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立刀为王 > 第二卷下山行 第五十四章读书人,当有风骨

第二卷下山行 第五十四章读书人,当有风骨

第二卷下山行 第五十四章读书人,当有风骨 (第1/2页)

三人在刘氏婆婆家逗留了两天,离开时,刘氏婆婆双目已经可以看到微弱的人影。
  
  青羊十分不舍的跟刘氏婆婆挥手,说到:“婆婆的饭比那些仙酿佳肴好吃多了。”
  
  白晓捂着肚皮说:“太可怕了,短短三天,我感觉我长了三斤。”
  
  唐留瞅了瞅二人,青羊脸上两坨肥嘟嘟的肉蛋,白晓一吃过饭就走不动道,昏昏欲睡。这难道就是传说中奶奶的爱嘛,太深沉了吧。
  
  唐留一声叹息,招来一副车辇,上有镶龙附凤,龙凤相照守护一方。四侧车架皆纂刻有阵法符箓,驱鬼箓,震山箓,行天箓,稳固车身和抵御法术,美中不足的一侧符箓消失,三张符箓磨损厉害,车重本该有的四象镇魂物也不翼而飞,不然遇敌之时,龙凤之力便可为显化杀敌。
  
  一个半仙兵车辇,现在空有外表的华丽,本该为人称赞的内里则是破败不堪。
  
  唐留驾车,眼神有些落寞,青羊好奇的在车厢内摸来摸去,问到:“这就是话说中盛唐李家的龙凤帝辇吧。”
  
  白晓好看兵书和道书,像这种奇珍异宝,到底是不如青羊见识广泛,随口问到:“这龙凤真能腾空御敌嘛。”
  
  唐留往车头木马处投了两颗夏暑钱,巴掌大小的一龙一凤出现,环绕在青羊周身嬉戏,白晓不由的感叹:“天下法术无尽,还是有钱人玩的好啊。”
  
  唐留驾车说到:“此车是我从一仙都淘来的,卖与我之人是一位穿着羊皮衣的老头子。不知道是何居心,反正风雨楼的碟子对此车并未有什么疑心。想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唐国灭亡的罪魁祸首。”
  
  提及书中所书旧唐的繁奢之景,千里夜宴,万灯燃江,白晓唏嘘不已。
  
  青羊直接了当的说到:“旧唐输是应该的,唐皇李后就连战时都是大兴土木,任由前线将士挨饿,也要花万民钱财,掏空山腹为爱妃玉环建造陵墓。痴情之人,最误国事。”
  
  唐留对此无以反驳,深以为然的点头说到:“以史为鉴,可以知新替。若是连此等教训都不能谨记,再有一个全盛的大唐又能如何,迟早也是要灭国的。”
  
  白晓说到:“不过唐人的士子风骨,倒是绝无二家。”
  
  唐留想起当年儒衫布衣,提剑上马的十位儒客,战死与大军之后,城墙之前。
  
  后世大秦回忆大唐时,称“盛唐文人,风骨重逾万斤。”
  
  白晓想起那个存在于书本上的仙人,世井仙家,山野王朝,无不对一人推崇备至。
  
  唐留说到:“白莲居士,林鹿书院院主,年仅三十便是大唐诗仙,被誉为白莲居士诗无敌。三十五岁,唐秦之战爆发。白莲居士褪布衣穿铁甲,手持长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在血魂大军的铁蹄下替早已腐朽的唐朝朝廷当了五年的柱石。四十岁,唐都洛阳告破,白莲居士自刎与捉月山上。”
  
  当年儒家押宝唐国,大唐境内各处皆有儒堂。在唐国最危难之时,数十万大军投降,被屠夫白起坑杀。洛阳城只剩下兵圣王翦所带两万兵马守护。其余各地,官员武将不断临阵倒戈,任由大秦蚕食。唯有那些盛世读书,胸膛满是道德锦纶的读书人,夫子,学生站了出来,手握一剑。
  
  以白莲居士为首,连连打退血魂三次进攻,甚至时不时还有反扑的趋势。
  
  正是这,五千位战死儒家读书人,替唐国守住了最后的颜面。
  
  青羊抚摸着龙凤帝辇的窗花,盛唐之景好似繁华烟云,喃喃到:“正是这读书人的脊梁骨,让人屠白苍起联手前朝兵圣王翦,对异洛阳城外。人屠说他欠天下百姓一个太平,所以他才不得不拔刀斩出一个太平。王翦说他欠唐王伯乐之情,所以他甘愿战死唐都外。可这些个读书人欠什么,白莲居士欠什么,为什么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什么要以身血来践书中大道。”
  
  唐留一拍,将萤火龙凤拍散,默默无言的驾马,他从记起自己是谁之后就一直在思考这个答案。
  
  当今读书为何?张子曾说:“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名来,吾为名利而来。”似乎足以解释天下读书人的最终目的。
  
  可这风骨二字,压的读书人腰背挺直,宁肯战死,也要死在国境之内,死在书本上的大道之中。
  
  白晓也曾有过同样的疑惑,甚至为此亲自询问师傅青莲仙师。
  
  诗仙,剑仙,白莲,青莲。
  
  数百年来无数人将这两位放在一起比较,孰胜孰劣,至今争论不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