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并天下 > 第四十四章 帝崩(二)

第四十四章 帝崩(二)

第四十四章 帝崩(二) (第1/2页)

未央宫,宣室殿。
  
  这里是未央宫的正堂,是大汉天子日常起居的地方.当年汉文帝曾在这里召见一代名士贾谊,二人盘坐于席上,谈至深夜,宜室殿由此也成为了大汉朝臣心中期盼的地方。
  
  可是如今,整个宣室殿上却已经不见了汉昭帝的身影,往日年轻帝王的声音也已消失不见。
  
  此时,霍光一身朝服昂首站在大殿之上,一双锐利的目光俯瞰群臣,文武百官的表情都尽收眼底。
  
  “汉室不幸,天子突然驾崩,此乃国丧,万民哀悼、百官痛彻,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万民不可一日无主!天子年幼尚无子嗣,故储君之位空缺,今日朝会,我欲与诸位商议新君人选,为我大汉拥立新君,不知诸位有何异议?”
  
  霍光话音刚落,文武百官顿时议论纷纷,整个大殿之中也是不再平静。
  
  众所周知,汉昭帝膝下无子,东宫之位始终空缺,这就给满朝文武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当年孝武皇帝育有六位皇子,分别是:
  
  皇子刘据,也就是废太子,这一支血脉遭到巫蛊之祸的打击,目前只有刘病已一人在世,而且还是没有爵位、官职的布衣身份,如今寄养在掖庭之中,故此文武百官均不予考虑;
  
  皇子刘闳年幼早逝,这一脉也就此断绝,没有子嗣在世;
  
  皇子刘旦在当年巫蛊之祸爆发之后,竟然不体会孝武皇帝悲切的心情,兴奋的上书请求立自己为太子,孝武皇帝因此驳回怒斥,皇子刘旦也因此在惶恐之中抑郁病逝,这一支血脉也由此中断;
  
  皇子刘髆,被孝武皇帝封为昌邑王,但此时已经亡故,其子刘贺继承爵位为第二任昌邑王,不过刘贺的风评并不是很好,纨绔之名已经传遍了天下;
  
  皇子刘胥,如今被封为广陵王,但霍光不希望有一个强势的成年君主,这样一来自己没有必胜的把握控制朝政,所以自然而然便将皇子刘胥排除在人选之外,群臣也全都刻意不予提及。
  
  再有就是已经驾崩的汉昭帝刘弗陵,可是汉昭帝却膝下无子、后继无人。
  
  也就是说,如今满朝文武只能从昌邑王刘贺和刘病已之间做出选择了。
  
  当然,文武百官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朝廷从各地的封王之中选取一人继承帝位。
  
  可是那样一来,就意味着大汉摒弃掉了孝武皇帝一脉,重新选取宗室旁支承继帝位,这对于蒙受孝武皇帝知遇之恩的霍光是不可接受的!
  
  满朝文武也都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忤逆霍光的意愿,只能在昌邑王刘贺与布衣刘病已之间讨论,过了一会儿之后,所有人都归于沉默。
  
  拥立帝王,这是何等的大事,关乎天下臣民的福祉,关乎大汉社稷的安危,关乎整个华夏帝国的兴盛衰败,一个不留神便是杀身、灭族之祸,甚至是在留下万事骂名,所以此时此刻大殿之上还没有人敢于第一个发声。
  
  霍光见状微微一叹,文武百官的反应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可是依旧让霍光有些失望。于是霍光也不再等待群臣开口,直接对着群臣之中的大司农田延年微微点头。
  
  田延年字子宾,本是战国时齐国王室的后代,大汉帝国建立之后,田延年的家族被朝廷强行迁徙到阳陵安顿。
  
  田延年少年之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听闻其名后,便招纳到幕府之中,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不久就做了大司马府的长史。
  
  河东郡是霍光的故乡,当年河东郡的豪强恣意违法、盗贼横行,霍光为此十分恼怒,于是就任命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负责安靖地方。
  
  田延年赶到河东郡之后,非常善于提拔人才,重用尹翁归、闳孺等名仕,对内严格执法,很快就把河东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各路盗贼、豪强纷纷偃旗息鼓,不敢继续放肆。
  
  由于田延年是霍光的亲信,又在河东郡做出了不小的成绩,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提拔,担任位列九卿的大司农,主管全国财政,由此霍光也掌控了大汉的财政大权。
  
  田延年对于一手提拔自己的霍光非常敬重,自诩为霍光的心腹,每遇大事必定听从霍光吩咐。
  
  如今天子驾崩,田延年昨夜便在霍光府上逗留了许久,直到天明时分才离开,显然是得到了霍光的授意。
  
  此时得到了霍光的示意,田延年便挺身而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声说道:“昌邑王乃是孝武皇帝嫡子,又是我大汉正统王爵,身份尊贵、血脉纯正,自小便精通经文、策略,以在下之见,昌邑王可继承大统,请大司马大将军定夺!”
  
  田延年话音一落,满朝文武之中顿时有十数人出声附和,纷纷主张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