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白手当家 > 第0027章 做年糕 做麻糍

第0027章 做年糕 做麻糍

第0027章 做年糕 做麻糍 (第1/2页)

白家院子里,有一整套的石制农具。
  
  石磨石锤稻臼捣锤,以及不少石匠用的工具。
  
  干爷爷童老五年轻时,还有一个职业就是石匠,他老人家除了把说书的能耐教给干儿子白振兴,这套石制农具就是他的最大遗产。
  
  白手吩咐弟弟妹妹们,把高蒸笼和石磨稻臼捣锤都洗干净,准备做年糕和麻糍用。
  
  白手自己去了陈童街,也就是昨天来过的陈童村。
  
  全县有十个大集市,政府承认的,却不包括陈童街。
  
  但陈童街也有集市,而且每天都有,只是时间很短,往往早上五六点钟开市,不到十点钟就没了人影。
  
  赶集的都是本地人,卖的买的,乡里乡亲。
  
  从白村到陈童街,也就三里多路。
  
  白手上街不买别的,就买糯米。父亲这次回家,把三十斤糯米也卷走了,没有糯米就做不了麻糍。
  
  母亲牙齿不好,只吃麻糍,吃不了较硬的年糕,麻糍的一大半是为母亲做的。
  
  白手买了三十五斤糯米,比原来的还多五斤,一口气不息地背回家。
  
  下午,白手叫上二弟白当,拿出三个箩筐和四条麻袋。
  
  三弟与大妹和小妹也来帮忙,把粮仓里的稻谷搬出来。
  
  三个箩筐装粳稻,两百多斤,是做年糕用的。
  
  四条麻袋装晚稻谷,家里还有五百多斤,拿一半出来打成米,能吃到明年开春。
  
  人多力量大,兄妹五人把稻谷装上板车,白手拉着,弟弟妹妹们推着,出了院子,朝大队打米厂而去。
  
  大队打米厂位于村外不远处的河边,两间小屋安了一台柴油机,平时带动打米机为村民打米,农忙时带动抽水机,通过水渠往田头送水。
  
  打好了米,再往回运。
  
  连糠(稻壳)也拉回家,没卖给守在打米厂边收购糠的行贩。
  
  因为白手的计划里,要养二三只猪崽,糠是主要原料之一。
  
  做年糕和做麻糍是件麻烦事,第一步就是把米浸泡在水中,至少要浸泡十二个小时。
  
  打算后天做年糕做麻糍,白手算了算时间,决定在早一天的中午浸米。
  
  三十五斤糯米浸在木桶里,粳稻有三百斤,打了近两百斤粳米,分浸在三个水缸里。
  
  凌晨五点不到,白手从陈寡妇家的稻草垛里钻出来,叫上二弟白当,一起摸黑回到家里。
  
  二弟去叫仨个弟妹起床。
  
  白手先把院子里的煤油灯点上,又挂起马灯,检查糯米和粳米是否浸好。
  
  这个白手懂,拿几粒米用拇指和食指磨捏。
  
  稍稍用力,捏米成粉,这就表示米已可出水。
  
  三弟与大妹和小妹三人负责,把浸在水里的米舀出来,放在箩筐里,等水泽干。
  
  接下来是米上磨,磨成粉,这是个累活,当然是白手和二弟上阵。
  
  磨粉前,白手先把母亲背到院子里,院子里有个大灶,炊粉得在这里进行。
  
  柴禾早已备好,就在大灶旁边,由母亲负责烧火。
  
  烧火炊粉还早,母亲一边纳鞋底,一边等待。
  
  大妹负责早饭,虽然中午就能吃上年糕麻糍,但早饭还是要吃的。
  
  三弟负责给石磨上米。
  
  小妹负责把磨好的米粉放到木桶里。
  
  一家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秩序井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