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术山寻龙传 > 第二部 术山魁首 第一章 术山普世经

第二部 术山魁首 第一章 术山普世经

第二部 术山魁首 第一章 术山普世经 (第2/2页)

众人交头接耳后,李总开口问道。
  
  老先生点点头,示意李总坐下。
  
  “能沉气方为大者,处事不惊不乱于心就不错于行,诸位安静!”
  
  老先生说这句话时候,眼内精光大盛,气势威严!
  
  众人在老先生这句话后迅速平静了下来。
  
  待众人安静后,老先生面容缓和,轻轻对我说道:
  
  “陈远,爷爷给你讲个故事,众位中很多人想必也对我的身份猜测不透,事到如此索性就给大家交底吧。”
  
  “我已经十五年不曾走动江湖,但是术山魁首的名号却仍名震大江南北,老夫年过古稀却也是从孩童到少年,直到有一年......”
  
  原来老先生少年时家境殷实,饱读四书五经。建国后,他们家很快被分了家产,父辈被迫进入钢铁厂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他则只能跟随上山下乡的大军进入到广阔的农村。
  
  他细皮嫩肉手无缚鸡之力根本干不了农活,与他在一起下乡的同伴是个比他体格更差的瘦小青年,名叫宋二晓的天津人。两人总是形影不离,天天在地里磨洋工,更别说修沟渠开山路了。好在两人能给大家演相声唱军歌解闷解乏,有时候也能写写大字报什么的,所以村长和队长们在劳动上并不为难他们,但是只能算作半个劳力来记公分。
  
  在那个全民饥荒的年代,全个劳力都吃不饱饭,更何况他俩。于是这两人就总想法解决肚皮,夏天在河里摸鱼扣螃蟹,冬天就到地头挖田鼠等充饥。可是下乡后的第二年的冬天,该挖的田鼠早就被挖净了,两人实在饿的前胸贴后背了,他们实在饿的受不了就偷跑到河里砸开冰冻用破蚊帐捞鱼。开始时候,两人只在离岸较近的冰面砸洞撒网,但是忙活半晚上也捞不上鱼来。两人总结,蚊帐挂不住鱼是其次,关键是水太浅,没有大鱼经过,于是合计改变方式第二天晚上再来。
  
  终于熬到第二天晚上,两人套上夏天秋天,总之把能套上的所有衣服都穿上后冒着小雪又来到了河边。天虽然下雪,但是想到捞到大鱼后回去热腾腾炖大鱼的情景倒也不觉得冷。
  
  两人说干就干,一番忙活后终于在深水区砸开大面积的冰面,他俩用木棍各执一头伸到水底下网抄底。果然不多时间,两人感觉撒下去的网渐渐的越来越沉,均心想:这一网肯定收获不少!可是两人没想到那破蚊帐不知用了多少年了,根本不结实,还没等起网就破了,宋二晓眼看到手的鱼火锅要泡汤,也不管河水蔓延到冰面,急忙奔过去想从破损处再捅上木桩抄网,可是这一奔就滑入了冰窟窿,速度太快连老先生手里的网都被拽掉!
  
  老先生无法救人就急忙喊来村人,但是冰窟底下水流湍急,而冰面上又下了薄薄一层雪更难以寻找,众人举着火把和汽灯沿着河道走了很远都没有发现尸体,只能待天亮再仔细寻找。
  
  发生这件事后,老先生极度悲伤,怪自己意志不坚定忍受不了饥饿,更怪自己的异想天开破冰网鱼,虽然宋二晓不是为自己而死但怎么说那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而且两人通过一年多的交往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老先生收拾了宋二峰的遗物等待他的家属到来,其实也没什么遗物,衣服早都套上了,只有两张照片和破缸牙刷以及学生证和几本书。
  
  老先生本以为革委会组织会因这件事对他严厉的惩罚,却没想到县里直接派人把他接到了镇上,最后老先生才知道宋二晓总归是因为饥饿而死,乡里县里的头头们反而受到上级极大的问责!这种让知青饿死的事情严重影响了这个县里的荣誉,于是忙亡羊补牢给老先生在镇上安排了教书先生的工作,吃饱饭是没什么问题了,可是作为惩罚,老先生五年内不准探家更不准离开这个偏僻的乡镇。
  
  宋二晓的父亲来到后并没有过分悲伤,他说早算到会有大难,但自己根本无法随意走动,他也遭受了严格的批斗拘押,怪只能怪上天偏要收他。他无法见到宋二晓的尸体只能对着仅有的几样遗物哭了起来。
  
