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清卒 > 第三十七章 化学课之银镜反应

第三十七章 化学课之银镜反应

第三十七章 化学课之银镜反应 (第2/2页)

赵娥喜滋滋的接过了镜子,踮起脚把小脸和张石川的脸贴在一起,然后用镜子照了照,镜子里反射出两个稚气未脱的小小少年,赵娥甜甜的一笑,漏出一颗小虎牙。
  
  “啊,这要是有个手机多好,拍下这张照片……”正想着,张石川的脸蛋被赵娥的小嘴轻轻啄了一口,然后小丫头抱着镜子飞快的撒丫子跑掉了。
  
  “咳咳……川哥,这喜酒啥时候喝啊?”冯树秦贼兮兮的看了看张石川,又看了看赵元化。
  
  “嘿嘿嘿嘿嘿嘿……”赵元化傻笑着看着刚刚被丢进溶液里的玻璃,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傻笑什么。
  
  “我!小娥……她还是个孩子啊……”
  
  “西洋镜!”王钧看到镜子的反应和其他人截然不同,显然,他见过这玩意。
  
  “对,就是西洋镜,不过现在不是西洋才产的了,还是叫它银镜吧。还有这个,一起拿去卖,价格你看着定,我相信你的眼光。”
  
  张石川说着把一个寸许的小玻璃瓶拔掉塞子递给了王钧:“洋人叫它香水,有些俗气了。你若是有更好的名字,自己拿主意吧。现在京师里也有的卖,都是西洋传进来的,你可以买一些回来对比一下。现在咱们能做的只有这几种香型,日后还会增加。香水和镜子都是女人家喜欢的东西,你放在一起卖,香水要卖得贵一些,若是多买几瓶,送一面镜子也使得。咳咳,好了,这些小细节不用我操心了,你自己发挥。”
  
  “好的,我知道了川哥。”王钧点点头道。“此次我来,还有一件事,山西介休范家的人找到咱们的天宝阁,说是想进一批玻璃发往京师其他各地,若是销路打开,希望长期合作。”
  
  “山西介休范家?”张石川头一次听到这个词。
  
  王钧压低了声音把范家的发家史大概说了一遍。
  
  介休范氏经商始祖叫范永斗,明末时在张家口经商,经常出入辽东,是当时有名的八大商人之一。
  
  由于当时商人经常出入关内外,为满清提供军需物资和情报,满清入关称帝后,顺治皇帝为答谢八大商人,在紫禁城设宴,亲自召见,尝赐朝服,编入“御用皇商”行列。
  
  范永斗被任命为主持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世业”,取得了别的商人无法享有的经济特权。
  
  范毓宾是范永斗的孙子,他具有聪颖卓越的经济头脑,继承祖业后不负众望,使范家商务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他主政时,担当了“承办、采运军粮”的大官差。
  
  清朝初年,康熙皇帝亲征准噶尔部,由于运送军粮花费过大,“输米馈军”付出了惨重代价。作为皇商接受这项官差后,认为虽然返贩军粮艰苦,但依仗自己多年经商的经验,认为不仅有利可图,又可报效国家。他请求以每石米低于官价三分二的价格自费办售军粮,康熙闻奏大喜,遂即准请。
  
  范毓宾感受皇恩浩大,表现出令人感慨的忠诚。他凑足144万两白银,补运军粮计为百万余石,为清政府节省费用600余万两。
  
  康熙时,国内铜斤(造铜钱用的原料)严重短缺,政府允许商人赴日本购买铜斤。范氏把握时机,奏请内务府,承担了贩运洋铜的大部分业务,获得巨大利益。不只是铜斤,直隶、河南两省的盐引也都在范家手中把控着,如今正是清王朝数一数二的红顶商人。
  
  张石川边听边点头。对于晋商,他只知道乔家大院,可用王钧的话来说,乔家给范家提鞋都不配。
  
  张石川一拍桌子骂道:“这就是一个令人发指的大汉奸啊!如果没有这范家给满清提供军需和情报,是不是大明没有那么快就灭亡?”
  
  “咳咳,川哥慎言,您现在可是大清命官……”
  
  “我……”张石川顿时没词了,他突然感觉到自己似乎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对于介休范氏,汉奸一词是没错的,可自己为什么要怀念明朝?这是隐隐的对大清有一股敌意?
  
  张石川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小辫子。
  
  “川哥,和范家这生意,咱们是做还是不做?”王钧看着张石川阴晴不定的脸,小心的问道。不知从何时起,他发现自己有点怕这个比他小将近十岁的小孩……
  
  “做!为什么不做?一切照你的章程。还有这银镜,香水,只要他要,只要利润有保障,都拿去让他们卖。”张石川想都没想就拍板了。
  
  这范家用铜斤赚国家的钱,用盐引刮老百姓的血汗,现在咱们给他玻璃、镜子和香水,反正这些都是有钱人才能用的东西,让他替我打工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