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东方神都K > 第二十一章 怒削为民

第二十一章 怒削为民

第二十一章 怒削为民 (第1/2页)

李跃带着仅剩下的近千名将士在离京城还有五十里处安营扎寨,还有两天就可以回到京城了,将士们个个欢喜不已,终于又可以见到离别已久的亲人了,怎能不高兴呢。在战场上九死一生,拼尽血汗才换来了这重回家门的喜悦,真的是很不容易。想想那些死去的兄弟们,每个人心里都涌动着说不出的酸楚和痛心。
  
  李跃派人到京城把将士们被妖精们吃的所剩无几的事向皇帝回报,也算是他自己主动请罪。消息传入大殿,满朝大臣哗然一片。皇帝更是怒不可遏,立刻传旨让李跃速速进宫面圣。钱化遵从李跃的帅令带着一万将士早早回京,才免于此难。但是,心里还是忍不住悲恸起来,那些人毕竟都曾经跟随过自己东征西讨过多年,现在竟无辜丧命与妖精之手,这怎么不让他痛心疾首呢?这一切都是因为李跃,他身为统帅没有做好保护将士们的工作,即使将他千刀万剐也难消心头之恨。
  
  圣旨传到李跃的帅帐内,诸将正在和他商议军务,突闻御史大人亲捧诏令来宣,急忙出帐迎接。圣旨只宣李跃速速进宫面圣,其余人等守在营中各安己位。同时,御史大人还带来了一队皇帝的亲卫军,奉命把诸位将士牢牢看管起来。御史大人对李跃说:“元帅,此次出征虽然立有大功,奈何诸位将军和将士们死伤惨重?钱将军归来后对圣上言‘李元帅真乃神将也’,虽然被敌军困于阵中数日,却单枪匹马率众将士冲出重围,把敌军打得溃不成形。圣上听后龙颜大悦,对元帅之功深表嘉许。可是,为何会在归途中出现如此惨相,惹皇帝龙颜震怒。元帅好自为之,本官多言无益,不如不说,圣旨已传达给元帅了,下官告辞。”
  
  “李大人,请留步。”李跃接过圣旨高高举过头顶,跪在地上不肯起来。“李大人,末将有一事相求,若李大人答应末将。末将死而无憾了!”李跃叩头不起。李景盯着李乐思虑了片刻,叹口气走过去要扶李跃站起来。李跃趴在地上流泪恳求道:“李大人若不答应末将请求,末将就永跪不起。”
  
  李景无奈的叹口气,好言劝道:“请元帅快快起来,下官答应您就是了。元帅有何事请站起来讲,我李景只要能帮上忙的就一定会尽力为元帅办之。”
  
  李跃跪在地上不起来,悲泣道:“末将自知罪孽深重,不敢请求陛下饶恕臣之过,末将也无颜面见陛下。只求李大人把末将的奏折呈于陛下,请陛下免除诸将之罪,错全在末将不在他人。请陛下赦免诸将只治罪于末将,末将并无丝毫怨言,此外末将已经把生还得将士而又在战场上立下功劳的将士们的名单整理出来,请陛下对他们一一封赏。”李跃所说之事并无一件涉及到自己,令李景感动。
  
  “李元帅不必过于忧虑,陛下只是请元帅进宫速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元帅不要如此多疑。何况,钱老将军已经联合百官上表,请求陛下不要为了惨死的诸将和将士们再大动雷霆之怒。百官纷纷上书请求陛下念在元帅有功于朝廷的份上,从轻发落。相信陛下乃圣贤之君,不会不知其中利害的。”李景好言劝了一阵李跃,与他一起入朝面圣。诸将留在营中守护营地,将士们听从军令安分守营。
  
  李跃心中感激钱化和钱启不念旧仇,依然为自己向皇帝进言。群臣也在讨论李跃是有功还是有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高于功?如果,在以前一个统帅在战场上损失这么多人,朝廷是不会再考虑他是否有功过问题的,按照先皇定下的规制,将帅在行兵打仗中,如果将士们的伤亡超过其所统领军队的三分之一就不在对其统兵之将帅有封赏,而是直接以功抵过,不治其罪也不咎其过。但是,现在让大臣们感到棘手的是,李跃在战场上立有大功,手下将士却被妖精吃掉近万。他们争议的问题是,被妖精吃掉的将士们应该归于阵亡呢还是归于自然死亡。如果把死去的将士归于阵亡,那么李跃将要以功抵过,不封不赏不究其过只对阵亡的将士有加抚恤;如果要把将士们的死归于自然死亡,那么李跃就不会有损兵折将过大于功的责任,朝廷就可以对其封赏。但是,让皇帝为难的是,大臣中除了坚持究过行赏的两派外,又出现了以钱化、钱启和丞相司马青为代表的第三派;他们三人坚持对李跃论功行赏,对被妖精吃掉的将士已阵亡加以抚恤。也就是说,他们三人把大臣们讨论的论功究过问题相结合在一起又得出了这样一个新的办法。
  
  但是,二钱和丞相一提出这样的办法却立刻得到大臣们的一致反对,没想到他们为了排除异论竟空前的走到一起联合起来了。可是,三方却是谁也镇压不下谁去,所以,朝堂上也就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皇帝左右为难,被大臣们这样一闹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就在大臣们争得不可分割甚至要火拼以立己论的时候,有一个大臣突然脑筋开窍,让皇帝请太后决断。因为,先皇驾崩之时就曾想到自己立的辅佐大臣难免会利用这种特殊的情况为自己大捞一把,这样就损害了儿子的利益。老皇帝毕竟英明,在立下辅政大臣的时候又下了一道诏书意思就是说,如果遇到军国大事君臣不能决断的时候,可请示皇太后。母亲总不会损害儿子的利益的,这样一来皇权实质上还是掌握在自家人手里,所谓的辅政大臣也就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事事皆决于上保障了自家人的利益,也免去了大臣们为争权相互排挤局面的发生。皇帝大喜,立刻派人到广慈宫请老太后移驾政合殿。
  
