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和四年伊始 > 第三十二章 长歌青月

第三十二章 长歌青月

第三十二章 长歌青月 (第2/2页)

“手套?什么东西?”莫青月神情有些疑惑,“也是衣物吗?”
  
  李在伸出自己的手,“是啊,给手穿的衣服,你看冬天天要冷了,身上要穿衣服,这手上也要穿衣服啊!”
  
  “手上如何穿衣服?”莫青月看李在手掌白皙修长,便讽刺道,“到底是富贵人家,还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手上穿上衣服如何劳作?”
  
  李在笑,“就是戴上手套才能更好劳作啊,你想冬天那么冷,不管是农人还是边疆将士带着手套不惧严寒,该有多方便?你们店里没有吗?能定制吗?”
  
  莫青月沉默了一下,“请随我来!你先绘制一下草样,我看能不能定制?”
  
  自打那日从七星疑冢苏醒,来到这个大和四年,李在一直都处于迷茫中,自己身上有着太多的异常,让他无从适应,最是麻烦就是他身上这古怪而庞大的力气,让他总是不经意间损坏什么东西,松木轩里面的家具基本被他拆了一遍,现在换上的都是他新定制的家具,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力气,把东西弄坏的同时,他的手也很痛啊,经常手肿的跟馒头一样,好痛啊!
  
  李在十分渴望有双手套。
  
  莫青月应该是长歌门的后裔,但她现在的青玄斋却是成衣铺子,李在就问能不能买双手套,莫青月很是惊讶,她竟然从未听说过什么手套?便邀请李在绘制草样,看能不能制作出来。李在发现这青玄斋还是蛮大的,又是穿堂过道,旁边都是小小的院落,里面人影憧憧,似乎都在操作,李在便道,“你们这工人不少啊,产业蛮大嘛!”
  
  莫青月脸色不变,眼神却多几分神彩,“绸缎布匹本来就是大生意,青玄斋在上都也有偌大产业,可惜前些年宫市作恶,青玄斋几乎被毁,在上都无法立足,不得已退往河南汴州。”
  
  “河南啊!”李在高兴了,他也不知道他高兴什么,“好地方啊!那怎么又在丹同渡设店呢?”
  
  莫青月淡淡撇了李在一眼,“丹同渡是个好地方,四战之地又扼守大河内外交通,人气兴旺,更得益的是,这里经商没有什么束缚,这才是我们商家期盼的,守备府的黄小姐也是女中豪杰,我很想邀她入我门下,可惜接触了几次,她态度始终不明确,此次事出突然,那些权贵陡然发难丹同渡,我只能先顾着青玄斋了。”
  
  李在咂摸一下,“看来丹同渡的水比我想的还要浑浊的,长歌也是名门正派,听雨嘛,我见了和她说一下,长歌门还是能进一下的。”
  
  说话间来到一出小院,那个帮李在量衣的老妪在院子里打扫,看见李在进来进屋取了纸笔放到院中矮桌上,李在走到矮桌旁把自己的手按在收拾,又拿起毛笔看看,想要比着手样划下来,怎么看都不方便,李在就问了,“你们裁衣的做样的时候,不会就用毛笔画样吧?”
  
  莫青月横了一眼李在,“不用毛笔画样,你想用什么画样?”
  
  她话音未落,就见李在从那个布搭里面取出一个小管子,剥掉头上的帽子,露出尖尖的头,李在把一只手放在纸上,画下手样,那老妪和莫青月看着纸上那细细的线条,都有些吃惊,“你这是什么?”
  
  “水笔!”李在淡定的道,随手把水笔递给莫青月,莫青月接过来,“直接写字,不用沾墨?”
  
  “墨水在笔杆里面存着呢,用的时候,直接拔掉笔帽就能用了。”李在自己画了左手,又把右手放在纸上,“来帮个忙,给我右手也画个图样。”
  
  莫青月有些迟疑,有些笨拙的拿着水笔,比照着李在的手在纸上画,用力稍稍一大,笔尖就把纸张划破了,“这笔尖是硬的,如何写字?而且太细。”
  
  李在笑,“我刚刚画了,你不是看到了吗?用力小一点,揣摩一下很简单的。”
  
  莫青月屏息凝神用手指按住李在的手背,在纸上画下李在的手样,拿着水笔上下看的细致,“倒也方便!”
  
  一直默不作声的老妪从莫青月手中接过水笔,“这是什么做的,不是木的也不是竹的?”
  
  李在拿着自己的手掌纸样,随口接道,“应该是塑料的吧?”
  
  “塑料?”莫青月和老妪对视一眼,都没能从对方眼中看到答案,莫青月手里拿着水笔画下的手掌纸样,轻声道,“你刚出现的时候,背着一个很大包裹,包裹里都是这种奇异之物吗?”
  
  李在一怔,看了一眼莫青月又看了看老妪,“你们在玉泉山道观安插的也有人手?一包裹?你们想多了,我的包裹里都是自己的衣服随身用品什么的,水笔都是自用的,仅有几只而已。”
  
  李在随手把另一张纸样递给莫青月,说道,“莫前辈,玉泉山归明师兄已经召集工匠在仿制,水笔后面会有很多!”
  
  “很多?”莫青月有些迟疑还是接过李在手中的样纸,把水笔还给李在,“玉泉山的贵人也开始经营这些工商杂籍贱业了吗?”
  