  原来宋二晓的父亲在天津是很有名的风水师,在那个年代这种职业简直比资本家的身份更令人唾弃和针对,他在城里早被折磨摧残的不成人样了。
  
  老先生心中有愧,就认宋二晓的父亲为义父,他义父告诉老先生宋二晓还有个哥哥叫宋一辰后就回去了。
  
  回去前,他义父把宋二晓的两本破书送给了老先生,说这东西在城里是炸弹,在农村则是至宝,他要老先生没事时候多看看,以后会用得着。
  
  教书先生的工作相当清闲,毕竟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根本没什么教育概念,一个班从七八岁到十几岁的都有,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旷课去劳作赚公分。老先生很想鞠躬尽瘁的为农村教育做出贡献,可是奈何时代不允许,于是索性把广阔的时间用在研究起那那本修补过的破书上。
  
  这一看才有了后来术山魁首的名头!
  
  这本书并未提及写于何代,开篇就是对《易经》阐述的易理、阴阳、地理、天象、历法、卜筮六方面的解读,术山祖师说周易博大精深,内容深奥如海,他耗费一生之能也仅仅感悟到阴阳地理这两项三四成的内容。他说即使只三四成的理解也已经属于世外高人,古往今来怕是只有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李淳风袁天罡刘伯温之贤能先辈窥得更多了,而这些人皆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皆拥有治国平天下之能。
  
  术山祖师深感对先辈之贤能大术不可逾越、寻山堪舆断理能力不可翻越的尊敬固将书名定为《术山普世经》。
  
  我想,看来术山祖师应该起源于明代中晚期之后了。
  
  老先生继续说道:此书隐晦难懂,还需实践验证及摸索推敲极其耗费精力,每每看来均头疼欲裂天旋地转。他也明白了宋二晓为什么不曾翻阅此书,更不曾对他提及的原因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先生对此书也已有所小成,他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风水宅师,当地人盖房挖土甚至红白喜事皆求他指点。
  
  如此过了三年,这天老先生下课后正给镇上革委会主任的老丈人指点修坟之所时接到了家中来的急电,电报上说他父母在钢厂冶炼时被钢水浇身生命垂危,速归!
  
  老先生大急,赶紧请示镇革委会主任,这个主任说违抗命令肯定无法通融,但是可以用开办公事学习的方法去到市里,再经过市里革委会办公室审批或能回到省城而不受惩罚。
  
  老先生自然是等不及,他到县里就搭车直接回到了省城。
  
  在医院老先生见到已经不成人样的父母,痛不欲生。
  
  最终,他父母没有挺过来,一直到死也没有对他说出一句话,只在咽气时豆大的泪水盈在眼眶中。
  
  老先生安葬了父母,痛恨自己没有尽到孝道,也没有学好《术山普世经》,哪怕对卜筮之法稍有理解也能算出家中大事从而提前规避。
  
  书中提到的卜筮之法由于术山老祖所解不多,自己当时并未在意,没想到自己现在却经历此劫,后悔不已。
  
  因为逃离劳动的身份,老先生根本无法留在这里工作,更没法回到农村。于是他就了然一身到了天津看他的义父,到了天津打听了几天才找到宋二峰家,却没想到他义父经不起红卫兵的折磨,在宋二晓死后的几个月后就自杀了。
  
  老先生见到了宋一辰,两人诉说着家变唏嘘不已。
  
  宋一辰并没有继承术山之术反而让学了医,他现在人民医院担任内科大夫。因为他父亲的事情他也挨了不少批斗,直到现在封建顽固分子和牛鬼蛇神虾兵蟹将的帽子仍没有摘掉。
  
  老先生问起他可曾得过义父的真传,宋一晨直摇头,他说老父亲严禁他学习阴阳风水之术,说他若得参悟定然遭受天谴。而老父亲想传给宋二晓,但是宋二晓却资质愚钝根本不把心思用在术山之术的研究上。
  
  宋一辰把老先生带到他父亲的卧室,里面空空如也,最后宋一辰爬上屋顶掀开苇子后掏出一面刻有《术山阴阳祖师之灵位》的灵位交给了老先生,他说他父亲死前把所有书籍图册全部烧毁,并嘱咐若有人来找就把这灵位给他,没想到还真来了。
  
  于是老先生就在宋一辰家住下,但是没有工作,他父母那点抚恤金也损耗殆尽,而宋一辰情况也不乐观,由于他身份受到审查只有少的可怜的工资,他总是下了班赖在医院食堂蹭饭,然后节省出半块馒头就是老先生一天的口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