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草根警察 > 第三十章 未雨绸缪

第三十章 未雨绸缪

第三十章 未雨绸缪 (第2/2页)

历史上,也有不少大家族,在思索对接班人的培养问题。有的人家让子女去享受,去挥霍,为的只是让他们对这一切都习以为常。真的执掌家业后,才能对外来诱惑视若无睹。
  
  虽然这种教育,大部分是失败的,到最后只是培育出了一批纨绔子弟。但也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抵御诱惑,就必须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只有当自己有了钱,才能保证自己做好官,做清官,这就是龙若海的想法。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让妻儿父母整天为衣食住行而流泪,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清官的道路上能走多远。现实与理想,这是一对很实在的矛盾。面对这种不容回避的矛盾,他又将如何抉择呢?
  
  在和两个死党探讨这个问题时,许文杰对这个观点是嗤之以鼻。他用手指着龙若海说:“你是读书读傻了吗?要是当官不发财,大家千方百计的要做官,又图的是什么?
  
  自古以来,就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话。所以说,事业和金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看起来是分开的,实际上是溶为一体。甚至于,这两者和爱情也是一回事。”
  
  许文杰的理论也有几分歪理。他强调说:“个个都知道会说金钱不是万能。我承认,金钱是换不来爱情。但是,你如果没有金钱,连老婆都娶不上,还谈什么爱情。你总不能让老婆孩子住在露天下吧?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衣食无忧,可以和那么多的姐姐、妹妹去探讨爱情。喂马的焦大有酒喝就已经足矣,还敢去想什么爱情吗?呵呵。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刘强是龙若海的支持者。他当然要帮着辩论,并且用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既要做清官,又不能找罪受。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参加到经济大潮中去。我到温州去看望一个亲戚,人家招待了我一餐,就用掉几千元。看到我目瞪口呆的样子,主人解释说,只靠工资是不可能这样招待你们的。
  
  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经商。就是把放在银行的钱,变作活钱。当然,他那种意义上的经商,是一种与金钱与权力相结合的经商。意思是说一个家庭,最好的搭配,就是一个从政,一个从商。不要收受贿赂,只是打了一个擦边球,就能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十分舒服。”
  
  这个故事对龙若海很有启发。当然他不会去以权经商,因为他也没有权。但让自己有限的钱变得活起来,应该还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上次去石磊家,龙若海就想和磊子哥探讨这一方面的问题。只是因为石磊忙着接待参加办厂的工人,才没有来得及交谈。回家以后,他也曾和父亲分析了其中的利弊。
  
  只是因为不清楚石磊的底细,才没有贸然提出参股的想法。涉及到钱财的事,再好的情谊也不好轻易开口。不然会让人产生误解,以为你是得了‘红眼病’,贪图别人的财富。
  
  今天石磊将情况一说,龙若海反而放了心。父母亲是下岗工人,在亲戚的厂里投一点股份,合理又合法。而且拣在这个时候投资,有很多的优越性。
  
  首先是石磊处于困难期,属于是雪中送炭。要比日后企业红火以后,再去锦上添花要好得多。其次石磊是家里人,知根知已,品德靠得住。不至于会让辛苦积存下来的钱,被人打了水飘。
  
  还有,就是从刘强的介绍中,纺织行业的形势比较看好。此时投资,要比把钱放在银行好得多。弄得好的话,能让自己一家的生活提前进入小康社会。也能让自己在日后的工作上,更好地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考验。
  
  父亲听他一说话,也就明白了儿子的意思,爽爽快快地表态说:“行,家中全部家产凑起来,能凑上五万元钱。就都给你吧,石磊。”
  
  刚听这话,石磊还有点犯楞。等到确认以后,他有点欣喜若狂。如果不是因为缺乏资金,自己也不至于在纺织配件厂,白费那么多口舌,还达不到效果。这五万元钱,的确是及时雨哩。
  
  他也是个明白人,立即表态说道:“姨父,姨妈,小龙,谢谢你们的支持。钱放在我这儿,保证少不掉的。我们原来的资金是四十五万元股金,加上你家的,就是五十万了。
  
  这样的话,你们就占百分之十的股份。亲兄弟,明算账。明天我就让厂里的会计来,把合同给你们送来。签好了合同,大家才好办事。”
  
  石磊走后,龙若海还是继续着自己那平淡无奇的生活。生活就是这样,在平静与动荡之中交错前进。不会有永久的平静,也不会总是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