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庸王朝 > 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三十六章兴建学宫

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三十六章兴建学宫

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三十六章兴建学宫 (第2/2页)

闫依帆还想说什么,又转而看了一眼黄公辅,只见黄公辅一脸淡然,似乎将此时毫不放在心上,于是他也没再说什么,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序列里。
  
  桓冀看无人再提出异议,便说:“好,既然众卿无人有异议,那此时就交于太尉了,你全权负责,各司须得鼎力配合,不得有误。”
  
  众大臣齐声应是。
  
  朝会后,闫依帆站在昭华殿外,不多时,黄公辅才晃动着肥胖的身子从殿门口走出来。闫依帆急忙上前扶着黄公辅从台阶上往下来走。
  
  “大人,这太学宫一直是您管的吧,难道这不有违新法吗?您怎的在朝堂上一句话都不说啊?”
  
  黄公辅突然站定,盯着站在下边一级台阶上的闫依帆,说:“你是真蠢呐,这太学宫本就是由太常卿管辖,如今我不是太常卿,我是太子少傅,你怎的连这点记性都没有呢?而且你看不出来么,这事皇上已经和杨叔子谈妥了,今日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你站出来又有何用,不过是让皇上心里平添几分不喜,甚至记恨你,与其如此,倒不如赞同这件事的。”
  
  黄公辅说完又慢悠慢悠地向下挪动着身子,留下有些发懵的闫依帆,是啊,如果不是皇上和杨叔子早就已经商量妥当了,皇上能直接让各司听候调遣吗?这是他们老早就已经想好的。
  
  闫依帆快步追上黄公辅,搀住他的胳膊,两人缓缓向宫门行去。
  
  杨叔子找到太卜,选定了吉日吉时,又让各部积极准备,随时准备开始兴建太学宫,此事关乎赵国王朝的命脉,杨叔子自然不敢大意。
  
  终于,太卜择定的日子到来,宣宗桓冀连同朝中一应重臣系数到来,有人提议让杨叔子带头开原太学宫大门,被杨叔子怒斥了一顿。杨叔子来到桓冀身边,拱手说:“皇上,臣请皇上开门迎天下贤士。”
  
  桓冀神情肃穆,拢了拢衣袖,抬手缓缓推开尘封许久的太学宫大门。到处尘埃弥漫,孔老夫子的相上都是蛛网,破旧的案几横七竖八地扔在一边,令人一眼望去顿生几分悲凉,古往今来,都是士农工商,士的身份一直排在第一,可自从代宗皇帝下令封禁太学宫后,士子们的地位甚至落到了最后,令天下士子纷纷寒心不已,有人甚至丢失士子身份,转而去做商人了。
  
  桓冀带着所有人在孔老夫子相前敬香、行礼,然后擦了一把供桌上的尘土,也昭示着太学宫正式开始动土重建了。
  
  杨叔子叫蒲仙玉选了几十个精壮的禁军士兵,又从牢里提出来了一些囚犯,分工开始,屋顶的梁、椽,支撑的柱子全部换新。
  
  杨叔子知道动土工就必定要劳命伤财,故此他才将囚犯编入人力当中,做到尽量少抽调民夫,抽调到的民夫,一律免了一年税收,每月给他们一两银子作为薪资。谁知道百姓听完这个消息纷纷前来要加入修建太学宫的行列,被杨叔子婉言拒绝了,毕竟田地不可荒芜。
  
  从此,杨叔子每日回到府上已经是深夜了,梓华却一直坐在一进院的偏房里等着杨叔子,这里距府门最近,每晚杨叔子进门她都能第一个知晓,然后给夫君端来一鼎热腾腾的肉汤,偶尔还会带来一点“阅阳酒肆”的美酒,让杨叔子直夸夫人贤惠。
  
  太学宫的修建一切顺利,除了刚开始因为分工不明造成了一点延误外其他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杨叔子下了早朝就径直去动工的地方,有时甚至会自己上手做一些事。
  
  已近秋收时节,天气缓缓转凉。
  
  一日,杨叔子刚回到府上,梓华像往常一样跑去给他端饭食,可是许久却不见她回来,杨叔子起身出去,只见梓华躺在院里,杨叔子心头猛跳一下,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梓华身边,抱起来直往屋里跑,一边跑一边叫蒲仙玉:“快速请大夫,快!”
  
  蒲仙玉急忙出门,不多时一个身背药匣留着山羊胡子的大夫气喘吁吁地被蒲仙玉扯进了府门。蒲仙玉一边拉着大夫,一边喊:“大人,大夫我带来了!”
  
  大夫坐到床边,轻按着梓华的脉搏,不多时站起身来到一脸焦急的杨叔子面前,抱拳行礼说:“恭喜大人,夫人有喜了。”
  
  “大夫说的是真的?那怎的她会晕倒啊?”
  
  “大人莫慌,夫人心中有事忧虑,因而气郁不畅,故此一时晕厥,多加休息就无事了。”
  
  “好好好,多谢大夫了。”
  
  蒲仙玉出去送走了大夫,杨叔子坐到梓华头边,他自然知道她心中所虑之事,又在心里默默地说:“放心吧,年后我们应当就能离开朝堂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