
  杨母将老道士叫到一边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不多时老道士过来招呼杨叔子离开,杨叔子知道要离开母亲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只听得杨母说:“叔子,大丈夫当以学识闻达于世人,待在母亲身边不会有任何出息,记住,学不到母亲满意不许回来!”
  
  杨叔子摸了一把眼泪,转身离开,这一转身谁能知道竟再也不能相见。至于母亲时常来的信杨叔子确实不知她是用什么送来的,只是那字迹确实是母亲,因而他也没有问过。
  
  从云州到梓州两人走了一个多月,这一月里幸亏道士身上有些钱,否则只怕会饿死途中。杨叔子从未见过道士去哪里弄钱,只是每次吃过饭食后他会从宽大的袖子里不多不少地掏出那些铜钱,这是令杨叔子感到惊奇的第一件事。
  
  老道士带着杨叔子来到梓州的光华山,山上只有几间茅草屋,这些屋子隐在烟雾里,山脚下根本看不到,爬上山穿过那一圈环绕在山腰上犹如围裙一样的烟雾才能看的清,一通过那些烟雾,山顶上却没有一点烟雾,四周环境极好,不远处有一座不大的瀑布,里面有很多鱼儿跳跃着。树草丰茂,不时有白鹤落在草地上。这是令杨叔子感到惊奇的第二件事。
  
  第二天天色还未亮,老道士就将他从当床睡的茅草里拉了起来。杨叔子摸着盆里刺骨的凉水,终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去洗脸,径直走出茅草屋,只见得老道士手中握着长剑迎着清风舞动着,时而舒缓,时而急促。
  
  杨叔子一直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自禁睡着了,突然他觉得有人拍他的脑袋,睁开眼原来是老道士。老道士看他醒来,走到旁边的一块巨大的青石上坐下,挥手示意杨叔子过去。
  
  “从今日起,我就是你的老师了,你可知道学生对老师须得行拜师礼?”
  
  杨叔子恭立,双手作揖,老道士点点头,又说:“好,从今日起你就是我王逸子的学生了。说来也是缘分,你叫杨叔子,我叫王逸子。老道士没有那么多忌讳,但是你也须得谨记:寅时起来,用清水洁面,卯时开始背书,不得伤那些白鹤性命,实在想吃肉了就去那边瀑布里捞鱼,至于能不能捞到全凭你自己的本事,老道士不管。”
  
  老道士说完也不管杨叔子是否记住了,直接又像变戏法一般从袖中掏出一卷书来开始讲,杨叔子记得很清楚讲的是《商君书》中的《划策》一篇,只是他却听得云里雾里,过后基本上忘得一干二净了,后来还是被强行要求背下来才记住的,不过杨叔子却对商君产生了无尽的敬佩之情。
  
  午时,师生两人一边熬着山菜,杨叔子站在太阳下背着书,王逸子坐在那块青石上。青石旁边有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可不管太阳怎么转,树的影子也盖不住青石。这是令杨叔子一直觉得惊奇的第三件事。
  
  太阳有些炙热,王逸子却坐在青石上一动不动,阳光直直地照在王逸子和杨叔子的脸上、身上,没过几日杨叔子已经变得黝黑,可是王逸子还是那样,皮肤蜡黄,不见一点变黑的迹象。这是杨叔子惊奇的第四件事。
  
  再说王逸子一直坐的那块青石,一直暴露在阳光下,杨叔子看着老师坐在上面,心里默默想着:“难道不烫吗?”一天等王逸子不注意,杨叔子伸手一摸,没想到青石非但不热,反而有些清凉,很是舒服,杨叔子猜这块青石大概早上还是这样吧,第二天不到寅时,杨叔子就跑出来,果然老师还没有出来,赶紧跑过去摸了一把青石,青石居然又是温热的。这是杨叔子觉得惊奇的第五件事。
  
  杨叔子也曾问过老师,可王逸子每次只说:“世间万物都有其缘法,不强求,是为真。”
  
  杨叔子甚至有些怀疑他是不是也不知道,却又不能说自己不知道,毕竟要维护自己的师长风范而故意糊弄自己的。
  
  不过这五件事算是支撑杨叔子一直在这里学艺的支柱,否则他可能坚持不下来。唯一可惜的是,直到他下山入仕都没能弄清楚这几件事的根由。
  
  杨叔子记得老师在自己下山的时候说了这样一些话:“始皇帝嬴政修建长城时在下面填筑了不少方石以为基。万事不可操之过急,亦当徐徐图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