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弋鱼 > 三国鼎立 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

三国鼎立 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

三国鼎立 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 (第2/2页)

所以和尚在这几天里,凭借着万法不侵的特殊体质,以朝堂上开出的文牒和地图,直接坐上了朝廷舰船,前往边境渡口吕南城。
  
  和尚同样清楚周正清的秉性,即便未曾看到什么人暗中跟随,也是加快了行程。通过这种方式告诉那位‘爱酒’的朋友,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军武院,是大明年前冬季设立。主要教授兵法与那部将军阵技击融为一体的修炼之法。暂时归兵部节制,却并不由兵部全权管辖。
  
  军武院内,分为军、武两科。军科授兵法,武科主修炼。
  
  将一些未曾参军的年轻书生从郡学选拔,进行有条理的教授。把这些学子,放在军武院内,设为初、中、高三期,每期为一年作为时限。
  
  又在军中,将一些需要在军武院学习的将军、校尉同样分批次轮流放在军武院别院中,单独教授。同样是初、中、高三期,但每期只有四个月。
  
  去年冬季,将那些第一批进入的学子,以严格的新式练兵之法要求。那三千莘莘学子在起初还想挺直‘文人的脊梁’,只是没多久,便完全没有时间思考这些有的没的。
  
  这样做的效果也显而易见,这才刚刚三个月,操练军阵已经非常熟练准确。
  
  在军武院将自己的新式练兵法训练成功之后,那位国师将一些不太妥当的规定微调,又迅速放进整个大明军队。
  
  阻力颇大,却不是来自将军校尉,而是来自下层。这样的严格操练,会大量的消耗钱粮。
  
  至今,大明军队中,大都已经在使用新式练兵法。而将一些将军、校尉抽调到军武院,也是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月初,周正清被阆苑送到了军武院。胤王府的事务已经全部交给了郑步月,每隔九天的旬假,他才能回去一次。
  
  那位国师让周正清自己选,是要去军武院还是军武院别院。百般考虑之下,周正清选择了军武院。
  
  他从未踏足过军队,即使看过些兵法兵书,却与那些久经沙场战阵的将军,相差甚远。有些事情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忙中出错。
  
  周正清作为一个突然闯入者,加入了这些刚刚从三个月一次的大旬假中返回的学子队伍中。
  
  从现在起,在那场战事起来之前,他将在这里度过。与他同时到来的,还有另一个人,那位黎尚书的小儿子,黎霁。
  
  米梦鞍,那个小时候扎着两个羊角辫,从不像其他女孩儿一般会脸红,也从不爱哭。黎霁从小就喜欢跟她一起吃饭,读书,打闹。直到现在也是一样,他问过她想嫁给谁。她说:“我要嫁给一个将军,他会骑着马,将我娶回家”?
  
  所以,他来了。
  
  周正清走进军武院,人很多,甚至有不少的女子。
  
  全都是统一的蓝色窄袖窄身服饰。还没等他叫住一个同窗,就被人拍了拍肩膀:“朋友,你也是新来的吧!跟我走,这里我熟”。
  
  周正清看了看这个比自己高出一些的白衣公子,一手拿折扇,头上戴着琥珀束发冠,倒是有些翩翩公子的意思。
  
  男子一边走一边自我介绍:“我叫黎霁,从小在京都长大,我看你不像京都人吧,外地来的”?
  
  周正清点点头,又搬出了在桃源村用过的那个假名:“我叫周全”!
  
  黎霁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周全’,看打扮,也是富贵之家,还有一境修为在身,就是性子有些呆,初来乍到,留着做个小跟班也不错!
  