  老太后听说皇帝和大臣有要事需请自己示下,慌忙起驾政合殿。因为,她知道不是军国大事,皇帝和大臣们绝对不会请自己出面的。老太后到了政合殿接受皇帝、大臣们的参拜完以后才问:“皇儿、诸位爱卿,你们有何大事非要请哀家出面决断啊?皇儿啊,你身为天子又有这么多的大臣辅佐,就不要动不动去请哀家出面了。两位先皇都曾下旨不准后宫干政,哀家不想为了先皇遗命成为祸国殃民得罪人。再说了,皇儿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将,他们个个忠君爱国,原为皇儿抛头颅洒热血,就是有再大的困难皇儿也要先尊听他们的意见,考虑他们的进言是否对国家对黎民百姓有利,而不是动不动就去请哀家出来。”老太后到了大殿以后不问青红皂白首先把皇帝批评一顿,她这样做是别有用心的。老太后仁慧的一点儿就在这儿,会替儿子收买人心。所有的大臣包括那个进言请老太后出面做决策的大臣也是这样想的,老太后到了以后一定会大骂大臣们无能,而后自己拿出一个让众人心服口服的决策来。所以,诸位大臣从心理上也好了挨骂的准备。
  
  可是,老太后却没有这么做反而先训斥皇帝的用人失策,这样就给足了大臣们面子,而不至于让大臣们显得没有干政能力,却要一个女人来喝斥自己该如何去做。老太后的话让大臣么从心里就开始服从她,这也是她打的心理战术。老太后说完了皇帝,转而又对大臣们说:“诸位大臣,你们是国之栋梁,国家的枪声全仰仗着你们呢!虽说,你们整天立在这朝堂之上事事听命于皇帝,可是对皇帝的命令行使的权力却在你们手里啊。在这里皇帝是一个决策者,诸位大臣却是一个进言者和监督者。皇帝的话对不对,皇帝的命令正确与否,都需要诸位大臣的肯定和认同。你们要和皇帝一起面对困难勇挑重担才对啊!哀家虽有军政决策权,但是哀家不想过多的来干预朝政,因为哀家相信有诸位大臣和皇帝的英明,一定会做好任何事情。”老太后说的话让立于朝堂上的大臣为自己的固执深感惭愧。
  
  “儿臣无能才劳烦母后移驾政合殿的,而臣请母后恕罪。”皇帝跪在老太后面前道。他心里深感过意不去,自己已经是一国之主、万民之表,朝中大事却还要让木后来替自己决断,实在不该。众大臣更是惭愧,也跟着下跪山呼。“臣等无能,愿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他们能说的和能做的也只有这样,却是发自内心的。
  
  “诸位大臣快快请起,以后军国大事还需仰仗诸位出力,国家大事还要诸位大臣的辅佐。还望诸位大臣以军国大事为重,抛下个人恩怨共同为国出力。”太后用好言把诸位大臣抚慰了一番,话中虽然有责备之意,大臣们也心领神受了。虽说太后说了让站起来,可是皇帝还在一边跪着谁敢起来呢?太后明白了大臣们的意思这才又对皇帝说:“皇儿也起来吧,哀家没有责备皇帝的意思。”皇帝这才叩谢母后站起来立于一旁说:“诸位爱卿也起来吧,朕深知诸位爱卿皆忠义之士,为国为民甘愿竭尽全力,朕心深感欣慰!然今日之事却是棘手,请太后训示也是朕的心思。”皇帝说得对,将士们被妖精吃掉这样的事情却是很少见。他也就不再责怪先前诸位大臣在朝堂上的争议了。大臣们这才山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站起来。
  
  皇帝把李跃凯旋而归时将士们在归途中被妖精们吃了无数的事情禀报给太后,太后听后十分的震怒。厉声责问皇帝统军之帅是谁,将士们被妖精们吃他为何不斩杀妖精,向此无能之辈留之何用应速速斩首示众?让皇帝和大臣们无奈的是,是否对李跃论功封赏还是治其罪的讨论还没有结果,太后又问出这样的新问题。皇帝不愿斩杀李跃,因为他觉得李跃是以为不可多得的将才,尽管他让将士们损失惨重,但这不能把罪过全扣在他一个人身上。何况在妖精闯进军营以后李跃并没有丢下将士们不管自己逃命,即使用功抵过也罪不该死啊。大臣们像死了一般立在殿上不言不语,因为他们知道皇帝绝对不肯杀李跃的。他们意识到请太后到大殿来议事好像是错误的,但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句话,就连钱化也畏惧了。
  
  “母后,儿臣以为李元帅不该杀。想我朝和敌军在池田对阵将近两年,多有胜负。有人就说,这场战役必定会旷日持久,让朕做好长期迎敌的准备。李跃元帅一到由诸位将军的协助,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和敌军打了几次大仗,迅速扭转了我军处于被动的局面。朕说,没有李跃元帅,这场战役不知要打到何时。李元帅功高千秋,如果朕把这样一个有功于社稷的人杀了,那朕不就成了昏君,留下千古骂名吗?”皇帝说的慷慨激昂,大臣们听着也忍不住的点儿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