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地府的五千年 > 第三十章、游历

第三十章、游历

第三十章、游历 (第2/2页)

现在不是以前了,现在的地府兵强马壮,不太需要阎君们动手了。而且对方最强的也不过是天仙,拿来练兵正合适。
  
  长安距离曾经的秦都咸阳并不远,比起曾经的咸阳城,今日的长安更多了几分富贵。我望向未央宫的方向,在那里,这个帝国的君王似乎并不开心。
  
  刘盈的步伐很慢,脚步也很轻,这并不是他刻意如此,而是身体虚弱所致。太医说他并不适合过多的操劳,他只是苦笑,哪里有他操劳的份,他那位英明果敢的母后已经包办了他所有的操劳。
  
  他今日要去拜访留候,那位被他母亲强行留在朝中的活神仙。他对留候很感激,如果没有留候,只怕他在太子的时候就被废掉了。他母亲也很感激留候,因为留候献计保住了他的太子位,他母亲才成为了今日的太后。大秦宣太后之后的第二位太后,秉持国政的伟大的太后。
  
  刘盈又咳出了血来,推开旁边要来扶他的太监,晃着身子向宫外走去。
  
  吕雉已经不再年轻,却也并未显得很老。她嫁给刘邦的时候正是青春年华,如今也不过才四十出头,还保留着一个女人所具备的美丽。但她不仅仅只拥有美丽,她还拥有着这个帝国最为至高的权力,同时还有着一丝难以去除的愁绪。
  
  她总觉得儿子还太年轻,在国事上太过幼稚,驾驭不了那些曾追随刘邦开国的大臣,也挡不住在北方虎视眈眈的匈奴。
  
  匈奴的冒顿单于又给她写了一封信,要很多的粮食和美女。她只能给,在这种事情上,她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这个庞大的帝国也有她的一部分,开国的功劳并不仅仅属于刘邦和他的那群功臣,她与她的家族也付出了许多,她的委身下嫁就是最大的一种付出。她爱她的儿子,她爱这个帝国。
  
  张良的府邸里,很多学子在庭院中跪坐,他们在等候这位传奇的人物讲授黄老之道的学问。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是长安的城隍和所有不需要当值的判官兵卒。张良是天界的天仙黄石公弟子,虽然黄石公也只是一个天仙,但地府的神仙加起来也不多,很多阎君都还只是天仙的修为。张良作为仙人弟子,他的讲道对于城隍府的判官兵卒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当然,城隍除外,长安的城隍是个地仙,碧游宫的三代弟子,和杨戬、哪吒同辈。虽然修行差的很远,却也是出身名门,过来听张良讲道也只是凑个热闹而已。
  
  我是在刘盈进门的时候一起进来的,刘盈和学子们自是看不见我,城隍看得见我但并不认得我,城隍旁边的判官既见得到我,也认识我。
  
  这个判官是夏朝末期的大臣,叫关龙逄,因进言而被夏桀所杀,被留在地府做了判官,后来地府派人入驻城隍府,他就交了申请,被派到了长安来。关龙逄是个很低调的判官,也是地府上一批封的鬼神之一。
  
  “长安府判官关龙逄参见君上,君上何时到来?长安城隍府并未接道地府行文。”
  
  城隍这才知道我的身份,也是施礼参拜:“长安城隍见过阎君大人,大人此来,可有吩咐?”
  
  我摇头道:“无需如此,我来人间只是游历,并无公务在身,你们各自行事便好,无需在意我。今日到此,也只是来看看张良而已。十阎君很看好他。”
  
  关龙逄笑道:“说起来我还接到过地府的行文,是十阎君发过来的,要求密切注意张良、萧何、陈平三个人,一旦死下来要在第一时间送往阎君殿,而无须经过判官府。”
  
  我点头,说道:“是得盯好了,尤其是张良,张良是最有可能修成尸解仙的,一旦死下来可能就是地仙,你们要看住了,不要生出乱子。”
  
  城隍笑道:“大人放心,我在长安布置了师门秘法,只要不是天仙,都跑不了。”
  
  我问道:“可是碧游三才阵?”
  
  城隍惊诧道:“大人怎么知道我师门秘法?”
  
  我笑道:“昔年曾在碧游宫听道,有幸听闻。”
  
  又和他们两个闲谈了几句,却见场上的学子都肃静了下来,张良缓缓的从内院出来,朝刘盈行了大礼。
  
  刘盈将他搀扶起来,笑道:“今日是留候讲道,朕也是来听讲的,留候尽管施展,无需在意朕。”
  
  张良再次躬身一拜。迈步走进庭院,学子之前有一个蒲团,那是给他准备的。他站在蒲团后面,却不急着坐下来,而是朝着东面又拜了三拜,众学子不解,张良也不解释。
  
  我看见张良对着我和城隍的位置拜了三拜,有些惊讶,道:“他竟然可以感知到你我的存在,黄石公能教出这样的弟子,可见也不简单啊!”
  
  城隍说道:“黄石公毕竟是玉虚宫的门下,赤精子的弟子,平日在天界虽然低调一些,却还是有些本事的。当然,和地府的诸位阎君相比,还是远远不及。”
  
  我笑着点头,他这话不算是恭维。地府的神仙在同境界都要比天界神仙更加高远一些,大抵是见惯了生死,无谓了悲欢,更加贴近忘情的境界吧。
  
  张良开始讲道,先是讲黄老之道如何治国,然后是如何修身,最后是如何静心。学子大多有一点不解,按照正常的顺序应该是先讲静心,然后才是修身和治国,为何颠倒过来!
  
  我却知道,这是张良在传修道之法,可惜在场的都是庸才,无法领会。倒是刘盈有些感悟,却受限于体弱,无法参悟更多。
  
  张良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对刘盈拜道:“陛下身子太弱,有暇时,不妨抄写道德经,凝神静心,有助于养生。”
  
  刘盈苦笑两声,并不答话,只是让左右内侍扶着走了。
  
  等到皇帝走了,张良才又对着城隍拜道:“张良有幸,能引上仙到此,上仙可否现身一会?”
  
  城隍尴尬的看着我,神仙一般是不会见凡人的,除非凡人先看到了神仙,这证明这个凡人有缘,可渡。但张良的情形有点不同,他是仙人弟子,但自己只是凡俗,虽能感应仙神,却看不见仙神。让城隍只觉得见也不是,不见也不是。
  
  我看出他的尴尬,就说道:“你且去见他一见,他若问你天界和地府的状况,你不妨据实回答。”
  
  城隍拱手应道:“是,谨遵大人令。”
  
  城隍现身去见张良,判官带着兵卒在一旁等候,我不再过多逗留,嘱咐判官在城隍府给我留一间屋子之后,就离开了张良家,去见这长安城中的世情百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