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弋鱼 > 三国鼎立 第二十三章 离别

三国鼎立 第二十三章 离别

三国鼎立 第二十三章 离别 (第2/2页)

灵感境
  
  养身境
  
  虹气境
  
  劳形境
  
  升虚境
  
  冲脉境
  
  神纳境
  
  还真境
  
  塑我境
  
  也曾有人试着开辟其他修炼之法,只是这世间流传最广的,依旧是这三种。”
  
  周正清看到过这类秘闻,开辟境界一事,极其不易,有不少人天生不凡,却执着于此,最终大多一败涂地。
  
  此事需要的不仅仅的天赋,还要有着丰富的阅历,再加上八成的运气才行。
  
  韩先生继续开口:“仙人远在彩云间,很多自以为的仙人只是贼人而已,不过是多了一技傍身。在我看来,那和尚更像是个仙人。阆苑的镌律境,其机缘不在灵力多寡大小,只在修的不够”。
  
  见周正清与阆苑似懂非懂,韩先生继续讲解:“就像一个人,对世界只有浅显的认知,目光短浅,以片面看待事物,如同坐井观天。当一个人所懂得的道理不足以支撑起他的所见所闻,他就会以浅薄的姿态来面对所遇到的事情。学习道理要循序渐进,或者说,人所学的道理要能够足够支撑他以一个正确理性的迈出下一步”。
  
  这下子,两人彻底明白了,感情这句话不单单是说给阆苑听的,也是说给他周正清的。
  
  周正清看出阆苑碍于身份不好开口,忍不住问道:“那就烦请先生指条明路”。
  
  阆苑诧异,自己因为某些事情一直就没给过这个胤王殿下好脸色,这时候人家愿意帮自己说句话,无论怎样,人还是不错的。
  
  孰不知自己被那一对身为读书人的师生,摆了一道算计。
  
  国师见状,也就不再卖关子,一伸手,拿出一支通体碧绿短笛:“去皇宫找个乐师,当你能用这只心弦吹奏出完整曲子,境界自破”。
  
  周正清与阆苑先前的本已经明白,此时却又有些糊涂。
  
  撑起伞,一身蓝色长衫的中年书生,径自在雨中走出这座胤王府,他的目的只是看看自己这位学生有无长进。先生检查课业,就是如此。
  
  周正清看过关于阆苑的秘闻谍报,但凡是与周正清有过接触的人,都会被送来让周正清自己查看。
  
  在那篇关于阆苑的秘闻末尾,以朱红颜色写着五个大字,‘可生死相托’。
  
  阆苑是皇宫的一队侍卫统领,也是大野王朝那场举世闻名的萧关之战遗孤。
  
  十四年前,大明的发动灭国之战,大野王朝某位兵法在夏洲都首屈一指的将军,眼看所守险要城池即将被破,竟然将城中百姓尽皆屠杀,只让大明军队得了一座空城,那位将军随后惨烈战死。
  
  阆苑自认为不懂什么家国大义,只知道自己在父母尸体底下被发现时,那个十七岁的大哥哥,成了自己唯一的依靠。
  
  这些年来,自己努力修炼,努力学医,并不是什么爱好。而是那位让自己重见天日的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形销骨立。
  
  望着自己先生离去的背影,周正清不由的感叹,先生就是先生,三两句话就让这位自己认定的皇嫂,对自己印象有所改观。
  
  周正清搬出两个凳子,放在房檐下。阆苑瞥了一眼,倒是没说什么,直接坐下,安安静静的听着雨声风声。
  
  周正清试探着开口:“要不我们一会儿进宫看看”?
  
  没成想这句话直接惹毛了这个刚刚对自己有些好印象的‘皇嫂’。
  
  “他让你三天后再说,你就老老实实做你该做的,不要让他过多劳碌”!说着,竟然一扭头,将周正清连人带凳子用灵力直接扔进了屋里,然后一把关上房门,落个眼不见心不烦。
  
  周正清连忙补救说道:“要不然劳烦您走一趟,去皇宫找一些我要的其他秘闻谍报?顺道也能带个乐师回来”。
  
  门外这才传来声音:“你快些列出单子,我也好早点回来”!
  
