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青春幻想集 > 四迷糊们

四迷糊们

四迷糊们 (第1/2页)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学生在校,难得迷糊。真糊涂的在迷糊里混着,假糊涂的也在迷糊里混着,日子本身就是迷迷糊糊地过着,非要找意义那也不过是在糊涂里寻着冠冕的粉饰。
  
  天知道小迷糊是真迷糊还是假迷糊,说她是假迷糊,她却偶尔也会一语中的,小小的眼睛里面仿佛有着智慧的光芒在闪耀,不过这闪耀是稍纵即逝的,当你想要仔细思索时,她又变得一无所知,圆圆的小脸上又是憨憨的笑。在不明所以的脸上察觉不出真的悲喜,颇有几分“当面输心背面笑”的意味。在大一的时候,小迷糊还是班级里面的学委,学委嘛,就有义务帮助班里同学完成作业,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我和她的相识也是通过作业完成的。‘“学委,今天作业写完了没?”“啊,今天还有作业(囧)?”“是啊是啊!”……从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中我就知道这姑娘是个狠人。
  
  故事的开始多是青涩与平淡,像流水一样的日子里面,何来剧烈地激荡,几次作业的互换,开启了故事的序章,我们聊到了音乐,电影,兴趣爱好等等,不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却是各执己见的抒发,我不认同她的观点,她也反对我的态度,很奇怪像这样两个固执己见的人却拥有着类似的泪点—低到水平线以下的泪点。当我偶尔听到郭顶的《水星记》的时候,我是被旋律背后的情感所深深触动着的,环绕的行星,孤独的守望,遥不可及的距离,这些曾让身体忙碌至极的我,心中孤单苍凉的我陷入情感的激流中,晚自习上在大家闷头学习的时候,我发着说说。(可见水星记有感)当时说说底下的评论有很多,隔壁宿舍阿祥评论“宫崎骏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爱你,但我知道你就是我不爱别人的理由,我喜欢你,就像南巷的花猫,放浪不羁,像北城的石桥,古老至极。”“任何人都可以拥有我,唯独你不行,阿甘。——《阿甘正传》”206阿智紧跟其后,“卦不敢算,恐人生无常;情不敢深,畏天道无情。”阿祥又跟一句。这样的评论还有很多……我们这群相遇不曾相知的同学借着这些句子取得了共鸣,这样的体验是美好的。我认可“人与人的悲喜是不相通的”,吵闹是不可避免的,感同身受是不现实的,这些心中的流火又怎么可以轻易接通呢?可是现在想来是我错了,我以为的漠视只是封闭了自己的心,所以也无从接收他人的潜流,这样的画地为牢是多么的不幸啊,像孤单的岛屿漂泊在人生的大海上,迷航是无可避免的,封闭的岛是无法拥有敞开的光景的。我们为什么将偶尔看到的文案念念不忘,是因为那就是我们心中想说的话。
  
  那天回宿舍,小迷糊给我发来了《水星记》的视频,在舍友的狂欢里面,我抱着手机,和小迷糊聊着天,我向来不告诉她我的处境,因为我们的情感在晶莹无声的泪里就已经交汇了。我背着身子,朝着墙,避开舍友们偶尔的目光,插着的耳机传来忧伤的旋律,在泪水划过脸庞滴入枕巾的流程里面,我感受到了众多的悲哀,只不过是人生的常态,不是吗?在泪水伴随着我的岁月里,小迷糊是我的哭友,我们的情感是深厚的,虽然白天的见面不会打招呼,仿若陌生人,可到夜间,我们会为许多的悲凉而触动,在他人的记叙里,在他人的歌声里,在所有的媒介中所传递的故事中,我们留下了我们的划痕。那时候我的泪水更多的是为自己悲伤吧,为自己的孤独,为自己的不幸境遇,为得不到回应的情感,为踽踽独行的自己……至于小迷糊可却真是为了他人的不幸而哀哭,记得小迷糊分享给我南康白起的故事,我疲累的应对着,在了解大致内容后,我的回复是“他人的痛苦终究无法感同身受啊!”之后互道晚安,我陷入了昏睡中。可是现在我想补上与之截然不同的回复“人的生命短暂的微不足道,平淡的活着是为了发展,责任,可是有时候平淡的发展终究是漫长的,在做出中断自己的发展或舍弃自己发展的选择后,生命本身将会得到巨大的喜乐,步入自己心中的桃园是值得庆幸的。”我们大多数人所做的就是望着桃园,瞻仰桃源,然后顺着既定的安排走下去。可是我经常疑惑着,“我们这样来人间一遭,真的满足了吗?”有人憧憬着未来,有人留恋着过去,有人无牵无挂,有人满是牵挂,有人为爱疯狂,有人因恨而亡,人就是这样,人生也就是这样。所以,如果你感到孤独,痛苦,就坚持着挺下去,终有一天,你会变成那个笑着对他人讲故事的人,到那时,你或许将又见到无数真挚的泪珠。
  