  那边被当作跟班的周正清也是暗自琢磨,他看过的大部分朝臣的详细卷宗,没听说黎尚书家的小儿子也要来军武院。但从这性子和打扮上来才想,也不可能是别人。
  
  带着自己小跟班的黎霁那出一张地图,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才再次迈步:“我跟你说,这军武院很大,现在应该是有三千人以上。你这几天就跟着我,免得走丢了找不到路,不出意外,咱俩应该是住在一起的”。
  
  在军武院走了半晌,算作熟悉道路,又跟着黎霁在一处屋里,用一封带有官府印章的文牒核实身份。给两人发了合身的制式衣物,又分配了舍房。
  
  这里的舍房,每间十人,周正清本以为自己也同样,结果却只有四个人。
  
  另外两个人各自介绍之后才发现,一人是军武院原本的学生,另外一个跟黎霁与周正清一样,是新来的。那个新来的还跟黎霁是老相识,是兵部尚书计槎的儿子计引春,一身青色儒衫,眉清目秀,跟黎霁一见面,俩人都是很意外。
  
  计槎是一位年轻的神纳境,不仅本身修为极高,而且对于兵法韬略战阵都有着很深的研究。当年在那场两线作战中的禹国战场,由这位兵部尚书全权做主指挥。
  
  若不是给当时年轻的皇帝留着面子,恐怕最先结束的战场就是禹国境内。
  
  计引春也是在自己父亲的逼迫下来到了军武院,没有强求他当个将军,只是送他来长长见识,虹气境修为,又是个温润性子,实在不适合统兵。
  
  剩余的那位叫宋景,体格健硕,眉眼棱角分明,来自大明南方的丛州羽湘郡,是位真正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
  
  家中父母都是普通人家,凭其学识修养等各个方面在郡学出类拔萃,得以入选军武院。也是周正清特意要求的,与他同一个舍房。
  
  那位黎霁自告奋勇:“大家都是第一天认识,又是在京都这块地盘上,怎么也得吃点好的。外面有马车等着,咱们能赶在日落前回来,反正还有大半天的时间呢”。
  
  从小玩到大的计引春第一个起哄:“能花到你们黎家银子的机会我可不会错过”。
  
  黎霁看到小跟班周全点点头,又看向那个原本就已经在军武院度过三个月的宋景。
  
  宋景收拾着行礼:“我现在可没银子请你们”!
  
  黎霁走过去,看着这个比自己还要高出半头的壮硕男子:“从这里出去的时候,还愁没银子”?
  
  宋景放下手中的东西:“冲着你这句话,可以交个朋友”!
  
  四个人,坐着一辆早就等候在军武院门外的马车,在京都中最大的酒楼挂桐楼落脚。
  
  原本是好好吃着饭的,黎小公子只说没什么滋味,又要上了两壶好酒。
  
  宋景差一点跳脚,军武院的规矩可是有一条不许饮酒。结果一直不声不响的计引春,不知道哪里学来的劝酒词。
  
  架不住计引春的文采过人,一顿饭吃完,那些词就没有重复过。又都是年轻人,喝起来直接将那军武院忘在了九霄云外。
  
  黎霁不住地说着那个米梦鞍米姑娘,天姿国色,仙女下凡,做梦都想娶回家。要不是她喜欢将军,自己才不来这个鬼地方受罪。
  
  计引春也认识那个米梦鞍姑娘,是朝廷那个靖边大将军米烈的家的闺女,同样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在他的印象中,那个姑娘虽说极有个性,却算不上什么倾国倾城。那个米烈将军,有两个儿子,都不怎么受父亲待见,却是非常溺爱这个小女儿。
  
  周正清被黎霁三句话离不开的‘喜欢’二字勾的,也是很想念那个逸安镇的家,不由自主的喝了不少。
  
  最后只有宋景与计引春还算清醒,将那两个醉鬼背回房舍。
  
  第二天,四个人在军武院就算是扬名了,当某个军中退役下来的将军在检查房舍的时候。四个人一身酒气不说,还有两个怎么都叫不醒,嘴里各自念着一个姑娘的名字。
  
  Ps:是不是我章节太少的原因,怎么大家不愿意收藏呀!5000字良心作者呀!
  
  跪求收藏推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