  李在有些奇怪的看着莫青月,女人的年纪一向难以揣摩,还有衣服的花式,头发的样式发鬓都有法度规章,很遗憾李在不熟悉,他斟酌了一下道,“莫女士,我对工人农民有着崇高的敬意,我也对合法的商人抱有诚意,在我看来,不管是农民还是商人,或者是其他什么人,只要是用自己的劳作养活自己都是值得尊敬的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什么贵业、贱业,劳动人民是光荣的!”
  
  刚从屋里取出针线簸筐的老妪,还有拿着纸样的莫青月,都被李在的话惊呆了,过了一会老妪先回过神来,径直从莫青月手中取走纸样,用剪刀开始裁剪,莫青月眼神有些复杂,“莫女士,你在称呼我吗?女士?倒也合适!”
  
  李在呵呵一笑,看着旁边老妪裁好样纸,用样纸在布匹上面比样,用一小块红的什么东西在布上画,李在用手比划着,“裁剪要大一些,大的可以当小的用,小的不能当大的用。”
  
  “鼓噪!”老妪硬邦邦的回应李在,灵巧的裁好布匹,然后穿针引线,飞快的缝纫起来,不一会的功夫,摸样有些奇怪的手套就出现了,莫青月带着手上试了试,眼神晶晶亮的,“好东西,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余地。”
  
  “嗯,是啊,外面做一层,里面还能做一层,中间塞点棉花什么的,防寒保暖,冬天没手套天寒地冻的,怎么过啊?”李在把手套戴手上,“老夫人,帮我测好尺寸,给我定做几双。”
  
  莫青月看着老妪给李在测量手掌尺寸,她皱起眉头,“难道每做一双手套都要测量吗?倒是可以和成衣定制一起,但要是能批量的做就好了。”
  
  李在笑,“一双手套而已,哪用那么麻烦,你可以在制作的时候,规定一下尺寸啊,比如说,小号、中号、大号定好等分尺寸,谁来买自己选自己合适的号码,真要是挑剔的,就让他定制好了。”
  
  莫青月一拍掌,“就是这个道理,青玄斋自今日起又能多一项营生了,冬季里手套必定大卖。”
  
  “不光是冬天,一年四季都可以,手套用料高档一些,样式新颖一下,那些闲的挠墙的贵妇人们,还不一个个挤上门来买。”李在笑道。
  
  莫青月一想,也是这个理,正要高兴,旁边忙碌的老妪说话了,“手套制作简单,只要看上一眼就能自己做,那些富贵人家家里养着多的是女奴职工,想要仿制也是轻而易举。”
  
  莫青月一下子就哑火了,“是啊,手套只要一露面,那些达官贵人们就会自己做,他们抢起东西来比土匪强盗厉害太多了。”
  
  李在笑了,“刚刚你还说了,杂籍贱业是那些贵人们看不上眼的,他们自己玩还可以,但是要他们明着做买卖,他们还要不要脸面?仿制是无法避免的,不过你们已经有了先发优势,可以先把自己的招牌打起来,引导潮流什么的,男人用的是一个实用,女人用的是一个虚荣和攀比,怎么经营莫女士可以多想想,法子多的是!”
  
  莫青月点点头,“先发优势,经营!你说的很对,先生才识渊博,青月钦佩,前日若有得罪,还请赎罪!”
  
  李在呵呵一笑,“小事情,不必在意,青月?我好像记得长歌门有个掌门叫杨怡飞,他好像有个弟弟还是哥哥?反正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叫杨青月,号称道子,谁又知道凡俗眼中的疯子大爷、道子杨青月是个举世无匹的剑客豪杰?”
  
  李在和莫青月站在一旁说话,旁边矮桌上老妪在忙碌,忽然听到李在提及道子杨青月,竟然手一抖,锋利的剪刀就染了红,莫青月马上俯下身躯,“姑姑,你怎样?”
  
  老妪神色不变,拿起一块碎片抱在伤口上,准备用细线绑起来,“我没事,小伤口而已,习惯了!”
  
  李在旁边看着忽然就想起来自己好像出来的时候带了创可贴,“嗯,不要用细线绑,不活血,伤口恢复的慢!”
  
  言语间李在开始翻自己的布搭,倒腾几次了,乱糟糟的,找出一个创可贴撕掉纸,毫无芥蒂的取掉老妪手上的碎布,稍稍清理一番,把创可贴贴上,老妪看着自己贴着奇怪贴布的手指,轻便的很,旁边的好奇宝宝莫青月又道,“你这又是什么?”
  
  “创可贴,用来处理小伤口的,把止血消炎的药粉药膏直接沁在胶布上,直接贴上,很方便不是吗?”李在笑,随手把一个创可贴递给莫青月,“我出来的时候就知道会生是非,多带了几个。”
  
  老妪轻轻的摸这贴着创可贴的手,语气柔和道,“先生是怎么知道道子杨青月的事情的?”
  
  李在翻着眼睛想了半天,还是遗憾的摇摇头,“忘记了,我可能真是伤了脑袋,很多记忆都成了碎片,也忘记了很多东西,不少事情我隐约有印象,却没有办法梳理清楚,我要是想起来什么东西会告诉嬷嬷的。”
  
  老妪微微无声叹息,点点头继续忙碌手套制作的工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