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石缘 > 第二十九章 历史密雾

第二十九章 历史密雾

第二十九章 历史密雾 (第2/2页)

刘凡疑惑地打开木箱,只见满满一箱子书籍,少说也有二三十套,每套书籍均用函套封装,书籍及函套均精美异常,最上面放着一张折叠的宣纸,刘凡随手打开一看,宣纸上竟然是用阿拉伯数字排列而成的杨辉三角,心里想着这丫头竟然马上活学活用了,其下用字体隽秀的小楷一一罗列了杨辉三角的一些基本特性及应用,刘凡大体浏览了一下,已经与后世之人总结的所差无几,心里感慨这丫头真是一个难得的数学天才,也明白这丫头的意思让自己看看对杨辉三角特性的总结是否完整,但通篇只是排列的数字和特性的总结,没有一句请求刘凡给予指导或提点什么的语句,只是给送书的仆人带了一句等待回信的话,刘凡不禁暗自一笑。
  
  稍微沉思了一下对侍卫说道,“你对来人说一句,‘每一行之和也是二的次方’就行了。”
  
  心里想道,“杨辉三角博大精深,稍微提示一下就成,让她自己去研究和挖掘,说的太多,倒有可能会拔苗助长。”
  
  等侍卫离开,刘凡才一套一套将书籍搬出来查看,仅历史书籍就有十几套,几乎囊括了自史记以下的所有正史,至唐书为终。
  
  在另一个世界刘凡就收藏了一套中华书局的二十五史,知道对唐朝历史的记载有旧唐书和新唐书两部,分别为后晋刘昫和北宋欧阳修所编著。
  
  而此唐书的编著者则为大齐范程。与刘凡刚来到这个世界的猜测差不多,估计目前的大齐是继承了唐朝的统治,历史在这里变了样,和另一个世界的历史记载走向了两条不同的平行线。
  
  除历史书籍外,尚有论语、孟子等一些这个时代比较常见的应试书籍,而格物方面的书籍仅有两套,分别是一套《四民月令》和一套《齐民要术》,主要讲述的还是农业方面的知识居多,这与古代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息息相关。
  
  不久,他就在《唐书》卷十九下·本纪第十九下·僖宗一节中找到了对大齐立国的表述:“广明元年十一月辛亥朔。己巳,太祖陷东都,留守刘允章率分司官属迎谒之。壬申,陷虢州。丙子,攻潼关,守关诸将望风自溃。十二月庚辰朔。辛巳,占据潼关。时唐左军中尉田令孜专政,宰相卢携曲事之,相与误谋,以至倾败。令孜恐众罪加己,请贬携官,命学士王徽、裴彻为相。甲申,宣制以户部侍郎、翰林学士王徽、裴彻本官同平章事。贬右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卢携为太子宾客。携闻太祖大军至,仰药而死。是日,僖宗与诸王、妃、后数百骑,自子城由含光殿金光门出幸山南,文武百官僚不之知,并无从行者,京城晏然。是日晡晚,太祖入京城。壬辰,太祖据大内,立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看到这里,刘凡禁不住感慨不已,这里说的太祖是唐未农民起义军黄巢啊,原来这个另时空的历史竟是这样的……。
  
  书中记载,黄巢入长安后,“整众而行,不剽财货“,群众达百万军,入城后,军纪严明,闾里晏然,晓谕市人:“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
  
  “向贫民散发财物,百姓列席欢迎,壬辰日即当月二十九日,黄巢进到皇宫大内,建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自金统元年开始,大齐内部整肃军纪,轻摇赋税,对外先后击灭大唐旧将王重荣、秦宗权、赵犨、李克用等,平灭朱温叛乱,并于金统三年俘僖宗于西川,唐遂灭国。
  
  在另一个世界里,黄巢在封建统治者眼里是流寇,杀人无算,还有盗墓、吃人等恶行。所以,传统史学家根据这些材料认为他是恶魔。
  
  但是我们的史籍的评价是本着历史的客观性给出的一个较公正的记载与评价吗?翻阅被标榜为准确历史的二十四史和一些封建文人的个人记录却几乎一致地给黄巢给予了相当恶劣的评价,完完全全地抹杀其先进性和正确性,将起义军妖魔化,将他们描述为食人肉,饮人血的恶魔。
  
  是的,在起义过程中起义军是做过不少滥杀无辜的事,但请问一支这样的起义军又如何能沉重打击当时的唐朝统治,并且把唐统治者驱赶出长安,使其狼狈地逃亡四川?
  
  如果是像历史记载的那样,答案自然是不能的,但是起义军却做到了,这就说明历史的记载至少来说是不完全准确的,那些被记载说是被起义军所屠杀的百姓中,一定有一部分是被唐军所杀,然后被强加在起义军的头上,反正起义军已然失败,在封建统治的时代,将不会有人替他们翻案,即使加在他们身上,他们也是不能辩驳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将由胜利者写出”、“封建社会的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恐怕才会是真相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