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元璞随笔 > 第一卷:元璞文集 放羊的二婶

第一卷:元璞文集 放羊的二婶

第一卷:元璞文集 放羊的二婶 (第2/2页)

那段时间,每次黄昏归来的时候,我几乎都可以看到二婶和她的小羊,一开始我还以为只是偶然的相遇。
  
  但是时间长了,我慢慢注意到了她那僵板的面容和那空洞的眼神。
  
  偶尔的听到从西面传来的一声摩托车的鸣笛声时,她那无神的眼睛重会忽现一丝的光亮,但随着车上的人影渐渐的靠近,她的眼神又出现了灰色的哀怨。
  
  我好像明白了,原来她每天呆坐在这里,其实就是借着放羊的幌子,在这里苦苦的等候“丈夫”的归来。
  
  听村里人讲,从她丈夫死后,她也就自然的不再做村里的女知客了。但仍然和原先一样辛勤劳作着,努力的供养着两个上大学的儿子。
  
  只是从那以后,她几乎天天都这样,到傍晚就到那里放羊,等候。
  
  有一次,下了很大的雨,还有人发现,她还在那里抱着雨衣呆呆的坐着。
  
  被好心的邻居拉回家时,发现已经分不清她满脸的泥水,究竟是雨水还是泪水了。
  
  黄昏的村边小桥边,一个孤独的石雕般女人,几只散放的羊儿。
  
  一声声的摩托车汽笛声,伴随着一次次的失望和哀怨的叹息,构成了一幅凄美的黄昏画卷
  
  偶尔的,我又想起了村里的另外的一些中老年寡妇,她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中年的时候就失去了丈夫。
  
  姑且不论她们原来是否恩爱,但她们都在丈夫走后没有选择改嫁。
  
  可能更多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们,她们默默的留在了孤独冷寂的家中,含辛茹苦的把孩子们拉扯成人。
  
  有人说她们是为了封建的名节,但更多人认为她们自己可怜的孩子,而选择沉重而又艰辛的守寡生活。
  
  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不可得知,也不愿深究,但我深深地为她们这种执着和坚韧而感动。
  
  不经意间,我又发现了一个她们的共同习惯。
  
  那就是在孩子们长大成家之后,她们便默默的自动淡出孩子们的生活,买上几只小羊,开始自由散漫的“放羊”生活。
  
  我个人感觉,她们应该并不只是把羊儿当成一种单纯的赚钱牲畜,而是把它们当成了一种灵魂的寄托和沉重的慰籍。
  
  她们在空旷的田野里与羊儿相伴,与羊儿交谈,把自己孤闷的心扉对羊儿敞开。羊儿默默的看着、听着,偶尔还会似懂非懂的依偎在主人的身边,像是寻求彼此的温暖……
  
  诚然,关于“寡妇”一词,在民间更多是这样那样的流言恶语。
  
  比如什么“寡妇门前是非多”、“寡妇多是害人精”等等的无聊话语,也正是由于这些“真理”的流传,直接导致了“寡妇”这个劣势群体的极度苦闷与压抑。
  
  所以她们很多人,默默选择了孤独的生活下去。
  
  但我隐隐的感觉像二婶这些“寡妇”和她们借以慰籍的羊儿,恰恰与禅宗的“佛”和修真人的“道”,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姑且不论,我这荒诞不经的醉后昏话。
  
  她们那一张张的褪色发黄的男人照片,不正是她们心中的“佛”和“道”吗?她们那一只只寄托情感和灵魂的羊儿,不正是她们执念中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