  小迷糊在疫情期间追起了星,熬夜熬得多了就容易胡思乱想,比如那天晚上的问题(详见致小迷糊)。小小的脑瓜里面究竟装了多少的疑问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小迷糊爱音乐,所以追着自己心中代表音乐的深,喜欢读一些耽美小说,却有着不小的要求,比如不看现代,好古风,要求文笔好,最重要的一点是写书的作家不抄袭……大二来到学校,我因为疫情期间的放纵挂科,失去了评优选先的资格,这些是意料之中的,我知道网络考试但凡抱着作弊的心思是没有不成功的,可是我和小迷糊都没有产生这种想法,于是不可避免的考场再见。事实上,我们班挂科的人数还是很多的,于是考场几乎成了班会。再之后,我们分了不同的专业,去往不同的班级,不再有着过多的交流,只是偶尔的联系,但记忆不会消失不是吗?或许记忆会在时间的淡忘中消散,我趁着时间的不注意偷偷记录下来,这样或许就不会消失在我的生命里。
  
  向阳也选择了另外的专业,以前不怎么交流联系,关系仅限于寒暄的同学反倒成了最好的上课同行者,值得一提的是向阳在大二又开启了一段新的恋情。疫情上网课的时间对于情侣确实是一种考验,于是大二来的向阳已经是拔刀光速的无情杀手,“女人只会影响我拔刀的速度”,“我不会在找女人了!”游戏确实是很好的消遣工具。防疫情提倡孤身进校园,至于谁带路,当然是大二的学长学姐了,也叫志愿者,更叫狩猎者。这不,向阳觉得遇到了爱情,“兄弟们,我又遇到了爱情”,“我找女人去了”在长时间的接送,关怀下成功又一次成为小奶狗,可这次爱情的持续期却更短,又一次的分手,向阳被彻底封印了,从此帅哥只存在于江湖,现实里又多了一位起了肚子的宅男。和向阳一起同行上课的成了承男,一个曾经的不良少年,吸过烟,有过对象,社交工具里有很多置顶的宝儿,还时不时染个黄发,像极了漫画中的骚年。这些具体的数据都是我不断地小心观察才发现的,在大一期末考试复习期间,我区图书馆总是挤爆,位置被一大堆书所占据,书的主人或许还在梦乡里面嬉戏呢?可是书本是实物,实物就是占有空间的最好方式。我知道这样的情况后,就背着沉沉的书包,横跨两个区,从c到b,(a区在中间),b区是逸夫图书馆,里面的配置比c区要好很多,空间很大,总之我每次去都能找到位置,更为重要的原因,毅冰师父也在b区,可却经常由于繁忙(她的繁忙)无法接近,这么短的距离从来不被跨越过,我知道,这已经是我最大的努力了。
  
  当然,关于逸夫图书馆给我的回忆主要与她有关,她也是我高中的同学,那时候就与我的关系不错,当然现在还是很不错,高考后,她去了医学院(邵婷也是医学院的,但她俩不是同一专业),那次她来拜访她以前的同学,(她是以补习生的身份来的我们班)顺道来看看我,很多时候,不被人忽略,忘记就已经是很好的情谊。我周末的时间常常是痛苦的,那次早晨的周末因为她的到来让我远离吃人的宿舍,“等待是因为期待,这个早晨我只想陪你。”这是我在等她的过程中所想到的结论。那个有阳光的冬天早晨,我带着她逛着三个校区,吃着她喜欢的火锅,送她踏上归去的公交,这是我仅仅能为她做的,可是却也令她记在心里,好多次我因得不到回应乱发脾气,心情糟糕到极点的时候,都是她给我鼓励与勇气,让我可以更大胆一些的去放手做,在我拿起笔之后,她也时常给我鼓舞,(蓝色的眷恋)是答应写给她的,可却总是不令我满意。在送她离开的几周后,我三爸因为常年喝酒住院在她学院附近,我也有了顺道去看望她的机会,我是怎么对待的她,她也便怎样对待的我,唯独不同的是,在她的校园里,我们拍了很多的照片,喝着的饮料放在后方湖边的栏杆上,湖面上是硬硬的冰,冰上有着浅薄的白雪,远处的灯塔在冷冷地望着我们,这就是照片中的背景,合影的照片在手机中保存了很久,在隔了许久再相见后,我将照片打印出来送给她,暗黄的风格里,我俩都在笑。变迁的时间里,有你真好啊!
  