  至于到底是早些去,还是早些回来只有阆苑自己心里清楚。
  
  一脸郁闷的写了几个朝堂大臣名字,这都是他即将要面对的人,还是得做到详细的知根知底。
  
  阆苑不是不知道周正清想的是什么,只是这个时候,周正清去了,也做不了什么,只是多个人束手无策而已。
  
  若是周正清出行,当然是阆苑驾车,若是阆苑出行,自有别人驾车。
  
  这皇宫内外谁敢将这位姑奶奶当做一般侍卫看待,即便是她跟皇帝去到哪位大臣家里,也都是与那位皇帝一同落座。
  
  车内,阆苑身旁是一堆周正清看过的谍报秘闻,在上面最明显的位置,有一份写着阆苑两个大字的卷轴。
  
  将手肘放在膝盖上,两手手心托着脸颊,左思右想还是忍不住翻开。
  
  没有看前面的各类介绍,直接翻到最后朱红字体批注,可生死相托五个大字整齐排列。是那个熟悉的字体,锋芒内敛,银钩铁画。
  
  翻开一侧车帘,通红的眼睛望着马车之外雨点滴落在青石街道上。
  
  同一时间,逸安镇中,天气晴朗,春耕伊始,忙碌中的庄稼汉子,白天晚上都会喝上几杯,所以小酒馆这阵子生意很好,只是不如姑娘的心情好。
  
  因为有人带来了远方的消息。那盒胭脂就摆在酒馆柜台最显眼的位置,那个彩色琉璃盒子看着就贵气。
  
  姑娘先想的不是打开看看颜色,而是按照时间推算,那个少年此时应该差不多刚刚才到京都。那这礼物该是在路上寄回来的,想必这仙家钱币应该不太好挣。
  
  远在他乡的周正清要是知道自己的锦忆姐这般想法,肯定会笑的憋出内伤,他周正清凭脸挣钱,确实是一般人做不到呀!
  
  姑娘拎着一大堆东西跑回糕点铺子门口,兴奋的晃着手里的信封:“奶奶、奶奶,小正清来信喽,还给咱们带了东西呢”。
  
  里面的赵老太太擦擦手,赶忙出了屋子:“赶紧念给我听听呀!可比赵久那小兔崽子强多了,不知道是不是在外面玩的野了”。
  
  锦忆姑娘拆开信封,模仿着周正清的语气:奶奶,锦忆姐姐亲启,问奶奶与锦忆姐姐平安,一别多日。我与韩先生自从离乡,旅途顺利,只是日夜思念。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我应该已经平安到了京都。锦忆姐,寄回去的东西都还不错,价钱可不便宜,盯着点老太太,不要轻易送人,有时间就尝尝,补一补身体,怎么也得长命百岁才是。
  
  另外,外面的小姑娘也不是很好看,小久哥应该没被迷住。有消息说他已经先到了地方,等我到了京都,见了小久哥肯定让他回信。勿念,周正清。
  
  老太太感慨着:“人家小正清就是比赵久稳重,别看年纪稍微小了点,顾家呀”。
  
  原本还很开心的锦忆姑娘,读了手里的信,脸色顿时有些阴沉。
  
  因为周正清在这信里谎话连篇,她虽然不知道那位韩先生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但这一路明显就是让周正清独自面对的。
  
  另外这里面的一路平安,不用想也知道是假的。还有,周正清的那位小久哥,压根也没去什么京城。
  
  所以信里说的,外面的姑娘不好看,会不会也是假的呀。出门一趟,好好的淳朴少年,貌似学坏了呀。
  
  见到老太太回了屋里忙活,锦忆姑娘有些气鼓鼓的将书信收起,连带着那盒胭脂,一起放在了糕点铺子,独自回了酒馆。
  
  三天时间,眨眼便过。周正清穿上昨日送来的黑色蟒纹朝服,胤王府门外,那位阆苑早已备好了车马,昔日的小镇少年,今日便要以王爷身份上朝。
  
  Ps:大家喜欢的,可以点点收藏,投一投推荐。万分感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