  在逸夫图书馆的后面,走过几段长长的路就到了天桥,走过天桥,就从b区到了a区,那天我在天桥上偶然的往下看,发现有一对手牵手的青蛙装情侣,本来这是没什么的,但男的是承男,好哇,平日里老实巴交的,撩妹真有一手,我向他打了声招呼,他也招手回应,但明显是吃惊了,谁能想到隔了两个区都能见到我。可惜后来也分手了,不过他仿佛没有影响,事实上,真的是只要对象换的快,没有悲伤全是爱。在大二时,我和206的阿智,他一起在操场上看妹子(向阳也是206的,分手后的向阳几乎不外出,在宿舍打电脑游戏,人生顺口溜“女人就是麻烦”),在阿智答应为我俩要微信后,他就已经按奈不住了(详见双婷记),我也由此认识了席婷婷,至于他开没开花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他的圈子是很深很广的。如果规则是圆圈,那么承男或许永远只能在圆圈里转悠了,我和他和向阳能玩到一起也不是没有原因的—都是圆圈里的人。至于逸夫图书馆,除了有时候复习和41(详见41)去去外也就消失了,消失在记忆里。
  
  我以为像我这样保守的人很难适应新的同行者,新的班级和新的舍友,可事实总是出乎意料,当对生活怀有不太高的期待时,往往生活会回馈给我们出乎意料的惊喜。我宿舍(四人宿舍)里面的局势就像是三国,阿飞与阿起是蜀国,阿浩是魏国,而我则是默默等待和观察的吴国。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阿飞,阿起和我是本地人,阿浩是外地人,开始总带着和善的面容,峥嵘总是在熟悉之后才显露的,不合适的三观,不匹配的生活习惯,不肯相互退让的争胜心,势成水火总是必然的趋势。我总以为我是高高在上的看客可以冷眼瞧着风云的变幻,可却忘了“百无一用是书生”,沉默不语的书生更是无用至极。因此回望以前的艰难岁月,却发现灾难的缘由多多少少离不开自己本身。
  
  在我的忍受里,阿起去当兵,在神兽(我的新舍友)未曾到来之前。也就是大二,局势对我好了起来,水火不相容的阿飞与阿崔和以看戏自居的我形成了微妙的,但却坚固的平衡。成群的牛羊多有勇气,落单的孤狼多怀豪勇,在“起飞”联盟因阿起离去而破灭之后,常常吞云吐雾的气势汹汹变得收缩了起来,宿舍的噪音亡了,夜间的灯也懂得随人心意起来,知道如何按时的熄灭。可悲的牛羊!我有很多次为着自己的胆怯而后悔,埋怨自己,厌弃自己,认为自己所受的罪过都是自己所欠的莫明的债,猪圈里的猪只能任人宰割不是吗?我可以消亡吗?对不起,这是青春所不能允许的,沉默不是无声的消亡,只是爆发的前奏,忍受不是对耐心的磨练,只是对于转变跨越的积累,或者说是对量的积累,量到了,质的契机自然就会到,世界上的事情大多都是如此,就像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所描述的,猪从圈里逃出,回归山里,不久的时间里就会长出獠牙来,这獠牙,哪怕最英勇的猎人也是不能忽视的。那么人呢?被规则束缚,填鸭教育着的我,我们,如果看到了圈子,跳出了圈子,我们还会是我们吗?可悲的牛羊!资本家所制定的规则饱含着牛羊的血肉,人多势众的勇气背后所含着的多是兔子般的怯弱。“愚昧无知是最大的邪恶,”后来我反思这邪恶多出自我本身,如此邪恶的我—早该除去。大一时,我一直沉默的忍受,不曾出一言去表达抗议,因为我记得父母耳提面命地就是以和为贵,低头不见抬头见,包括在大一时对父亲说;“他们每天抽很多烟,我也吸了很多的二手烟时”让我不要说,让我去忍耐,就像我从小忍到大一样,反正二手烟不是一直在吸吗?父亲大人,自以为是的大人!牛羊做惯了,略有勇气的小孩也是将来的牛羊,“都是他娘老子教的!”封建的大家长写不出赤旗飘扬的新世界来,带着你们的腐朽安然且欢喜地走向腐朽,不要碍着进化的路!所谓规则,衡量衡量背后的私人利益便可知道蕴着多少的公正,更何谈公平!历史上这种规则比比皆是,法制社会到法治社会,就快快地去除这些“一心一意在造专给自己舒服的世界”的人吧,或者多些我将无我,为人民服务的人吧,此涨则彼消,此强则彼弱。如此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